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叶羽晴川【周末茶课】——谈美 3 ·创造与完美

-- 2019年  6月--

叶羽晴川 茶课系列

如茶

学院

“ 谈 美 ”

(叁)创造与完美

主讲:叶羽晴川

整理:    一石头

修改:叶羽晴川

六月的主题:〖谈美〗

  “美”是什么呢?我们如何面对“美呢?我们怎么感受“美”呢?

  叶老师说,“美”是一个太大太泛的话题,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有对“美”的描述,但是“美”到底是什么?却从来没有人有过清晰的定义过;“美”唯一确定的就是它的“不清晰”。

上期“谈美2”,有过半的茶友都说“谈美”茶课已经圆满了,叶老师这期就挑战“圆满”之外的“完美”,最后的结果要由我来说,应该是:挑战成功也不成功。

此次茶课的小标题是“ 谈美3 · 创造与完美 ”。

“成功”是因为叶老师自己完成了“创造”与“完美”之间这个圆的闭合,其间旁征博引、环环相扣,气势非凡!我特别想表达的是,如果说“幸福是补缺”的话,听完这一次茶课,我就觉得特别的幸福,因为我又补上了一个“缺”,有关“深度”的“缺”。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没有深度,也不知如何对一件事情的研究深入下去,今天叶老师的茶课,对各个论点的相关性和延展性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诠释,让我有那么一点点摸着了头脑,真的令我非常高兴。

“不成功”是因为大部分茶友都觉得内容太过丰富、专业术语逻辑严密甚至晦涩、太烧脑,能接受和吸收的比以往要少了些。

正如叶老师说的,“好茶不容易,谈美不容易,人生也不容易,但重要的是有深情。他唯一能做到的是尽了自己的全力去做了,大家能收到多少是各人的缘份,不用强求,只要把(茶课)两小时的时间真正地留给自己,关注当下,把当下的这一泡茶喝得更好,就是完美了。”(“完美”初体验~~^_^)

再来说一下今天茶课的茶品,绝对重量级 的茶!

绿茶中皇冠上的明珠——【狮峰龙井群体种】。中国绿茶以西湖龙井为名优首选,“狮峰龙井”又是其中之最,而叶老师的一位学生刚好在这个核心区域有20亩茶园,又有一个很好的做茶师傅,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这是可以放心大胆地喝的正宗狮峰龙井。

【狮峰龙井】

白茶【幽潭花】,叶老师形容这款白茶如是说:“2018年白茶所有的惊艳都在她的身上了。”虽然是2018年的“新”白茶,但是叶老师认为它已经是白茶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了——“如同一朵开在幽潭边上的花;花开幽潭,暗香自来”。虽然2018年幽潭花已经没有卖的了,但是来工作室喝一定能喝到——叶老师所做的一切就是在创造这样的一个纯粹的地方:一个一定可以喝到正宗口味茶的地方,这儿还鸟语花香,四季如春。

【幽潭花】

至于80年代的【白针金莲】。 这是一款定制的熟普,原料等级特别高,意味着不能过度渥堆,最后形成了澹然的“荷香”之味,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成为绝唱。以后也有尝试,却始终不能再得到这样的味道。此茶实在难得,是叶老师众多“幕后好友”之一友情赞助的, 只此一泡,后会无期!所以喝过了之后,连95年的【杏仁香】也黯然失色,觉得它的茶汤水有点粗、味儿有点冲~~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谁又知道没有【白针金莲】的时候,95年的【杏仁香】可是如一位儒雅的谆谆长者,且杏仁香味悠长……

【八十年代 · 白针金莲】

白针金莲系勐海茶厂首创,选用一级以上的茶菁,因该茶芽头显露,金毫突出,且其芽紧细似针,汤色红艳、透亮;滋味甘醇,顺滑;茶汤透荷香之气,独具“莲韵”。因为当初本身数量有限,目前此茶在市场上基本已不流通。遇到都是缘分。

