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兰溪】兰江上的洲上村

兰江上的洲上村

洲上村位于兰江的北岸,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是一个比较繁华的集镇。

明代洲上是个沙洲,明代永乐丙申年(1416)洪水横流,泛滥于兰溪县,汇潭村吴氏家居房屋破坏,凶荒之后,吴元辅公迁居于由荒滩刚堆积高起的沙洲上,为洲上吴氏始祖。之后,其他姓氏陆续搬迁入住。至今文明传承602年。元辅公始居洲上,斩蓬蒿,开阡陌,建栋宇,辟市场,桑麻蔽野,物产云屯。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兰溪县经五年工期修筑竣工黄湓大坝,改变了兰溪古河道形态,成了“三百年前石骨山,三百年后黄湓滩”的格局。于是,香溪段大溪,由香头码头殿下,外迁西移千米至本村西成界。香头16码头亦移至洲上。然洲上舟辑如林,商贾辐辏,俨如都市。

清康熙十九年(1681),修筑黄湓大堤,从而兰江改道,杨公桥以下逐年淤积成田,沙洲逐渐与香溪连接,不久,沙洲建村,形成洲上。据洲上《吴氏宗谱》载:“前临大江,后界瀫水,故道沃衍,坡起倾洲,故名。洲上为兰江航道上一个重要港口,兰溪东北乡梅江、马涧、柏社一带所有竹木山货都在洲上下水,上通金衢,下达杭沪。清末民初(1911——1912)杭州人首创钱江轮船公司,用机轮行客货运输,行驶杭州至兰溪,洲上设有码头,成为兰溪北乡的一个繁荣小镇。民国24年(1935),兰溪实验县政府,便在洲上设立卫生分院,可见当时县政府重视洲上镇的建设。洲上码头设有渡口,与西岸女埠街道汇潭相望。

洲上位于兰江之腰,水路便捷通四方,上至婺州、衢州,下达杭州出海,横进淳安徽州。建国初,除上百渔船外,货、客船达139艘,大至五十、上百吨位船只,小至十来吨位船,还有上溯浦江、东阳等地的竹、木排数十个。洲上九姓渔民具备,晚间渔灯点点,漂泊溪水之间,白天,人来人往,货客两运川流不息,每日客流量近千。并号称16 码头:盐埠码头、粮行码头、柴场码头、树厂码头、石材码头、碗窑码头、缸窑码头、水产码头、义乌东阳专用码头、浦江(黄烟白腊)码头、兰陵官用军用码头、香溪渡码头。

据年长者口述历史,民国时期,抗战之前更为繁荣,至抗战时,许多船家与生意人逃回兰溪、徽州、建德,至抗战后,洲上还有130多艘客、货船,明清鼎盛时期想必船只会更多,洲上商埠更繁华。

解放后,1951年6月设洲上镇,香溪区改称洲上区,区公所设在洲上,从此洲上更趋繁荣。直至1961年成立岩山区,区公所移驻香溪,洲上才日渐冷落。

如今洲上老街依旧,自老航船码头由西往东,还能看出当年繁华的遗迹。可谓店铺林立,整条老街长达600余米。

洲上美景如画,西临兰江,香梅二溪分流左右,每逢胜日浏览,四周鸥鹭飞翔,远山岩壑清奇,云蒸霞蔚,绮丽林木。清壬午科举人拣选知县樊锽八景诗为成为佐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