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大学

一年狂赚23亿,超过中国99%的制造企业,它才是实业界真正的隐形冠军

湖畔大学2021-04-16

2015年,布局生态的小米发布了一款插线板。

一改行业之前的套路,小米将USB接口也安装在了插线板上。加之标价仅有49元,这款插线板面市即成为了网红。

不到两年时间,小米这家插线板生态公司——青米科技IPO。当时,他们一共售出了331.71万只小米插线板,市场份额跻身前三。

要知道,这家公司仅有27名员工,取得了1.252亿元营业收入,人均创造产值463万元。

小米插线板的快速崛起,令整个传统插座行业感到惊愕。但对于整个中国插线板年度销售4亿个来说,小米依旧只是一个小弟弟。

在这个行业中,有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同行存在。2019年,这家公司营收100多亿,净利超过23亿,占据插座市场超过50%的份额——它就是公牛集团。

图片来源:天眼查

公牛到底有多牛?

可以简单地对比一下:

当小米插线板年入1.25亿时,他就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三巨头之一;而公牛插线板年入100亿,相当于行业第三的80倍之多。

公牛在行业中不可撼动的地位,不言自明。

就以2015年小米搅动行业的那款插线板为例。看到市场反响后的公牛,仅用3个月就研发出了一款几乎一模一样的USB插座。

值得一提的是,公牛这款插座比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小米还便宜1元。当时数据显示,新产品推出不到7小时,第一批5万个就售罄。

这还不是公牛的厉害之处。

事后,公牛将这款插座的价格逐步提升到了59元/个,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它的销售量。

这不是针对单款新品的提价。其实自1995年以来,公牛的价格都会比市场均价贵50%-60%,有的甚至贵上3倍。但这几乎没有在销量上造成大的震荡,可谓卖得贵也卖得好。

1995年前,浙江慈溪的公牛创始人阮立平就在帮身边的人推销插座。但每次帮他们推销的产品,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断电、发热,甚至引发火灾。

为此,阮立平开始自己做插线板,取名公牛,主要就是确保“安全”。到2001年,他们的插线板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市场占比达到20%。

从那以后,人们每买插座就会想到公牛。到2015年与小米公开对战之后,年轻人群也开始注意到这个品牌,这一度促使公牛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此后5年里,这家公司营收分别为44.59亿元、53.66亿元、72.40亿元、90.65亿元、100.4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14.07亿元、12.85亿元、16.76亿元、23.04亿元。

这样的数据横向摆在行业面前,会有不一样的色彩。

据其早前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牛集团与照明行业、小家电行业、低压电器行业、转换器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对比,其2019年(年化处理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行业第一、库存周转率行业第二、总资产周转率行业第一。

那么问题来了,公牛为什么这么牛?

有人说是产品。在杂乱的市场初期,所有品牌粗放发展,好产品自然能够脱颖而出。但愈加成熟的商业发展中,市场最不缺的就是好产品。

如何让产品说话?如何让产品距离用户更近?这才是现代商业需要去探索的。

最会营销的制造公司

中国有两头“牛”,在各自的领域独霸一方。

一个是红牛。通过抢占功能饮料品类,赞助一系列运动赛事深化品牌内涵,成为了这个领域绝对的第一名。

另一个就是公牛。套路也相似,通过定位抢占安全插座这个细分品类,最终成为了品类第一。

什么样的机会能产生这样一骑绝尘的消费品牌?答案就是品类机会。

品类变革出品牌:美国的JUUL Labs用电子烟颠覆了传统香烟品类,以至于实现了超400亿的估值。

品类升级出品牌:将香皂升级为沐浴露后,联合利华沐浴露品类市场份额,从不到宝洁的1/3,到而今超过了宝洁。

品类创新出品牌:从普通洗发水到无硅油洗发水,或氨基酸洗发水,这种“新概念”或“产品创新”,让植观做到了4-5个亿生意。

公牛的崛起亦是如此。在它常年的营销中,公牛不是插座,而是安全插座——这样的品类升级让消费者心智给予了公牛这个品牌不少空间。

营销界常在讨论,“公牛安全插座”而没有用“公牛插座很安全”,为什么?

