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散语】侯月兰︱悼稻田里的“守望者”
文/侯月兰
昨天下午,打开新闻,获息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一生平凡而伟大的袁隆平院士,在长沙医院因病逝世后,作为一个从小吃着杂交米,长大的我,感到无比的痛心与震惊,这么好的老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哩?
说起袁老,还是很多年前,在广播中、在报纸上听到、看到过一个,爱与农田打交道的人。从报纸个我了解到,当年,年轻的袁隆平,从学校毕业没几年,便遇到了,我国前所未有大饥荒。那时我虽小,但也经历了吃不饱饭的年代。袁隆平也曾,亲眼看到身边有5个人倒在田野里、大桥下,他们饿殍、凄惨的景像对他造成了强烈的刺激。特别是看到孩子们喝完稀粥舔碗的情景,让袁隆平在内心,立下了一个远大而、终身的志向,他一定要解决中国人的粮食问题。
从此无论严寒、酷署、田间、地头,还是试验室都能看到一个人的身影。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选种,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多达230粒,仔细一推算,用它做种子,水稻亩产会上千斤,而当时高产水稻,虽然才不过五六百,而袁隆平当时还是的特别兴奋,他小心翼翼的把种子收起来,然后第二年播种下去。结果,却让袁隆平大失所望,这些稻子高的高,矮的矮,不知怎么的没有一株像它“老子”一样长得那么好哩?想来想去,他拜访了专家,查找了资料,最终确定了这种生长优势是可以被人工利用的。而要想利用这一优势,首先是找到“天然的雄性水稻”1964年的夏天,袁隆平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寻稻之旅。经过半个月的苦战,对近14万棵稻株的观察,终于找到了第一株时,袁隆平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连续两年观察了几十万株水稻后,他和学生、妻子终于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水稻。1968年,袁隆平带着两个学生南北辗转,从河北到海南,整整7个春节未曾回家,开始了极为耗时的育种试验。最终,在海南,他们找到了一株完美的雄性不育系野稻。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它成为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做强势组合“南优2号”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随后,他又设计了新的栽培模式和赶花粉办法,将种子产量提升将近8倍。1976年,全国大面积试种杂交水稻,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幅度全部在20%以上。杂交稻面积由此急速推广,到1988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已全部完成,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700万公顷,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50%,仅每年增产的粮食就可养活7000万人。袁隆平也用这些数字,对这一世纪问题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那一年,当我在电视上,看到90岁高龄袁隆平院士,在北京领取共和国奖章的时候,是坐在轮椅上,被几个人抬着过台阶的。然而获奖的第二天,饱尽风霜,皮肤皱黄 ,身体虚弱的袁老,不但带病钻里了田里。晚间睡觉前还总是想着,他那超级稻长得怎么样了。有时还会说:“我年纪大没关系,可我还没有痴呆。今后要向1300公斤冲刺!饭碗要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手上。
就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用他必生只做一件事的精神,让一颗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如今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老虽然去了另一个世界,但在我们国人心中,袁老永远是我们人类稻田里的“守望者”。
2021、5、23、
作者
:
侯
月
兰
侯月兰,原南京港股份公司工会图书管理员,87年入党,现已退休。97年开始写作,先后在《南京港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多家报刊发表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