左:【一级散普】   右:【白针金莲】

可以看出【白针金莲】的等级极高

传说中的【白针金莲】

喝【白针金莲】的时候还有小插曲,非常细的茶,大家就觉得应该要滤网,但是直到五六泡之后,叶老师才开始用滤网。一开始不用是因为茶叶沉在底且汤留根,茶叶不会溢出;而后面茶汤要出净,叶细需要滤网,此所谓熟悉茶性、看茶泡茶。叶老师说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在于“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没做之前就已经判断好了

95年 【杏仁香】

叶老师又补充了一句,现在市面上有所谓“好茶不怕焖、好茶不怕泡”的说法,他是不赞同的。因为即使是一手好牌,如果不用心打,也会打烂的。所以,好茶更要好好珍惜,用得当的方法泡,正如同一定要珍惜你身边的好人,绝不能因为别人好,就能肆无忌惮地霍霍。

好茶一定有好的色、香、味、韵,是众多要素一起成就的,一场好的茶会(课)也是一样, 个体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然而合力群体才能成就一次次当下的圆满和完美,这是这次茶课上非常深刻的一个感受。

今日茶品

  • 狮峰龙井 (绿茶)

  • 80年代的 白针金莲(熟普)

  • 幽潭花(白茶)

  • 1995年杏仁香(熟普)

喝【白针金莲】时的盛况

今天的茶课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 重量级别 的茶友都出现了,跟叶老师认识了二十多年的茶友、十几年的茶友们现身了,连认识叶老师六年多的超哥都觉得不能再自称老人了,我们这种才认识叶老师一、二年的茶友就更是乖乖地做小弟小妹状、搬个小板凳在边上听“老茶友们”讲那过去的故事……比如十几年前叶老师就把2005年的青砖泡的特别好喝,结果“老茶友”买了好多回去,却直到现在还是泡不出那般好喝的味道;比如,为什么叶老师总是在茶会上诗性大发,因为他二十年前的朋友圈都是这样的文人骚客,诗言志、诗抒情。今天的“老茶友”李云发完言之后,一首王维《木芙蓉》的朗诵和吟唱,真是恰到好处的完美收官!

《木芙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美,可以被每一个“我们自己”创造!

中国人认可的“好”

这其实也就是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华民族喜欢的向来不是简单直接明了的,而是含蓄内敛而悠远的。国人不喜欢那种“强烈的热烈”,而是喜欢“有所保留的美”。

叶老师举了两个例子。

其一,兰花。兰花是花中君子之一,代表的是一种幽远、淡然,总是以高贵高洁的形象出现,而不仅仅是沁人的香气怡人。如果一款茶汤中出现了兰花的香味,一定是款非常不错的茶了!兰花孤高、清寂,一定不是热闹的。美就是补缺,因为兰花的这种精神恰好是我们所缺少而又向往的;但同时又非常难获得,因为要养成兰花般高洁的气质必须克服巨大的艰难,所以人们越发的向往兰花的高洁。

其二,竹子。竹子本身其实并不难得,难得的是它的那种气质——虚心而有节,有节(节气或节操)很重要。叶老师进而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茶……”,本身并不难得,要学习这样的技术,可以很快就上手;真正难得的是它们背后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正平和”的精神,这才是最为可贵的。可是世人往往以为学“会”了“琴棋书画茶……”,就能传承甚至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了,其实往往只是拿到了攀比和炫耀的资本,仅此而已。回到竹子上来,“虚心而有节”,“节”是非常重要的,是底线;因为不是所有的“补缺”都是好的,必须要与你人生幸福的总体方向要一致(如毒品也能使人快乐,但它显然不是长久的幸福之计),往往越是先进的东西,前期越是没有共识,甚至会被人误解和否定,往上走的路一定是寂寞而孤独的,一定很难熬。栀子花的味道很香很好闻,但颜色是素的,大部分香花都长相一般,大部分妖冶的鲜花往往没有香味,天道如此,鱼与熊掌能够兼得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所以,当你走上卓越之路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孤独将会随之而来。“完美”是一个进行时和将来时的词,“完全和美好”,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好”和“坏”共存,最终达到美好。现在不被共识的终有一天会被大家认可和欣赏,因为同时,人的审美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乱入:茶友们的自我介绍

