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荧屏中的翁泉海,历史上的丁甘仁
精彩文章现在开始
岁末年初,世界经济疲敝,但影视界一枝独秀,异常火热。
春节档红的发紫的电影《流浪地球》近乎妇孺皆知,贯穿50年代至80年代的恢弘巨制——电视剧《大江大河》又一次扣住了多少人的心弦,这部拍摄于安徽宣城的电视剧让多少人暗自抹泪、慨叹不已!在这个艰难岁月,天异常的冷,雨下的不停,沮丧抑郁的情绪在寻常百姓家弥漫的时候,它的开播无疑是给大家带来了汩汩暖流和无限慰藉,重燃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是的,生活再难,也要努力的过好每一天,更要健康快乐地活着!
那么该如何健康地生活呢?针对这个发问,那些秒懂我们心思的影视从业者,总会在恰当的时候,给我们以意外的惊喜,就在2019年2月底,他们又送上了另一席饕餮盛宴——《老中医》,用孟河医派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与生命的内在关系。今天我们就系统说说电视中的《老中医》翁泉海,和现实中的孟河学派代表丁甘仁。
(一)电视剧《老中医》
注定会大火的年度大剧
央视开年大剧《老中医》近日正式登陆央视一套播出。《老中医》以民国期间(1927年—1946年)的上海为背景,讲述江苏常州“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陈宝国饰)闯荡上海滩,倾尽一生之力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故事。
“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说的就是常州孟河镇的孟河医派所创造的辉煌。其代表人物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崛起于常州,影响到全国。电视剧中,翁泉海身上集合了“孟河医派”费、马、巢、丁四大家名医行医、办学的经历和故事。全片贯穿7个医案,望闻问切、抽丝剥茧、辨症施治,不仅展现了当时中医所处的时代背景,也表达了主创人员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期盼。
在剧中,“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博采众家之长学习中医,先在家乡孟河开诊,后到上海行医。他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成为沪上名医。1920年,上海流行传染病“烂喉痧”,洋人医院趁机诋毁中医,提高药价,翁泉海潜心研究出中医疗法,救治了大批贫苦病人,提振了中医声誉。
1929年2月,国民政府通过了“废止旧中医案”,翁泉海为了保存国粹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上海沦陷后,翁泉海因为帮助共产党领导的茅山游击队购买药品被日军追杀,被迫隐姓埋名回到家乡孟河,继续为游击队救治伤员。新中国成立后,翁泉海回到上海重开中医诊所。国家重视中医药的政策,使这名老中医终于获得了新生。
该剧编剧高满堂认为,现在的人们对中医药知之甚少,甚至有所误解,这是一件挺悲哀的事。在他看来,中医历史悠久,但有段时间泥沙俱下,寻常人很难辨清真伪良莠。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电视剧《老中医》创作团队希望用一种浅显易懂的方式,为中医行业正本清源,促使人们用科学态度正确看待中医。
据悉,《老中医》涉及60余药方,全部出自中医典籍,有史可查。创作团队不仅全程有专业中医院的院长坐镇顾问团,还去往常州拜访了孟河医派传人。
《老中医》不仅仅牵涉到医学知识,还包括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许多东西在内。现在很多中医教科书,包括一些有影响的医案都出自费、马、巢、丁四家。他们的后代也非常优秀,很多现代名医都是他们的后代,他们的故事,是以真实的历史作为支撑的。高满堂认为没有这种支撑,翁泉海这个人物就出不来。
长按扫描关注中医交流平台
《老中医》由导演毛卫宁执导,高满堂和李洲编剧,陈宝国、冯远征、许晴和陈月末等联袂主演。全剧秉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用镜头语言诠释了中医药的博大深远。剧情跌宕起伏,恢弘而不失细腻,厚重又富有张力。剧中,陈宝国所饰演的翁泉海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妙手回春尽显医者仁心;冯远征饰演的赵闵堂曾留洋深造医术,通晓中西医理,心高气傲,善于投机取巧,但最后为了民族大义慷慨赴死;许晴所饰演的葆秀,出身中医世家,蕙质兰心,坚忍独立,为爱情为大义奋不顾身;陈月末饰演的铃医高小朴机敏聪慧,却一身江湖习气……每个角色都展现出为了国粹中医的传承所付出的困苦与心酸,同时也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辉。
为力求精准地还原中医文化,剧组主创人员几下常州,刻苦研学中医把脉、药材辨别等专业知识。在央视官宣现场,高满堂说,“它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毛卫宁说,“老中医就是老派传承、中西融合、医道人心”;陈宝国说,“我的角色传递一个字'爱’”;冯远征说,“这样的组合足以让大家期待”!
