中国画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过程中,越来越丧失民族特色。怎样欣赏中国画呢?

中国画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过程中,越来越丧失民族特色。怎样欣赏中国画呢?

中国画在“洋为中用,中西合璧”过程中,越来越丧失民族特色。由于(圈内人)对于中国画的认识存在偏颇,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画需要“与国际接轨”(或者全盘西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发生某画家的布幕国画被归类到油画展的事情,震惊了国画界……于是产生诸如“中国画末路穷途”、“笔墨等于零”等悲观论调。而我却认为:中、西方文化没有孰高孰低的问题,两者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艺术并没有先进和落后的区别,只有形态的不同。……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来,不可有失偏颇;在中国画的发展上,吸收其他艺术长处无可厚非,但要有度,不只能局限在以“术”求“术”的 思维之中,而重点是要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假如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没有民族特色,那么中国画且不谈“发展”,就连“生存”都是问题;因此,“诗情画意”是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也许,“诗情画意”今后会领引世界绘画的发展。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感悟人生、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回顾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不难发现,文化自信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强盛,文化自信才能获得最为坚强的支撑。感谢我们的祖辈为我们留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让我们保留了建设世界最强大国家,最强大文明和最强大种族的可能性,也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世界的长期竞争中,我们一定是最后的赢家。

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无不是文化的产物。首先是文化、思想(文学),然后才是艺术(技艺)。中国画的本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人文情思里最为深重的沉淀。中国画的文化蕴藉又远在绘画之外,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是朴素的中国古典“宇宙观”的最佳窥探视角。潘天寿曾写诗评价明代上虞书法家倪鸦宝说:“上奥诗亦虎,画以诗为主”,他认为,“画”在本质上也是“诗”,画家本质上应是诗人。在中国古代,读书和为官(书画家)是同步的、一体的,互起作用,所谓为官学养论就是这个道理,经历过寒窗苦读,学习过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等,有着较深的文化素质和综合修养。当代国人,由于快节奏、注重经济建设的发展;文化修养比古人差,没有文化是二十世纪的书画家,因为传统文化意味着“落后”。

自从1918年5月14日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主张改变了中国画近百年来,是以西方绘画的评价标准来评判的;徐悲鸿将中国画带入“至暗时刻”(可能不是徐悲鸿的“初心”吧),违背中国画的本质,本性!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都需要“东施效颦”的话,这个民族还有希望吗?请记住民族文化的发展,主要在于自身;外来文化,只能是参考借鉴;如果本末倒置?便丧失其存在的价值!以至于:本应是东西方并行的两大画派——西方的油画、东方的中国画并驾齐驱;但如今的结果是:一个是“营养过剩”(油画),而另一个是严重的“营养缺乏”。中国画的诗情画意绝对优于西方绘画,是世界艺术中的牡丹,……当前,美术界只重“形质”、不论思想,只论“西风东渐、中西合璧”(西方绘画评价标准),不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引领者受到“西风东渐“思想影响,纠结在“光影形质之中;要知道!没有民族特色“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里,可以被忽略,那么我们祖先创立的中国画,就会毁于一旦……; 仰望前方:中国画的诗情画意必将成为世界艺术的”终极目标”而变得有意义、有思想。大混战,大整合,大完善必将既是社会发展的走向,也是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今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的中国书画事业也会再次迎来大发展,大兴旺!

中国画是中国人文情思里最为深重的沉淀。中国画的文化蕴藉又远在绘画之外,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是朴素的中国古典“宇宙观”的最佳窥探视角。本质上,中国绘画富于“形而上”的意味。中国画的本质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中国画的根本在于“造境”(创造诗情画意的意境,以表达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思想主体)而并不重形(造型);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程十发指出:作画追求和真的一样,那不是艺术家而是科学家!钱文忠教授的观点:国学=国运,摈弃了传统,中国画就不复存在。不是文人大约画不好中国画,因为没法通达笔墨的精神内蕴。没有文化而成为中国画家,是20世纪才有的事。为什么呢?审美标准发生了变化。宋以来,诗画一律的观点成为主流。苏东坡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不直白,以比兴手法抒心志创设境界,这需要丰厚的文化积淀。像清代以来王鹏运、朱孝藏、陈寅恪诸人的诗,没有知识积累怎么能读得懂呢?

看中国画,如何看虚与实。有人说中国画不科学,留那么多的空,那么多的虚,看人家西洋油画画得多么厚实。事实上这恰恰就是中国画的妙处所在——中国画就是用虚不用实。并不是说不能写实,唐宋画就把“写实主义”搞得很好。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中国人的思想受道家影响深远,不愿心为物役,追求境由心造的平衡心态。唐司空图《诗品·雄浑》所说“返虚入浑(指诗作空灵,入于浑然之境。)”,意即返虚方能入浑。这个“浑(“全部、满是”之意也)”,而是更高级的无所不包极端复杂之浑。“实”就在眼前一览无余,最大也是有边际的,最满也是有限度的。只有返虚入浑,方能无边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如李煜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不实答,却一下使你面对滔滔东流的大江。如果只是一实,还能有那样丰富的含义,那样阔大的境界吗?诗情画意是时空的融合,因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令欣赏者没有统一“标准”,并且,在创作与欣赏中需要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虽然,少了西画那样的“清晰、一览无余”却存有东方审美特有的含蓄、朦胧,甚至有些模糊、迷离……;这也有了“神秘感”,增强了“想象空间”,犹如:“隔纱观美景、月下看美人——越看越喜欢”,在理解“诗情”后,更能了解“其中味”;这是西方绘画所望尘莫及的。

窃以为:

中国书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即: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因此,品评中国画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品味,而不是看西方绘画那样的“一览无余”;一、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去品味“中华文化精髓——诗词歌赋”;二、从中国书法艺术上去品味字体的美、线的美、力的美、以及表现个性精的美。三、中国画的本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借物象以寄予作者思维、情感的艺术,是“物我合一”的艺术体现。图画只能画出一瞬间的演奏活动即“止(只)能画一声”而不是一段舞曲的演奏过程。唐代诗人徐凝在题画诗中这样写道“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诗的前两句是写画中景,后两句是诗人发出的感叹:画家挖空心思,终究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 止(只)能画一声,而凄楚动人的猿三声,是画面上表达不出的,此绘画之弊也……。然诗歌(词、赋)却能做到表现时间 、空间、环境、音 乐、舞蹈等,人世间的喜 、怒 、哀、乐 及万事万物的刻画等——包罗万象 ;也正好弥补绘画之不足。但诗是含蓄的,不及画的直观通俗易懂 。历来有诗 、书 、画同源之说 ,三者的最高境界是 “诗情画意”;都是写心 、写思想 、抒发感情的。因此,从根本上说,三者是相通的。

顾绍骅于2021年4月14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