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的白菜画究竟画了什么?

齐白石一生画了无数白菜,他的白菜画究竟画了啥?

我今说之,学者识之。

一、底层优越感

中国人自古喜欢标榜出身,什么皇亲国戚、豪门望族、官宦世家、书香门第等等,都是光鲜的优越标签。及至近现代,本来无可标榜的底层人士竟也标榜起来了,他们标榜的东西相当逆反,竟是低微,竟是贫穷,他们以此为傲,公然将底层身份变成了获取优越感的天然资源,这,真是十分奇特的事情。其事奇特,尤在于这些标榜底层身份的人士无不正在或曾经为改变身份而奋斗着或奋斗过,呵呵。

做这种奇特之事的人千千万万,齐白石便是其中一员,他大画平民日常食用的白菜,是借以彰显自己的底层优越感呢。

图1.齐白石《白菜》 北京画院藏

题识: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

齐白石号老萍。

图2.齐白石《白菜》 朵云轩2016年春拍

题识:先人作过三代农夫,方知得此根有真味。

“此根”指白菜根。

图3.齐白石《白菜》 荣宝斋藏

题识:诸侯宾客四十载,菜肚羊蹄嗜各殊。不是强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

“此老”即齐白石。

综合以上三图,可以发现,齐白石说了:我是农夫,我祖先三代都是农夫,正因为我是农夫并且我祖先三代都是农夫,所以,我,知道白菜根里的“真味”。他的潜台词则是:你们,呵呵,恐怕是不解“真味”滴。齐白石的底层优越感溢于言表、流于画外了,是不是?

那么,白菜根里究竟有啥莫测高深的“真味”,让缺失底层背景的人们急死也无从晓得呢?

二、底层道德优越感

自从宋儒汪信民说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话,白菜根里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味道,很励志的味道。不过,齐白石所谓“真味”并不是这种心灵鸡汤的味道。

对于一生迷恋谐音梗的齐白石来说,青叶子白帮子的白菜,它来人间理所当然是以显扬“清白”道德为己任滴,白菜根里的“真味”原来是“清白”哈。

图4.齐白石《清白家声》 上海匡时2020年秋拍

图5.齐白石《清白家风》 中国美术馆藏

图6.齐白石《事事清白》 北京画院藏

这“清白家声”、“清白家风”、“事事清白”是对道德的倡扬,还是齐白石的道德自信、自诩?联系他“不是强夸根有味”的底层优越感,当然主要是后者。

图7.齐白石《清白到头》 北京保利2019年秋拍

题识:清白到头。余尝画菜,喜书此四字,因老于浊世,窃恐忘却清白也。

“老于浊世”,不敢“忘却清白”,试想,该有多强的出淤泥而不染式的道德自信才会这么自勉啊!听出弦外之音的人明白,这表面是自勉,其实是自诩呢。

齐白石画白菜,彰显并享受着自己的道德优越感。

细究起来,底层优越感的内核就是底层道德优越感。底层道德优越感明显是底层人士获取优越感的有效策略,硬实力(出身)不如人的时候就选择难以评估的软实力(道德),机智!底层道德优越感虽然因为缺乏逻辑而显得莫名其妙,但底层人士素朴的生活形态却实实在在为其涂抹了迷人的色彩,以至于让那些自恋且不善思辨的人自信“我贫穷,所以,我纯洁”,哈哈。

齐白石那些出身底层就注定深解菜根“真味”(即“清白”)的表白(参图1—图3)和他的道德自信、自诩(参图4—图7),分明就是其底层道德优越感的宣言嘛。

这种底层道德优越感颇具“现代性”呢,总让人想起“特殊年代”人们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的手段,即声称“我,贫农的儿子”,简单粗暴,十分有效——贫农的儿子不革命、不道德才怪!有人怀疑齐白石的画具有“现代性”,考虑到这一点了吗?

三、清雅标签

“君子固穷”,尽管孔子的教导对绝大多数人无效,但人们却据此发展出来了以粗衣粝食标榜清雅的风习,坦言自己好吃鸡鸭鱼肉的,绝少。

图8.齐白石《白菜冬笋》 北京画院藏

题识:曾文正公云,鸡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

曾国藩的话也就沾了点鸡汤鸭汤,就被齐白石批评为“犹有富贵气”,他的清雅比曾国藩要矫情十倍以上呢!其实,齐白石与曾国藩一样,都不是素食者呵。

然而,齐白石是不在乎矫情与否滴,他在乎的是标榜清雅。

图9.齐白石《白菜竹笋》 中国美术馆藏

题识:昔人谓菜根香,亦有谓笋香者,予皆喜之,故常作画。

图10.齐白石《清香》 北京画院藏

在齐白石那里,白菜(可以配以竹笋或香菇)绝对是清雅的标签,尽管这会让无数伤于白菜想吃肉的劳苦大众莫名其妙得很。

好吃白菜就可以荣获清雅标签,就陡增了自诩清雅的底气,这背后的逻辑是啥啊?没逻辑!只是底层优越感的泛滥而已。泛滥,还讲逻辑吗?

四、余言

出身底层社会的齐白石早在193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阶层上升,除了买下北京跨车胡同的宅子,他还在湖南老家购置了良田二百多亩和住宅一进,但身份改变并没有让他忘却显扬其底层优越感,因为他的事业成功无疑证明了底层优越感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撒,所以嘛,他的白菜画便一直画了下去,画了一辈子。

需要了解的是,1950那一年,齐白石以“清白”为名的道德优越感忽然遇到了严峻挑战——有产者不清白。可以想象极其自负的齐白石当时遭受了多大的心理打击。素以吝啬著称、八十六岁高龄的齐白石也不知熬过了多少辗转反侧之夜,终于,他老人家干了件了令人佩服不已的事:赶在土改正式开始之前(早两三个月),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把在老家购置的所有田屋上交了政府,曰“归还人民”,这样,归还了自己一个绝对的“清白”,于是,他就可以在他的三合院里继续安然且悠然地画他的白菜画了(如图11),直到寿终正寝。

齐白石的白菜画是不是因此而余味悠长了呢?

图11,齐白石《蔬笋清香》 1950年代 中国美术馆藏

(本文著作权归头条号《中国画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必究法律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