因为前者是一个品类,后者是一个广告。

25年的“安全”形象塑造,让公牛成为了插座界的沃尔沃。

那么,公牛如何向消费者传递“安全”?

外壳材料好——双向阻燃外壳,650度高温防火。

新黄铜材料——强劲弹性,5000次插拔不松动。

连接线多一根铜丝——低阻减热,长时间通电不发热。

其实,可以发现,前面是所有企业都在讲的,而后面才是公牛在传播的。

这就是营销的意义。我们总习惯于跟消费者说:我们的材料好、用料足、真材实料。但我们不是做加工材料的,我们应该沟通产品的价值。

通过更为站在消费者角度去传播内容,公牛其实并没有耗费大量的力气去推广这样的品牌形象。财报数据显示,公牛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为6%-9%左右,这个数据在昊达智能那里约为13%左右,在正泰电器数据中仅为5%-6%左右。

相对于同行两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品牌,公牛这种中等的销售之处并算不上什么。

低成本换取深度认知,这就是公牛厉害之处。

最能下沉的高端品牌

营销需要触点,触点越多越广,营销的声量才会被放得越大。而对于消费品而言,他们最多的触点就是渠道终端。

一般的传统插座、开关品牌,渠道终端就是专卖店、KA渠道等。但公牛相反,它采取了“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策略,以五金日杂店、办公用品店、超市、建材及灯饰店、数码配件店等小而散的网点为主。

财报数据显示,公牛2019年上半年转换器、墙开、数码配件终端数量合计97.55万家。这个数量,超过了同行10倍,甚至100倍。

这就像桃李面包覆盖每一家夫妻店一样,公牛的小而散终端全覆盖,能够让消费者在应急购买时,随时随地都能买到公牛。

这种看似低频消费的东西,放到一个1万户人家的社区里,就显得高频了。此外,这些公牛产品在100万级终端陈列、投放广告,其营销触点远比同行要多。

可以说,公牛电器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其流通渠道的多与广。

但问题是,公牛如何搞定一个个小终端的?这就要从公牛与经销商的关系说起。

为鼓励经销商完成销售任务和市场开发,公牛会对表现不错的经销商给予返点折扣。在可以拿到的数据中,我们找到了公牛2015-2017年的返点情况,分别是4.26亿元、6.06亿元、8.10亿元。

公牛可能是对经销商支持力度最大的一类企业。

为保证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公牛创始人阮立平的妻子潘晓飞,还长期以个人名义向经销商提供借款。

这些年来,潘晓飞每年要给经销商借款接近1亿元,这些钱全部都是用来采购公牛产品的。

如果经销商的借款收回,公牛还会给予经销商一定额度的信用支持。比如,一个经销商当月销量任务中,80%的采购款项可以授信,但总额不超过1.5亿元。

资金周转是每一个中小经销商不可承受之重。一旦周转不畅,经销商丢掉的可能就不是一份代理,而是整个家庭的破产。

公牛通过直接利益绑定经销商,让这个高端品牌成为了行业最为下沉的品牌。

最大的对手依旧是小米

而今,公牛插线板在天猫的销售占比超过60%,绝对体量上无人能敌。

但在整个财报剖析中,公牛一直没有忘记一个小企业。2016-2018年,这家企业营收维持在每年2亿左右,插线板产品销售收入占营收的比例为 86.70%、85.52%和70.68%。

但这家公司销售费用率奇低,最高时也不过3.5%,近乎公牛的1/2。

它叫动力未来,青米科技的母公司,也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其最大客户就是小米,并不需要支出大量销售费用。