今天新老茶友欢聚一堂,其中还有叶老师的老友,于是在正式讲“创造与完美”前,大家互相介绍了解了一下,为了重点突出就整合了一下,尽量言简意赅。

发言分成两类,一类是第一次参加茶会,包括认识很多年和刚认识叶老师的,向往许久和一开始不太明白在叶老师茶会上能干些嘛的;另一类就是参加过很多次茶会的。

第一次参加的,表示惊喜以及收获巨大。

茶友发言之

“看视频和到现场看(叶羽晴川式)泡茶特别不一样。如果对一件事儿不理解,一定先不要置疑,因为带着置疑的收获和带着崇敬的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

参加过三次以上的,都特别愿意继续参加茶会;觉得习茶路上有叶老师的带领,对习茶会越来越坚定,而且人生一定会更加美满幸福。

茶友发言之

“不管是老师讲的课,还是音乐欣赏,还是听茶友们的分享,每每都有很多的意外的收获。”

“这些年来跟着叶老师习茶,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变得更精致而柔软了。”

“两个多月没有好好喝茶了,茶这事儿,还是得'学而时习之’。”

“现在很喜欢游山玩水,听了叶老师的茶课之后,希望等不能徒步的时候,面对孤独不会那么狼狈。”

“人生三十岁前后的时候,遇见了叶老师,内训、精修、茶会一股脑儿的都参加了,再面对人生、事业和家庭的时候,处理的都可以游刃有余了。”

“习茶之后,更愿意分享了,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更多的人能更快乐。”

听完茶友们的分享,叶老师总结道:在如茶工作室习茶之后,到外面去,喝茶是自信的,泡茶是自信的,谈茶也是自信的。因为在我们这里解决了学茶的根本问题:知识技术是为我们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服务的,它可以成为我们的工具,但是不能成为我们的限制;我们不应该拿着这些技术去  评判 “其他的不一样”,因为一旦有“评判”,人就会不舒服、不开心的情绪;我们应该更加包容和接纳,以平和的心态认识这世间的一切,然后让我们的生命丰富起来。

一个完整的、庞大的体系,

包罗了包括“茶”在内的一切“创造”

从“欣赏美学”到“创造美学”的质变

一个切入点

自从叶老师开始“谈美”主题系列茶会时,有人置疑:您讲的茶是传统文化,而“美学”是西方的艺术范畴,不太合适吧?

而叶老师的理论是:

现在太多人被知识绑架了而不自知。“美学”只是一个词,只是他此刻要进行“茶”解读和分享时用的一个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时的工具,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的一个词。

美学的定义: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思维。

立足于艺术,定义:“感觉认知的完美性”——文艺美学,内容:艺术当成美的唯一范本。

立足于政治,定义:“存在本身的完美性”——政治美学,内容:通过制度之美和人性之美去反思这种“存在的完美性”,

叶老师接下来的解析,是有一个层次上的递进的。

审美只停留在接受美学上,是不完整的

第一个层次。基本上现在大家对“美”实际上是理解为“接受美学”的。

【接受美学】

特质:主动去享受,其幸福和快乐的源头在于向外界索取和获得。

缺点:当来源减弱或者消失的时候,愉悦感同时也会消失(甚至会叫人悲伤)。它把艺术品当作纯粹欣赏和接受的对象,把艺术之美的本质理解为鉴赏活动所产生的纯粹美感经验,把美学变成审美鉴赏理论,从而将美学从关于美的本质的 理论思维 变成了一种关于欣赏和接受的经验心理学,以此取消了艺术的创作维度,遮蔽了艺术的超越性本质。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喝别人泡的茶,别人做的菜,别人画的画,我们是他人作品的欣赏者,也是评判者。

