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为何不按原著拍?网友:如果按原著拍,你或许看不下去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国民度更高,特别是当83版影视剧《西游记》播出后,大家都认识了去往西天取经的师徒四人。这不仅是因为《西游记》的故事充满奇幻色彩,剧中人物形象饱满且令人印象深刻,更因为在影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扶持互助的情谊令人十分动容。
然而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却知道唐僧师徒四人之间并没有我们以为的深情厚谊,他们反而互相算计,用尽了阴谋计策。周星驰正是因为知道实情,所以他在拍摄《大话西游》时才会对人物进行“魔改”。
影视化的《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等这些人物,都被“拟人”化了,在观众眼里,他们的原身虽然不是人类,但是外形却与正常人类相似,只不过他们有着特殊的本领。
比如在83版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走访民间寻找“大师”,普通人看见他时虽然害怕,倒不至于惊悚。实际上,原著中的孙悟空是个身高只有一米二、长着“雷公嘴”、浑身长满毛的猴子形象,完全谈不上“美”,甚至说非常可怖。
除了孙悟空,《西游记》原著中猪八戒的长相同样令人生畏。在影视作品中的猪八戒,他虽然长着猪鼻子,肥头大耳朵,但是却不令人害怕,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觉得这样的猪八戒有点憨态可掬。
然而《西游记》原著中的猪八戒在投胎成为猪精的时候就变成了又黑又丑的野猪脸,而且浑身长满了又黑又硬的猪毛,这种形象很难让人心生喜欢。
这样想来,当猪八戒在高老庄强娶高翠兰的时候,高家人确实会吓破了胆。相比较之下,沙僧的形象与人更接近,但是在《西游记》原著中的沙僧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他脖子一直挂着一串骷髅串起来的项链,而这每一个骷髅都是他曾经做河怪的时候所食之人的头骨。
如果按照《西游记》的原著来拍摄,一直以来被孩童崇拜的孙悟空便不再是齐天大圣,而是一个身材矮小、长相怪诞的怪物,猪八戒和沙僧也不再像影视剧中的那样憨厚可亲。
除了人物形象令人难以接受之外,《西游记》原著中发生的场景与影视剧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影视剧中的孙悟空在打死妖怪之后,那些妖怪只是变回了原形,而原著中的孙悟空却是将那些妖怪打的脑浆迸发、胆汁乱溅,整个场面描写的非常残酷、血腥,这并不像我们以往了解的孙悟空会做出的事情。
另外原著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越向西行,妖怪也越来越怪诞、残忍,到了狮驼岭,整座山几乎白骨遍地,树杈上缠着人皮、人筋。而影视剧中的妖怪却不见的恐怖,甚至还出现了逗趣、胆小的“奔波儿霸”、“霸波儿奔”。
与《西游记》原著存在最大不同的地方便是人物的个性。影视剧中的唐僧是个胆小却充满慈悲之心的和尚,他虽然是个普通人,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法力,但是他却心怀天下,有着普度众生的宏大抱负。
然而《西游记》原著中的唐僧却没有这样正面的形象,他不仅懦弱,还十分自私、愚蠢。无论是原著还是影视剧,孙悟空都被戴上了紧箍咒,但是影视剧中的唐僧对孙悟空有怜惜之心,他不仅亲手为孙悟空缝制虎皮裙,即使不得已需要念紧箍咒时,也时常露出不忍的表情。
而原著里唐僧对孙悟空既没有孺慕之情,而且当他念出紧箍咒时恨不得将孙悟空置之死地。
原著中的唐僧在孙悟空打死强盗之后,他并不是对死去的强盗有怜悯之心,实际上他只是担心孙悟空被官府查到后连累他。唐僧的这种“趋利避害”的心理并不是偶然,当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打死山贼时,他还默念:好汉,日后到了阎罗王面前,你要告诉他是姓孙的打死了你,你的死和我姓陈的无关。
除此之外,原著里的唐僧心理阴暗,完全没有影视剧中的善良之心。故事里黑熊精借着火偷走了唐僧的袈裟,而唐僧反而觉得是黑熊精得罪了孙悟空,怀疑这是孙悟空故意放火报复黑熊精。
从这个角度来看,唐僧根本不配孙悟空的忠心扶持。《西游记》原著中表达出的师徒之情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这并不符合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如果按照原著拍摄《西游记》,确实让人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