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十大棋王传》第九章 丝绵老虎窦国柱

第九章 丝绵老虎窦国柱
清朝末年,扬州一带棋风鼎盛,素有“棋中孟尝君”之称的扬州象棋名家张毓英热心象棋艺术的推广、普及,仗义疏财,交游于棋界名流之间,经常出彩金、出奖品、出场地,在当地组织、举办象棋比赛,吸引了许多各地的棋坛名家、高手前来较技,比赛场面推陈出新,精彩纷呈,极是壮观。
在赛场的观众席上,张毓英等人经常见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前来驻足观棋,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竟看得十分入神,而且日复一日,几乎每场棋赛的观众席中都有这个孩子的身影。
如此时间一久,大家就留意上这个痴迷于象棋比赛的孩子了。张毓英感到十分好奇,上前一问,这才知道,这位少年孩童名字叫做窦国柱,就是扬州人,出生于公元1901年,6岁就开始了学习下象棋,天资聪颖,棋力惊人。
他的父亲是扬州的商人,开了一家“九如斋”茶粮店,平时非常支持儿子窦国柱学习象棋。
张毓英见这孩子小小年纪,棋艺已然不俗,而且学棋的兴致颇高,很是用功,大有棋缘,材堪可造,就与其他一些棋界名家一起,抽出空闲时间来偶尔点拨一下小国柱的棋艺,以资鼓励。因此,孩童时代的窦国柱也可谓获益匪浅了。
1912年,满清覆亡,中华民国成立,时年12岁的窦国柱在象棋造诣上已有小成,棋力雄健异常,经常战胜一些扬州当地的成年象棋名手。他的父亲见此也是十分的欣慰,感到儿子在棋艺上面极有前途,就四处张罗着想给窦国柱找个名师,专门调教一番,也好让儿子他日在棋坛之上出人头地,争个荣誉,光宗耀祖。
其时,扬州棋坛上最负盛名的象棋高手就是素有“维扬三杰”之誉的三位象棋名家:周焕文、王浩然、张锦荣。
这三个人当中的王浩然原籍镇江,后来才迁过来的,棋艺高超,声名最是响亮。“维扬三杰”之一的张锦荣就出自他的门下,但后来青出于蓝,棋艺超过了老师,终于成为了一代象棋大家。但这时的张锦荣年纪尚轻,忙于用功修习象棋棋术和参加比赛,无暇授徒。而王浩然名气很大,整天忙于各地棋友们的造访、应酬,也还要参加一些赛事活动,一天到晚极是繁忙。这样一来,窦国柱想要在扬州城里投奔的名师之中,最合适的人选就是“维扬三杰”之一的周焕文了。
周焕文是一位中医,虽然棋艺甚高,却不是一位专业的棋手。而且,这时的周焕文正在专心培养自己的两个儿子周德裕和周德广学习象棋。
在窦家几经恳请之后,周焕文被朴实的窦父感动了, 终于答允了“带带国柱学棋”,但是他并不把窦国柱作为自己的正式入门弟子来看待。所以,窦国柱跟从周焕文学棋也没有行旧时的拜师之礼。
尽管这样,窦国柱终于还是有了去周家学习象棋的机会了,因此,他常常和周德裕、周德广弟兄两个在一起学棋、打谱、对局。
这时的周德裕虽是少年,但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象棋天赋,棋力超卓,夭矫不群,远远的超过了自己的弟弟周德广许多。而这时的窦国柱棋力也已大是不俗,虽然不及周德裕的神勇,略有逊色,却也勉强可堪一敌,因此,窦国柱就专一和周德裕在一起切磋、磨砺。他俩年纪相仿,棋艺堪当,经常是从早上奔起,一直到下午才结束。一天之中非弈上他十多局不可,终日不辍,乐此不疲,棋艺也日渐精进了许多。
周焕文见窦国柱和自己的爱子周德裕奇材可造,很是喜欢,于是就把自己的平生所学悉数传授,倾心辅导,使二人的棋艺日进千里,渐臻上乘;欣慰之余,周焕文还将自己最擅长的中炮局着法加以改进之后,作为“杀手铜”传给了他们,终于成为了他们日后克制强敌的一门法宝。
周德裕比窦国柱大一岁,因此,窦国柱总是亲切地称他为“大师兄”。