(二)历史本末
名医甲天下的孟河医派
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源起于江苏常州孟河的一大医学流派,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为主要代表,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灵活的诊疗方法、显著的治疗效果、众多的名医名家,在我国近代中医药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孟河医派揽中医之大成,将各派学术熔化于一炉,辨证细腻、准确,有用药轻灵平正、治法灵活多样、内服外用兼并等特点。在全国诸多流派中,孟河医派一起传承脉络清晰,门人弟子众多,学术弘扬,薪火相传而独具特色。
江苏常州的孟河,是长江边的一个小渔村。孟河小镇南接京杭大运河,北抵长江,是连接南北的通江河道,古时水路非常发达。被称“孟河”,是为了纪念他的缔造者唐朝常州刺史孟简。
中医学界流传有一句话:“吴中名医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孟河医学缘起要追溯到明朝正德皇帝时,大臣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孟河,开启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费尚有穷究医理,久之便以医术闻名于世,并代有传人。略晚于费氏,马氏、巢氏也已有人从医。加上孟河当地颇为有名的法氏、沙氏等较有影响的医家,孟河医派开始逐渐形成。
孟河当地中医盛行时,百余户的小村庄,仅中药铺就有十几家。清咸丰时期,孟河医名大振,远近求医者慕名而至,门前时常舟楫相接,以医药业发达而成为一个繁盛地区,旧时常州、武进等府县志均有“小小孟河镇江船如织,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等记载。赴孟河求医者中,除了普通百姓,道光皇帝、慈禧太后、皇族都曾前来请医。孟河医派是中医学的一大流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家。
清朝末年,由于战乱,孟河地方经济相对疲软,加上孟河从医者日益增多等原因,许多名医纷纷迁往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并掀起了一股孟河医学的“东渐之风”。1883年,马培之迁往苏州,在住所和沭泰山堂药店坐诊,因声名显赫,坐诊处门庭若市,居住之处,被称为马医科巷。孟河其他各派外迁后也都有相当的发展,成为当地的名医或医学流派,并带出众多弟子,分布至全国各省、港澳地区以及世界各地。如今孟河连绵十几家中药铺的盛况不再。费、马、丁、巢四大家的旧宅,也是一番破落衰败景象。一个能让老百姓产生崇拜的医派,肯定有非凡之道。孟河医派四大家各有千秋的诊疗学术,造就了众多名医。
▶费伯雄是近代治虚劳专家,他1865年完成了《医方论》,对清代汪昂所著《医方集解》中若干方剂的弊病作了批评。费伯雄以擅长治疗虚劳驰誉江南。道光年间曾两度应召入宫,先后治疗皇太后肺痈和道光皇帝失音症,均取得显著效果。费伯雄由此获道光赐匾额和联幅,被称道“是活国手”。咸丰年间,向荣率兵攻打洪秀全、李秀成所在的南京城,向因年事已高加上多年劳累,“阵前呕血频频不起”。同僚张国梁强请费伯雄前来治疗,费投药数剂,向即可起床。事后,费伯雄悄悄告诉张国梁,因军情紧急,向荣肯定不能好好休息,他的病数月后可能复发,而届时“我亦无能为力”,此事后来果然应验。张国梁对费伯雄由是尊敬之至。
▶马文植以“脉理精细”“能述病源”著称,曾应诏进宫,为慈禧太后治病,因疗效显著,皇族称“所拟医方甚佳”,“外来医生以马文植为最”,并御赐“务存精要”匾额。其他皇亲纷纷要其诊疗,他多次请求回孟河均未得允许。
▶马培之强调对待外症不能只着眼于局部,要内外兼治。在使用古代各种丸、散、膏、丹等从内而治之外,还用刀针相结合,内外并举,具有辨证施治的整体思想,世人称其“以外科见长而由内科成名”,所著的《外科医薪集》,是我国近百年来甚受欢迎的外科临床专书。
▶巢崇山以擅长内外两科著称,尤以外科为精。“刀圭之术尤为独到,能以刀针手法治疗肠痈,多应验如神。”