所以,只停留在“接受美学”上,是不完整的。因为“接受美学”是很容易达成的,不需要努力(从众即可),评价由我——自我肯定。

艺术的超越性本质

第二个层次。艺术的超越性本质,自己才是自己快乐的制造者,自己才是自己幸福的源泉。幸福也好,美也好,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建设起来。正如同,你在欣赏一位书法家的作品的时候,从来只会赞叹他的字写的有多好,而不会说他的墨有多好;然而在茶业界、茶文化界,人们往往会夸这茶有多好,而不是泡茶的人把这款茶泡的有多好。这其实就是本末倒置,然而世人往往不觉知。“换个方式而言,大家一直觉得我叶羽晴川在照顾周围的人,其实反而恰恰是周围的人成就了叶羽晴川,因为在'照顾’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了我因此而养成的好的习性和帮助,完成了一个自我的创作过程,我们每一个人最终最好的作品其实正是我们自己。

进入创造之后,美才能彻底

【创造美学】

特质:自觉地把这种存在当作创造的目标和任务,并揭示艺术是如何通过精神的力量和劳动的技艺把美的存在创造出来的。

艺术的象征性需要在艺术的创作维度得到确证,只有进入创作问题才能做到真正彻底。要言之,艺术作为“制作美的形象的技艺”,是对精神创造更高完美存在的先验原理的一种感性重演,即将这一创造的机理以感性的定在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更深地进入到艺术本质的存在论基础。因此,停留于艺术的认知问题的美学是不完整的,只有深入到艺术的创作问题才是完整的彻底的美学。创作美学不再把艺术所追求的“更高的存在”仅仅当作认知的对象,而是自觉地把这种存在当作创造的目标和任务,并揭示艺术是如何通过精神的力量和劳动的技艺把美的存在创造出来的

“创造美学”需要你付出巨大的努力,因为要不断地修正过去已有的认知;并完成这件事儿对未来的认知;同时还得被别人指指点点。所以,艺术家、创作者都是孤独的,因为他付出的巨大的努力呈现出来的作品,别人往往理解不了,或者过很多年才能理解。然而这才是这世界极大的公平。

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完成自我创造和自我创作。以泡茶为例,在工作室泡茶,必须有创作者的态度。“口动手不动,手动口不动,左手动右手不动,右手动左手不动。“这就如同作曲家在弹琴的时候、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不能聊天是一模一样的。我们的茶行业,把自己定位为茶艺师、茶道师,最终落地却成了“服务员”!

所谓创造者的心态,就是四个字——“意在笔先”,你要创作的内容一定是首先出现在你的脑海中的,存在了的,你能感受得到;然后恭敬心自然升起,你(创造者)自然沉静下来,周围的人自然就觉得你美。以泡茶为例,所有你要表达的情感,都通过你的茶汤呈现出来。如果大家觉得你还不够美,那只是因为你还不够沉静和专注。

叶老师拿起一个品茗杯,问大家这是什么?有茶友说则是杯子。这时候叶老师往杯子里倒上茶汤,再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说这是一杯茶。针对这种情况,叶老师说:这一个杯子,没倒茶之前,它只是一个杯子;倒上了茶之后,它就变成了一杯茶,没有人再去关注杯子。延展开来,大家喜欢来工作室,并不是因为这个房间,而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氛围,因为这里的茶,因为这里的人,以及这里所发生的事件。比如我们的茶会,大家最后记住了叶羽晴川,记住了如茶三人组,只是因为这些内容都落在了我们这个具体的人身上了。喜欢的背后是什么?艺术的象征性。只有真正地去完成它,将创作具体地呈现出来,创作的问题才会真正彻底地实现创造必须要实现,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纸上。

所以,只有深入到艺术的创造中,才是真正完整的“美(学)”。叶老师说:“这两年来,大家来工作喝茶,在这里很幸福,回去以后还能找到更多幸福的点,这让我也很幸福,因为这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这世上的悲哀在于,大家更多的是研判和置疑,而忘了我们最根本的感受,忘了“我”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如果我们能自觉地把“创造”当成目标,短期内是泡好一杯茶,中期是提升自己随时随地的觉察力和感受幸福的能力,远期的目标是在我们生命的尽头,我们可以含着微笑自信的说,我这辈子是值得的。”