在1912年到1920年这几年里,“棋中孟尝君”张毓英更是频繁地在自己家中举行各种规格的象棋比赛。而这其中参赛的棋手不乏名噪一时的象棋国手和外地的一些棋界名流。参赛选手的水平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而每一次的大赛,窦国柱还是场场必到,渴求观摩,借此开阔眼界,增长阅历,博采众长,提高棋艺。
这一年,在张毓英举办的一次比赛中,赫然竟有南昌象棋名家邓春林、南京棋坛顶尖高手万启有,还有蜚声全国、誉满天下的绝顶象棋高手永嘉著名棋手“无敌中炮”林弈仙,另外一些就是扬州一带的众多棋坛高手了。
这一场赛事有了这些一流高手的参与,登时大放异彩,对弈激烈,盛况空前。
窦国柱在赛场观看完比赛后,对南京象棋名家万启有炉火纯青的棋艺和他与众不同的幽默甚感兴趣。这两个棋手志同道合,一见如故。一番倾谈之后,窦国柱深感越说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就把万启有热情地邀请到了自己的家中作客。
当他得知这些年名动天下的万启有是以棋为生,漂泊四海、浪迹江湖之时,感叹不一,就坚意请求万启有在自己家里多住一段时间,以便二人多一些切磋棋艺的机会。
万启有落魄江湖多年,遇此良机,也是求之不得,当即欣然同意,就在窦家住了下来。
这段时间,窦国柱的父亲因年迈力衰,提早退出了店务的管理。这样一来,“九如斋”茶粮店就只好由20岁的窦国柱自己来接管料理了。
打理店务的重担较早地落在了这个一心专务下象棋的年轻人的肩上了。按说,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窦国柱出身于经营茶食业的商人之家,他的父亲做了一辈子的“茶食商”,从小就耳濡目染的窦国柱在店务管理上也是熟手。然而,这时的窦国柱痴迷于象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一门心思都赴在了精研象棋上面了,根本就无心照料“茶食店”的业务。平时就很少喜欢过问店务的他,现在恰好又来了个较他年长六岁,棋艺略高他一二先手的著名棋手万启有,心中的那份欣喜自是莫可言宣。于是,他就整日整夜地忙于和万启有弈棋、打谱,更加不理会“茶食店”的业务了。
如此一来,每逢风雨落雪的天气时,窦国柱干脆就关掉店门歇业了。落得个清静,把全副身心都投入到和万启有下象棋对局上了。
从此以后,“九如斋”茶食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日渐清淡了起来,他父亲几十年经营的老字号店铺就这样在他这个“棋迷心窍”的败家子的手里给垮掉了。后来,终于有一天,“九如斋”茶食店还是倒闭了。
窦国柱为谋个生计,当然也还为了自己弈棋交友的方便,于是变卖了店产,在茶食店的原址上开了一家小茶馆,取名“华阳观”,以弈棋招徕茶客。在“华阳观”小茶馆的经营期间,由万启有和窦国柱二人轮流在茶馆里以棋会客,大多数的情况下总是由万启有做台主。当然,万启有在弈棋之余也帮助窦国柱一起料理店务,乃至于和他一起下厨做饭、烧菜。二人照旧整天在一起弈棋,因棋成友,更加密不可分了。
由于窦国柱为人慷慨豪爽,又十分热情好客,所以,一些棋友们来这里弈棋吃茶之时,他经常不收人家的茶资。为此,日子一久,不免亏损,终至于小店也难以维持了,经济拮据,有时连茶馆里跑堂伙计的工钱也发不出来了。
没有办法,窦国柱只好将“华阳观”小茶馆关门盘点之后,转让给别人经营了。
不过,在1920年前后的这段时间里,有志者事竟成。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窦国柱的棋艺却是突飞猛进,迅速得到了提高。他不仅把昔年周焕文所授的“中炮局”演练纯熟,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深受万启有最擅长的“仙人指路”局法的影响,汲取精华,融会贯通,另辟蹊径,自成一家。他的棋风开始由注重中炮的攻杀,更兼有善用马兵的全局协动和绵密浑厚之势,渐臻上乘。此时的窦国柱棋力精湛,已然能够和声名赫赫的棋界高手万启有斗个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了。