在公牛眼里,小米依然是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

受到小米等新品牌的冲击,公牛的市场其实有所下滑。其第一大产品转换器营收增速由2017年的21.91%降至2019年的4.24%,降幅17.67%;第二大业务墙壁开关插座营收增速由2017年的44.62%降至2019年的14.72%,降幅近30%。

2020年上半年,公牛营收同比下降17.35%,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4.62%。

在全屋订制与智能家居的趋势下,小米生态产品更加成为90后一代装修必备。为此,公牛甚至也开始与索菲亚等定制家居品牌合作,进行To B业务的开拓。

只是,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公牛还落后小米一大截。更何况,小米的主营是手机,插线板不过是“搞着玩”的小业务。

当互联网科技公司稍有涉足,就如此冲击到了这个行业的巨头时,我们就能想象到插座行业该有多传统。

公牛这个隐形冠军不得不走向台前,用营销、用渠道、更要用高科技去革新这个行业。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中国股权投资时代已经来临,正是中小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最佳时机!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万科总裁郁亮说,雇佣时代已经过去,合伙人时代已经到来!得合伙人,得天下!

把核心员工变为合伙人后,奇迹出现了!

华为,为什么能从4万元发展为100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500强?因为他在90年代就开始实行全员持股合伙人模式,开始与客户在全国建立合资公司!

韩都衣舍,2008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10年在互联网服装品牌排名第一名,业绩突破20亿。

旭辉地产,2012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连续6年业绩保持70%增长,成为地产行业超级黑马。

爱尔眼科,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5年成为眼科连锁医疗第一名,市值达到800亿。

碧桂园,2014年导入合伙人管理制度,3年成为中国地产第一名,业绩突破5000亿。

合伙人时代:以华为、阿里、碧桂园、旭辉地产、海尔、韩都衣舍,爱尔眼科为代表的著名企业纷纷导入“利益共享”为核心的合伙人制度,越来越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导入合伙人管理模式,培养核心人才,与公司形成利益、事业、命运共同体!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伙人管理模式,而是时代已经选择了合伙人管理模式!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如同埋下地雷!

从公司创始开始,“丑话”应该说在前面。如果是五个好兄弟的话,股份就平分,每个人20%。看起来好像很公平,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其实并不公平。这种平分股份的方法从一开始就种下了分歧的种子。有能力的人会想:我比他们都能干,但为什么股份和大家一样?没能力的人可能会想:我可以混日子,吃这份股权。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矛盾会爆发出来,会导致公司崩盘。

伙人股权战争最大的导火索之一,是完全没有退出机制。比如,有的合伙人早期出资5万,持有公司30%股权。干满6个月就由于与团队不和主动离职了,或由于不胜任、健康原因或家庭变故等被动离职了。

老板不懂合伙人股权,失去市场机会!

15年前,马云如何锁定18罗汉,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话?因为他一创业就有高人为他做清晰的股权规划及股权激励设计!

马云上市的事件告诉我们:

股权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

股权可以留住人才(18罗汉)

股权可以融资(孙正义)

股权可以打市场(与雅虎合作)

股权设计控股(马云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权激励的作用:

1、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凝聚力;

2、解放老板、业绩倍增;

3、平衡股东关系、功臣退出机制;

4、人才战略梯队、吸引同行人才。

企业有5条生命线条线:

1、67%老板有完全控制权;

2、51%老板有相对控制权;

3、34%老板有一票否决权;

4、20%界定同业竞争权利;

5、10%可以申请 解散公司。

企业如何进行股权控制:

马云持股7.4%却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却能手握大权。股权是企业的命脉,是老板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企业一开始就决定了结束!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

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当然很多,但核心根源却只有一个——企业的股权出了问题!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将一辈子的聪明都耗费在战术上。当你抬头一看,却发现你精益求精的事情,所在的行业己经衰落,战略大方向也错了。

企业的死亡不是死于外部的竞争,而是死于企业内耗

股权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