这世界我来了

如前所述,艺术是可以通过“精神的力量”和“劳动的技艺”把“美的存在”创造出来的。比如,怎么看你的茶汤水了还是涩了?分心必水,纠结必涩。如果只是索取者,他是无感知、知觉的;用钱买,是最浅薄的。叶老师说他很喜欢一首歌,叫《这世界我来了》,“我来了这个地方,不是因为这地方好我来了,而是因为我来了,这地方变得更好了,然后大家也都喜欢、来了。”

“我们基于责任也好,兴趣也好,基于生存也好,从事着各种行业,做着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工作。不论你主观如何,你所从事的工作总也是利益着某一部分人群。当然,最后,我们的兴趣得到了拓展、我们的爱好得到了满足,我们的生存有了保障。所以,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我们得有这样一个信念,“我来了,我给我来的这个场所、人群带来了什么?”当然现实的真相是,无论你给他人做了什么,你所做的一切都终究成为你气质的一部分,它会让你更讨人喜欢,或者不讨人喜欢。让你更好,或者更坏。

——叶羽晴川”

技巧的提升是需要不断实践的

跟着茶农学品茶和泡茶,如同跟着制作墨水、毛笔等的匠人学习书法一样。在当今的这个世界,我们的很多茶人都陷入了一个迷区。我们学茶,一定要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在过程中不断地去有目的地学习,不断地问自己要做什么,要创造什么?

习茶,我们获得的是一种创作自己完美人生的能力。这种完美是真正的基于你内心的感受,同时还不会对他人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不伤害到他人的能力。

说到这里,叶老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这世界上有没有完美?

【完美是什么呢?】

因为每个人的境界不同,所以能不能慧眼识宝,其实是一个门槛。正因为每个人的不完美,才成就了众人的完美。大家相互借力,一起来建设无限接近完美的世界。反过来想,如果这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很完美,没有缺点,都一样,那么大家根本不需要交流,这个世界反而是不丰富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必然有所对比,“美”才能显现出来。比如“一阴一阳为之道”,必须是同时存在。喝茶还是喝酒,其本质是一样的,但是你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选择,要与你幸福的方向一致。创作美学,所有的“美”,都源于你自己。幸福基于自己的成长和提升,最终完成自我内心的高度愉悦。

当我们有意识地从被动的“接受美学”转变为主动的“创造美学”,我们就完成了一个从“受者”到“施者”的转变,所以,“这世界我来了”——所以,“来之前,生活因为茶而美好;来之后,茶因为我而美好。”

茶友精彩发言之

“快乐的存在就是一种美,让自己更加快乐。”

“创作需要高水平,然而换个角度想,其实创作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创作更生活化一些,让生活中时时有创作想法的萌发。”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通过叶老师的课,我明白了创作是一个践行活动。

“叶老师的题目非常大,以前很少思考过这方面的内容。……叶老师讲的很深入,从“茶好不好”→ “完美不完美”→ “本身是审美”,叶老师讲课从来不往高深的讲,直接从茶汤入手,让我们去感受。而且我发现每次茶会上选的茶都是这个茶类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叶老师是有用意的,这种设计也是创作。”

“叶老师这次茶课的话题特别的高深,得跟着他的节奏去理解老师的想法和关键点。老师兰花和竹子的比喻形象感强,而且很有境界。不从众是孤独的,随着不断成长,人可能会越来越孤独。习茶的路上,遇到不同的见解,在不断地包容和接纳中,我释然和突破了,得以成长。上精修班的时候,只是爱茶,并想把茶泡好,只是羡慕英子她们的沉静之美。今天听完叶老师的课,讲到创作之美,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我在泡茶的时候已经是一种创作的态度了,很开心。可能我们在还不太熟练的时候,更多地是关注技术。但是泡着泡着,就升起一种舒服的感觉。习茶路上越学越觉得未知的很多,就更想学习;而不是满足已经得到的。最近在外面喝茶,给一位陌生的客人泡了茶,他临走的时候特意向我感谢并道别,这让我觉得可以帮助到别人,这让我的习茶更有意义。”