20世纪30年代前后,窦国柱棋艺大成,曾游历了苏州、常州、镇江、南京等地,遍会棋坛名家、高手,以棋会友。他的棋锋犀利,着法精妙,一路之上势如破竹,当者披靡,战胜了当地众多的“棋王”和象棋名流与高手。
一时间,扬州棋手窦国柱的大名如日中天,声誉鹊起,响震江南一带,轰动了整个棋坛。
当时棋界的一些象棋名家们就对窦国柱的棋艺进行了关注,他们觉得窦国柱的棋风兼具各家所长,博采精华,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别具特色。他的棋艺之中既有周焕文“中炮阖”的刚猛,又有王浩然所精擅的细密棋风,更兼具万启有“仙人指路”变化灵巧、因机乘变的全局套路,绵密浑厚,劲势悠长,如丝如缕,极具韧力,却又不失威猛的气势,可谓绵里藏针,柔中寓刚,刚柔并济,因而,大家就送了他一个“丝绵老虎”的棋王称号。
其时,扬州棋坛之上出类拔萃、最负盛名的象棋高手就是“七省棋王”周德裕和“丝绵老虎”窦国柱二人了,其中尤以“七省棋王”周德裕声名最响,蜚声全国棋坛,是举国公认的象棋国手。稍后,扬州又崛起了一位青年棋手朱剑秋,此人棋艺超卓,所向无敌,也是第一流象棋国手的境界。
于是,周德裕、窦国柱、朱剑秋这三个扬州象棋国手威震一方,所向披靡,被人们并称为“扬州三剑客”,从此享誉棋坛,遍会大江南北的棋界高手,棋锋所指,鲜有抗手。
后来,窦国柱又到上海弈棋,在名家高手云集的天蟾茶楼、老城隍庙等处与上海一带的诸多著名棋手进行了交流对局,胜多负少,战绩辉煌。“丝绵老虎”窦国柱的大名在上海棋坛威名日著,驰誉遐迩,轰动一时。
1932年,由南京方面发起组织了一场盛况空前的“上海、南京象棋埠际大赛”。为了备战此次象棋大赛,上海的各路高手、名家纷纷报名,踊跃参战。最后,还是由棋坛盟主“象棋总司令”谢侠逊出面平衡,推荐产生了当时在上海棋力最强的福建象棋名家、“炮王”连学正和扬州的“丝绵老虎”窦国柱代表上海棋界方面,远征南京应战。
在这场高手林立、空前激烈的“上海、南京象棋埠际大赛”上,代表上海参赛的“丝绵老虎”窦国柱表现神勇,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接连战胜了代表南京参赛的象棋名手万启有和邓春林,随即还打败了“炮王”连学正,从而力压群雄,一枝独秀,获得了冠军,充分展现了他作为“扬州三剑客”之一“丝绵老虎”的犀利棋锋。这次大赛,也进一步奠定了他在中国象棋史上的一代棋王地位。
1936年,为了争雄棋国,广开眼界,窦国柱游历了广州和香港,与当地最负盛名的一些象棋名家和高手们进行了较技。他在广州同“广东四大天王”之中的黄松轩、冯敬如、卢辉进行了对局交流;在香港又同“粤东三凤”之一的曾展鸿进行了对弈,还和其他象棋名手陈镜堂、刘寿彭进行了交锋,胜多负少,战绩辉煌,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尤其是他和“广东四大天王”之首的黄松轩对弈了六局,取得了一胜一负四和的不俗战绩,其中的一局极为精彩,妙着儿纷呈,起落跌宕,被“七省棋王”周德裕列为了经典名局。
当时的“象棋天王”黄松轩棋风正锐,当者披靡,傲视天下,所向无敌,是华南一带棋坛之上的象棋第一高手,极负盛誉。而“丝绵老虎”窦国柱居然和“象棋天王”黄松轩一举战成了平局,连赛六局,胜负相当,登时就轰动了棋坛,扬州“丝绵老虎”窦国柱的大名轰传天下,响震一时,声名直追雄霸棋坛的“七省棋王”周德裕,驰誉遐迩,名噪江南一带。