▶丁甘仁崇尚医术,对医德要求也较高。他不仅医术好,而且乐善好施,对病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这种行医精神深为百姓所敬仰。孙中山曾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以示表扬。他崇尚费伯雄的醇正缓和、归醇纠偏的学术风格,在处方用药上,大都以轻灵见长,最擅运用“轻可去实”之法;在临诊中既需估计患者的体质强弱、酌量病势的轻重缓急,对患者的居处习惯、饮食嗜好等也要作适当的考虑,这样就能保证药到病除。
(三)孟河丁甘仁
《老中医》主人公翁泉海的原型
丁甘仁,字泽周,1866年2月8日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幼年聪颖,下笔成章,太阳水瓶座人应该有些开创性。受业于孟河名医马培之。初行医于孟河及苏州,后至沪上,名震大江南北,当时在沪的外侨来丁甘仁处求诊者颇不乏人。
1917年丁甘仁会同沪上同道夏应堂、谢利恒等集资办学,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两年后又创办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后又在沪南、沪北设立两所广益中医院,南北两院均设有门诊及住院部,以备学生见习与实习之用。
丁甘仁学识渊博,在学术上最早主张伤寒、温病学说统一。于临床,打破常规,经方、时方并用治疗急症热病,开中医学术界伤寒、温病统一论之先河。除重视钻研《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大中医经典外,丁甘仁还攻读《脉经》《医门法律》《张氏医通》《温热经纬》《世补斋医书》等著作,并指定为门生的必修书籍,经常向学生提问和考查成绩,以资鼓励勤学,因而学业优异,人才辈出。
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十分严格,他每于诊余之暇,阅读《内经》之学,深有心得,兼读《医宗金鉴》各科心法要诀,因该书方药普及实用,有助于临证选方。据门生传说,丁甘仁每于夜晚勤读,书房窗口灯火通明至夜阑而熄火。他学以致用,往往引用背诵《内经》重点词语而书诸方案,使之理论联系实际,既可引起学生重视理论,又增进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故丁氏医案有理有法,详书舌苔、脉象,诊断正确,然后因病辨证,因证处方,对后学颇有启发。
丁甘仁中年已驰名海内,晚年精神矍铄,诊务十分繁忙,但他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平时教导认真,授徒严格,深获学生与病人的尊敬和爱戴。当年,孙中山先生曾以大总统的名义赠以'博施济众'金字匾额,悬于上海旧白克路人和里诊所大厅,以示表扬。丁甘仁门下名医辈出,后来的程门雪、黄文东、王一仁、张伯臾、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王慎轩等及后来进入中医学院教学的很多中医名家,均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早期毕业生。
1920年,丁甘仁又发起成立'国医学会',首次把中医师组织起来,为了加强中医学术研究,又发行《国医杂志》,成立'江苏省中医联合会',丁甘仁为首任会长。与当时的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同道常相交往。
丁甘仁乐善好施,对病者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尤其是劳苦大众前来求诊,常免收诊金,甚至赠送药物。他热心于公共福利事业,有时将自己所得诊金尽助学校、医院及慈善机关,如免费就医给药,以及施粥饭,施棉衣,办义学,兴养老院、育婴堂等。在乡里间,亦乐于为群众谋福利,如举办武丹荫沙义渡局、孟河接婴堂、孟河敬老院、通江市文社等。平日捐款修桥铺路,从无吝色。丁甘仁医术好,品德高,他热心为群众服务的精神为群众所敬仰,邻里亲友传诵至今不辍。
丁甘仁卒于1926年8月6日,享年62岁。身后参加殡礼者除各界知名人士外,尚有华侨及六个国家公使的代表,盛况空前。丁甘仁葬于故乡孟河高桥之凤山。其坟墓和墓碑至今仍保存完好如初,近当地政府修缮一新。
丁甘仁其实未赶上1929年的废止中医案,以及1949年以后的体制转型,但他的子孙及学生徒孙辈很多都成了中医学院的第一代老师,可见对于当今中医学院的教学体系丁甘仁有着深远的影响。
○ 本文部分摘自《网络》,国医共享之路小编整理。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