“这是我第五次来参加茶会。叶老师这儿能喝到的茶都是好茶,是一个肯定的结论。在叶老师这里喝茶,就好像我喜欢在菜百的柜台上看翡翠,因为喜欢。虽然不懂,但我心里很明白这是真的,“保真”,只要看得多了以后自然就能区分出真假。今天我拿出小本子来记了,是因为这些茶我喝过了,每次都觉得记得很清晰了,但是其实不然,所以我要把这些茶的风格、样子、味道都记在小本子上。

关于今天的主题,'创造和完美’,我的感受是'小小的不开心和明显的沮丧’。本来周四参加完红茶茶会以后,我的感受是'感知美是一种能力,感知到了才是你的’,这其实体现了我的一种小小的得意。可是今天听完之后,我觉得创造很难 →术语太晦涩 →距离感知美,创造美离我太远了。然后“创造”的后面,往往还带有诸如这样的形容,巨大的……,孤独的……,进而还会有很多人指指点点。然后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另选一个爱好呢?然后又被告之这样的见异思迁是喜欢而不是爱。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感受,这种得也得不到的无奈非常地让人很沮丧。”

叶老师听完了PY姐的分享,喜悦之情简直溢于言表,他极为高兴地说:“'创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你的每一次遣词造句就是一种'创造’,你的这种解读就很完美,是另一种形态的完美。听完了能提出问题就很好,不用想太多。”

“每个人听的时候,重点其实不一样。首先我们能欣赏美就很好。'创造’有压力,但是'欣赏’没压力,我'欣赏’了今天的茶的味道、汤色,就已经满足了我的需求,就是美的。曾经在海南喝红茶,一个小伙子给我喝了一个“劲儿大”的,当时我正在咳嗽,一喝了这又苦又浊的劲儿大的红茶,咳嗽好了!所以,对我而言,'劲儿大’的红茶是我非常欣赏的。特别羡慕北京及周边的茶友,能经常来参加叶老师的茶会以,生活真的很完美。”

“叶老师是在用心泡茶,传播美的理念。真正的美是心里美,通过茶延续下来了。”

“今天的关键词是'感动’。今天在这里喝茶,一下子就把过去的记忆给唤醒了。2002年第一次集中地喝了十几款好茶,头一次知道喝茶也会醉,而且醉的很美好,基本是飘着回家的。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还觉得吐气如兰。……把心放在它应该在的位置,心踏实了,一切都会变美。此时很想背一下王维的《木芙蓉》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第四期【谈美】,终曲,会如何谢幕?相信叶老师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相遇是缘,分别也是缘,一切随缘,道法自然。

谈美 4 · 味道

    ——关于味道的实验课

妈妈说“生根的要肥,长嘴的要吃。”所以,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吃,就开始尝试到各种各样的美味。我们吃尽了天下所有的味道,然而,当我们回到家里,尝到妈妈的味道,一切都开始变得圆满了,幸福的感觉就洋溢了出来。

是妈妈的味道好,还是饭店的味道好?味道之美,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的,我们又是如何去获得和欣赏味之美?

关于茶品,因为涉及到深刻的体验,需要严密的设计,目前茶品和品饮方式暂时保密。

“生活就像一盒夹心巧克力,谁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呢?”——影片《阿甘》

谈美:味道。就像一个魔盒,谁知道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喝到什么样的茶呢?

——叶羽晴川

【时间】6月30日14:30-17:00
【费用】150元/位
【地址】如茶工作室-朗琴园1号楼2704
【茶品】直到茶会开始的时候你才能知道

特邀新老茶友前来“一如茶室”参加,一起寻“美”…………

一 如 茶

2019年6月23日

茶艺作品六要素茶水火境器人 

【广而告之】

“房间再大也装不下叶老师的梦想”,趁着夏日艳阳,叶老师把工作室的露台妆点一新,梦想向着更高、更大的天空蔓延……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有栀子花的淡淡的香气萦绕;这里可以沐浴朝阳,听风看雨,晚霞满天,星夜烧烤,最重要的还是一杯茶!如茶工作室 · 天空露台,梦想绽放!