1937年春,基督教杭州青年会发起了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省最负盛名的象棋顶尖高手邀请赛,定名为“华东地区象棋名手邀请赛”,由谢侠逊主持赛事。
“丝绵老虎”窦国柱以1932年沪宁棋赛冠军及华东名棋手的头衔,代表江苏省参赛,在杭州西子湖畔和“山东棋圣”邵次明、“福建炮王”连学正以及浙江棋坛新秀董文渊在棋盘之上展开了激战,由于这四人都是当时第一流的象棋高手,代表了四省的顶尖水平,战况空前激烈。结果是窦国柱表现神勇,力克“山东棋圣”邵次明和“福建炮王”连学正,但在最后关头略逊一着儿,惜败于后起之秀、浙江新锐董文渊,获得了亚军。但他的棋艺出神入化,弈法精妙,给杭州的众多棋迷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窦国柱仍然驰骋在各地的棋坛之上,神采依旧,雄风犹存,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950年,北京的中央民革发出了倡议,为抗美援朝筹款义演,为此,他们特地邀请了一些全国著名的棋手登台表演。“丝绵老虎”窦国柱作为华东的棋界代表很荣幸地赴京参加了表演赛,为国家尽了一份力量。
当筹款活动结束后,窦国柱又和北京象棋名家张德魁、谢小然等人发起筹办了“什刹海棋艺研究社”,极力倡导象棋艺术活动的深入普及和开展,这给当时趋于冷落的北京棋坛注入了活力,掀起了一个不小的棋艺活动高潮。他也因此和北京棋坛的许多新老棋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窦国柱自当年棋艺大成之后,成为了一名威震一时的职业棋手,主要棋赛活动也由扬州转移到了上海一带。他在上海棋坛享誉20多年,曾多次主持过象棋擂台,担任过上海徐汇区棋队的指导。工作余暇,他还积极为各家报刊撰写过一些棋局评论,由于他的棋评见解精辟,识见超卓, 微言大义,非常精彩,所以,深得棋迷们的喜爱。此外,他还常常应邀前去各地的文化馆等场所进行棋艺表演,深受人们的欢迎。
年过半百的窦国柱仍是丢不掉自己终生痴爱的象棋艺术,弈棋不断,乐此不疲。此外,他还热心扶掖后辈,悉心教授青年一代的棋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曾经指导过后来在中国棋坛上大放异彩的杰出棋王胡荣华,还辅导过当代象棋国手王嘉良等人,使他们获益良多。
1956年,全国象棋锦标赛前夕,他应邀前往天津,和参赛选手王嘉良共同研究备战大赛,切磋棋艺。他以棋界前辈高手的身份悉心扶掖新人,倾囊相授,不遗余力,一时在棋界传为了佳话。后来,王嘉良不负众望,成绩突出,在这次锦标赛中夺得了亚军,这其中就有窦国柱贡献的许多心血。
1957年,窦国柱老当益壮,以57岁高龄的老棋手身份参加了上海七区的象棋选拔赛,雄风犹存,表现神勇,一举夺得了冠军,令人注目。
“扬州三剑客”之一的“丝绵老虎”窦国柱一生在棋坛之上驰骋了60余年,棋力精湛,战绩辉煌,无愧于一代棋王的美誉。同时,“丝绵老虎”窦国柱不但象棋精妙绝伦,出神人化,他的围棋也有较为深厚的造诣,素有棋坛“双枪将”之称。他的象棋棋风稳重雄健,尤其是开局不拘一格,随机应着,临局制变,另辟溪径,独树一帜,特别擅长“仙人指路”、“反宫马”等开局。此外,他还特别精于残局变化,见解独到,着法神妙。
后来,窦国柱由于在棋艺方面的突出成就和贡献,被上海文史馆吸收为馆员。
他还积极整理和研究棋艺理论,总结自己多年来的象棋实战经验,著有《近代象棋名手对局选》等书,深得棋迷们的喜爱。
1978年,一代棋王、“丝绵老虎”窦国柱不幸病逝于上海,终年78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