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通脉四逆汤(下痢,里寒)

通脉四逆汤

【原文】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渐出者愈。非若暴出者之自无如灯火之回焰也。

面赤色者,加葱九茎。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呕者,加生姜二两。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论》

【经典回顾

1、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伤寒)

2、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伤寒)

3、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金匮)

组成

甘草 姜 附子

【时机】

1、寒利严重的时候用通脉四逆汤;

2、病人下痢、里寒,但是皮肤温热,脉细微。

【方解】

干姜减一半就是四逆汤。

【应用集锦】

1、少阴症,寒利严重(下利、里寒),但是皮肤温热,脉细微,通脉四逆汤。

2、(1)普通情况吃饭太快,胃虚热打嗝,用橘枳姜汤、橘皮竹茹汤;

2胃虚寒打嗝,用吴茱萸汤;

3癌症病人,到最后的胃气欲绝打嗝,方用茯苓四逆汤,或者通脉四逆汤。

【比较集锦】

1、咽痛,少阴寒热俱有:咽干肿痛者为热(桔梗甘草汤),不干不肿而痛者为寒(通脉四逆汤)。

2、干姜附子汤加炙甘草为四逆汤,重用干姜为通脉四逆汤,四逆汤加人参为四逆加人参汤,更加茯苓为茯苓四逆汤。

3、少阴处方:

(1)四逆汤:手脚冰冷了,肠胃里面的热能没有办法达到四肢,中阳不振,脾胃的功能不好,舌苔白白的,里寒很盛;

(2)附子汤:表里皆寒且虚、阳不足,所以附子汤可以补阳的不足;如果是表寒里虚,但是阳气很足用小青龙汤;

(3)白通汤:是阴盛在下、虚阳在上,上下不通达,所以少阴证下利的时候,因为里寒太盛了,上焦的心阳没有办法往下走,变成上热下寒,造成不断的下利。

(4)通脉四逆汤,就是阴盛于内,阳隔于外,摸病人微发热,可是舌苔伸出来全部是白的,就是表热里寒,脉很微细,很危险了。通脉四逆汤打通全身血脉。通脉就是通达内外。

(5)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区别,病人的脉都是微细的,但是四逆汤只胃阳虚而已,所以四逆汤的病人手脚冰冷,通脉四逆汤的病人手脚热的,但是脉都快没了

(6)所以上下不能通的时候用白通汤,全身都虚寒的时候靠附子汤,内外阴阳不能协和的时候用通脉四逆汤。

4、(1附子汤:全身虚寒、关节疼痛;

2真武汤:四肢沉重,小便不利,腹痛,下焦寒水,肌肉瞤动;

3白通汤:里寒下利、上焦虚阳下不来;

4四逆汤:手脚逆冷,肠胃的阳没有了;

5通脉四逆汤:里寒表虚热,手脚温,但是脉几乎没有了;

所以上下不能通的时候用白通汤,全身都虚寒的时候靠附子汤,内外阴阳不能协和的时候用通脉四逆汤。

【名家论述】

1、通脉四逆汤《伤寒笔记倪海厦

要内外通达就是用通脉四逆汤,下利清谷,吃进去的食物通通跑掉了,这时候里寒外热,就是肠胃通通没有蠕动了,吃进去的食物直接流出来的,不是大出来的,阳虚的时候,肛门的口都收不了直接流出来的。

通脉四逆汤里重用炙甘草,再加生附,配合干姜在用,像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桃花汤大部份都是用在伤寒、霍乱、瘟疫的时候,但有的时候是五苓散,要临症上辨症论治。

三碗水煮一碗,若爆出者之自无而忽有,既有而仍无,有时候有,有时候又没有,如灯火之回焰,面赤色者加葱九茎,加葱白,因为上下相隔,应急的时候,可以通脉四逆汤加白通汤,腹中痛者,这代表肠里面的血停滞,就要靠白芍,白芍把血带到肝里面,肝静脉的血再回到心脏再换血;若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喉咙痛的加桔梗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胃气能够恢复,就能有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