向右滑动,可以看到更多照片

(0)

相关推荐

  • 分享:無我茶会

    15:50 無我茶会 以茶为言 以器为媒 無尊卑之分 無好惡之分 無求报偿之心 無流派地域之分 茶会席主 八方云集 各携美器 共赴茶约 天公作美 风和日丽 心旷神怡 序幕拉开 茶会期间 喜见老友 相谈 ...

  • 一杯茶,可以给生活带来什么

    什么是生活?最简单的问题,最难回答.与茶相遇,会慢慢揭开生活的本来面目. 每天给自己一杯茶的时间,这是生活的最低要求.喝茶,虽是寻常生活的一种,却不是一种寻常境界. 在茶中消磨时光,是一种全新的处世哲 ...

  • 青岛•小雪节气茶会| “穿越雅宋”的美学之旅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一场主题"穿越雅宋"小雪节气茶会,于2020年11月22日在青岛太平印月会馆举行. 初冬时节一盏香 ...

  • 叶羽晴川年终茶课: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20200105 [叶羽晴川 年终茶课]-- 终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如茶 学院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叶羽晴川  年终茶课 如茶工作室一年一度的重要 ...

  • 叶羽晴川 年终茶课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020年1月5日 叶羽晴川老师 年终茶课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茶品]文革砖 [年份]七十年代 [茶品]凤凰单丛 [年份]六九年 本次年终茶课 由茶文化研究及冲泡艺术研究20余年的叶 ...

  • 叶羽晴川年终茶课——幸福,不分南北,得之以味。

    本次年终茶课: 由茶文化研究及冲泡艺术研究20余年的叶羽晴川老师. 主题讲解:<幸福,不分南北,得之以味>并亲自冲泡:<八八青>.<六六米砖>,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 ...

  • 叶羽晴川年终茶课——无尽之美, 无问西东

    无尽之美,无问西东 叶羽晴川年终茶课 只是一片叶子,是生命必然会发生的相遇.与水也好,与你也好,都是冥冥中必须而且必然发生了. 不知何人采,也不知何人做,有太多的不知,也有可知的,那就是你来到了我的面 ...

  • 回顾// 叶羽晴川【周末茶课】——谈美4 ·味道

    -- 2019年  6月-- 叶羽晴川 茶课系列 如茶 学院 " 谈 美 " (肆)味道 主讲:叶羽晴川 整理:    一石头 修改:叶羽晴川 六月的主题:[谈美]. " ...

  • 回顾// 叶羽晴川【周末茶课】——谈美 2 &#183;主观之美和客观之美

    -- 2019年  6月-- 叶羽晴川 茶课系列 如茶 学院 " 谈 美 " (贰)主观之美和客观之美 主讲:叶羽晴川 整理:    一石头 六月的主题:[谈美]. "美 ...

  • 【叶羽晴川-内训课】壹——味觉的审美与幸福的感知

    --   内训班 --   内则无外,训有针对. 茶不仅通六艺,实与六艺同.书画手作目视,五音手作耳听,泡茶手作舌品.视觉审美.听觉审美,味觉审美乃全矣. 味觉的审美,茶汤为作品,茶叶.水为原材料:壶 ...

  • 叶羽晴川【周末茶课】—— 谈美 之 味道

    [茶,味觉的审美]-- 叶羽晴川 习茶内训课 [泡茶,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叶羽晴川 15天 泡茶精修课 岁月如诗 风铃如波,茶汤摇曳, 一杯雀舌,香沁齿颊, 借微风送来的栀子花香, 和你一起, ...

  • 叶羽晴川【周末茶课】——谈美 之 创造与完美

    [茶,味觉的审美]-- 叶羽晴川 习茶内训课 [泡茶,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叶羽晴川 15天 泡茶精修课 近代文艺美学主要是一种接受美学,它把艺术品当作纯粹欣赏和接受的对象,把艺术之美的本质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