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备战】张 西 江

文/杨备战

张 西 江


兴隆村先叫孝通庄子,是孝通乡东南角一个小村庄,早年从孝通分出另立门户的,现合村并镇,以白庙村作为村名。六、七十年代,这个村很封闭,原因是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总是通过五支渠与外相交通。逢天阴雨,村里人出不来,外边的人进不去,加之地势低凹,盐碱壕沟最多。个别村民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为了生活,不得不做一些违规的事,弄成周边都对其有了戒备心理。

张西江从学校毕业,被选为村组长。村上一穷二白,财政赤字,给群众收的种类多,使干部和村民矛盾激化。他年轻气盛,为完成乡上摊派任务,不得不到每家每户去磨嘴皮子。说高潮了弄僵了要不下,面情软了完不成任务,真是进退两难。为此他也踫了不少钉子,百姓百姓百家之性,想按一种方式死搬硬套根本行不通,还要马列主义灵活运用。于是他改变方法,该软的软,该硬的硬,该哄的哄,该缠的缠。知性者同乐,照客下面,既不得罪群众,又能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几年磨练下来,他积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谁家家庭闹矛盾,他都积极去调和。时间久了,群众都把他当成知心人,愿给他说实话,难事都让他来解忧。

1996年,冀长虎任村副主任,张西江任五组组长,张友良任四组组长,村子经济要搞上去,非得向东修一条通渭淸路的路不可。成事还得智者助。他们走访村中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其中有冀全喜(在县城工作)、张景武(原县文化馆工作)、冀振跃(原老支书)、冀栓喜(原兽医站退休)、周根泉(党睦高中教师)、陈兴顺会计,成立工作小组,共同协商修路的事。当时王振华是村里早年走出去的一个成功人士,有心为村做些有益的事。他们通过人和王联络上,再和时赵村、秦家村说换地的事,因为修路必须要这两村让地,不然就得从空里过去。为这他们没少劳心费神,跑路活动打通关系。人常说功不唐捐,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终于把路修通,这创造了兴隆村的历史,为此一方振华路碑屹立在进村口处。

后冀长虎到铜川去做生意,张西江接手副主任一职。公路通百业兴,于是填壕兴建灯光球厂,张西江和张东来、张智文组织参赛队,联络周边蓝球队来友谊比赛,一时兴隆村风声雀起,沸腾空前。逢比赛期间,格外热闹,群情激奋,户户出资出力,为外来人员解决好住宿吃饭停车诸多问题,全村人一心一意,达到空前的团结。比赛时人山人海,车喧马叫,省、市、县都有爱好者前来观看。周边无人不知兴隆村,无人不谈兴隆村。兴隆村的大名顿时红遍渭北蒲南。

后因国家倡导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球赛由此降温。张西江又鼓动村民栽梨园、植红提葡萄,且以身做责。村民富裕了,都新盖上楼板房,村貌由此一新。群众积极性更高了,组织秧歌队,锣鼓队,跳广场舞。小小村庄,沸沸扬扬,气象更新。农村红白事是压在每家每户头上的一块石头,前三天后四天,大伙胡吃海喝,没完没了,事毕了掌柜的塌上一屁股债,愁眉苦脸就像霜蔫了的茄子一样。他们成立村红白理事会,制定规章制度。烟不上十元,酒不上五十元,席三百元左右。起事宜早不宜迟,宁简勿繁,宁小勿大。改掉迎食箩让乐人满巷跑的旧习惯,在事主门前路上迎客,为逝者开追悼会。第二天六、七点起灵。填柜献饭吹戏奠酒搭收头布封墓口,一律不准收钱,他亲次监督,逢事过问,若有违规,他毫不留情。坟地花火钱一律禁止,下葬好便填埋,他手挥铁掀站在坟边带头填土,速战速决。端盘分一、二组,地里下葬,屋里开席两不误。坟里毕了屋里已宴完村上的朋客,刚跟上二遍席。十二点左右屋里全部打扫干净,各回各家,让事主清闲下来,少了很多套数和陋习,把早先的两次席改为一次席,起灵前的饭菜改为用油馍叶或油麻花代替,直接为事主节省3到4千元。

好的风气能带领一方,如今周围村镇都积极效仿他们的做法。这样的村干部,谁不拥护,而张西江最先做到了。争取资金补贴大小渠,使群众田地能及时浇上水,预防干旱导致农业歉收。由渭清路至村口道路两旁尽植国槐树,派人细心管理,如今个个碗口粗,枝繁叶茂,整齐划一,成活率排全镇最前茅。每逢大年初一、九九重阳节,给村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送礼品慰问。嘉奖村上的五好媳妇,劳动摸范,2002年在村建成幸福院,使老人有一个聚居的场所,棋牌娱乐,样样齐备。把村中土壕建成旅游观光的砖砌水塘,亭台楼阁,花木玲珑,使之和灯光球场,村委会连成一个整体,这些都在他手中完成。

平凡普通,中等身材,待人厚道,说话低调,不出风头,办事力强,在任期间,没有卖过集体一分財产。风风雨雨几十年,陪同过五任村支书。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稳健成熟的中老年,他本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心,赢得了群众的掌声和心声。他说话幽默风趣,意味深长。他说人不要只为名利活着,为了名利活就生活得很累。他只想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些事情,别的考虑不多。而今张西江因年龄关系已退出村上领导班子,但镇上领导还委托他重任,让他督导年轻干部立稳脚步,开拓进取,力争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兵。

当今天人们开着车出进这平坦的沥青路面,你是否想起他们这一届届领导班子做出的荜路蓝缕的工作。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和事迹刻在墙上或印在书里,聚散难挡,盛衰改易,他们有的人已随流年逝水而散去,而张西江这种务实的精神已活在人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杨备战,一九六九年生,中学毕业,生活在农村,从事红白事事业,爱写字画画,创办弘毅书院,把所学知识无私奉献给孩子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