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REV GENET | 新生RNA分析:跟踪转录及其调控

推荐:江舜尧

编译:荟氚

编辑:马莉

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John T. Lis等共同于2019年8月9日在Nature Reviews  Genetics 上发表了题名为《Nascent RNA analyses: tracking transcription and its regulation》的文章。该研究评估了一系列用于研究初生转录的策略,并讨论了它们最近在概念上的进展, 对基因调控和转录耦合RNA处理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摘要

指导有机体发育和维持的程序被编码在其基因组中。解码这一信息开始于调控转录的基因组DNA成RNA。虽然转录及其控制可以通过测量稳定的RNA来间接跟踪,但只有通过直接测量新生RNA,才能揭示对发育、环境、疾病和代谢信号的即时调控变化。多种互补的方法已经被开发出来,在核苷酸分辨率上定量跟踪新生的转录全基因组,所有这些都对基因调控和转录耦合RNA处理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在这里,我们批判性地评估了一系列用于研究初生转录的策略,并讨论了它们最近在概念上的进展。

文中重要图片说明

图1 |转录周期。a图示的|是一个典型基因(上面板)和增强子(下面板)的结构,描述了影响转录和转录稳定性的DNA元素。无论是基因启动子还是增强子,基因特异性转录因子(TFs)的结合位点都位于驱动转录分化的两个核心启动区之间。在基因中,编码链的转录(如右图所示)从转录起始位点(转录起始位点)开始,并通过存在5 '剪接位点(即U1基序)203而产生稳定的mRNA。反义链的转录(如左图所示)是从一个不同的TSS开始的,并产生一个不稳定的上游反义RNA (uaRNA),缺乏U1基序s203。增强子rna (eRNAs)与uaRNAs相似之处在于它们短而不稳定,并且它们有一个聚腺苷酸化信号(PAS),但没有一个U1 motif f4。转录周期由七个步骤组成。在第1步,一个先锋TF结合到一个特定的序列基序,并增加染色质的可获得性204,205。在步骤2中,附加的特定于序列的TFs绑定在pioneer factor206附近。核心启动子招募一般TFs (GTFs)和RNA聚合酶II (Pol II)形成预启动复合物(PIC)207。在步骤3中,GTF TFIIH展开DNA, Pol II启动转录208,209。在步骤4,抄录20核苷酸后,波尔二世经历promoter-proximal暂停,暂停是稳定的绑定5,6-dichloro-1-β-D-ribofuranosylbenzimidazole sensitivity-inducing因子(DSIF)和负伸长因子(NELF) complex19, 20日,21日。在暂停之前或暂停期间,Pol II的c端结构域在Ser5位点磷酸化(参考文献210),RNA经过5 ' capping28。在步骤5中,波尔二世逃promoter-proximal暂停,进入生产伸长,很大程度上由于P-TEFb(包括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9) 9日)磷酸化的多个目标:包括NELF(结束其与波尔II)交互,DSIF(将它转换成一个伸长的因素),和波尔II Ser2(与RNA加工因素)22。图中没有显示的其他延伸因子,如聚合酶相关因子1 (PAF1),促进了这种逃逸。在步骤6中,在生产延伸过程中,多个延伸因子(未显示)增强了Pol II211,212的加工性。共转录过程包括剪接、RNA甲基化和RNA编辑。核小体在高转录基因中被移除,染色质可接近性在中等转录基因213,214处增加。在步骤7中,RNA被裂解并聚腺苷酸延迟23。裂解后,Pol II继续伸长,但新生RNA缺少cap,受5 ' -3 ' exoribonucuclease 2 (XRN2)介导的降解影响,破坏了Pol II的稳定性,有助于终止24。终止后,Pol II可被回收,开始新一轮的转录周期25。

图2 |新生RNA富集与测序方法的比较。图中显示了使用不同的新生RNA测序方法生成的转录谱,这些方法分别针对一个高表达基因(ACTB)、一个高暂停基因(MED17)和一个邻近增强子RNA (eRNA)的基因(用于小鼠细胞的Klf4);IPO7用于人类细胞,它还包含一个内含子内的小核仁RNA (snoRNA) SNORA23。在色谱相关RNA (caRNA)方法中,采用高盐洗涤分离色谱结合RNA。在传统的caRNA测序(caRNA-seq)中,分离材料直接测序。在Start-seq中,分离出的物质被进一步富集,形成帽状rna,大小的选择被用于捕获单个转录本的起始和暂停位点。caRNA-seq数据参考文献41,Start-seq数据参考文献17。在哺乳动物原生拉长转录序列(mNET-seq)中,RNA聚合酶II (Pol II)复合物的免疫沉淀(IP)丰富了与Pol II相关的RNA。抗体介导的Pol II的分离去除了大部分的染色质结合rna。以总Pol II为靶点的mNET-seq的数据来自ref64。c |运行技术用标记的核苷酸标记新生rna。在运行反应中使用阴离子洗涤剂sarkosyl会释放暂停的聚合酶,但不会逆转或终止Pol II。最初的全基因组核运行测序(groo -seq)已被用于提供参与的Pol II在新生RNA上位置的单核苷酸分辨率(precision runon sequencing, PRO-seq)。使用帽子选择和测序从5 '端标记RNA报告启动基(精确运行与帽子选择(PRO-cap))。PRO-cap数据参考文献215 (GSE110638), PRO-seq数据参考文献4。在代谢RNA标记方法中,活细胞具有修饰过的核糖核苷酸(如4-硫代嘌呤(4sU)),这些核苷酸将被合并到新生RNA中。标记后,新生RNA可以通过亲和纯化(瞬时转录组测序(TT-seq))从总RNA池中富集。另外,4sU允许uto - c碱基转换,用于测序后基于突变的新生转录本识别(TimeLapse-seq)。TT-seq数据参考文献216,TimeLapse-seq数据参考文献46。描述的基因组坐标如下:ACTB (mm9: chr5:143,662,795-143,670,430;hg19: chr7:5,564,780 - 5572230;hg38: chr7:5,525,230-5,532,710), MED17 (mm9: chr9:15,063,100-15,086,100;hg19: chr11:93,509,600 - 93550000;hg38: chr11:9378,500 -9,479,500;hg38: chr11:9,349,000-9,454,500)和Klf4 (mm9: chr4:55,479,000-55,567,000)。之所以选择IPO7上游的增强子,是因为它在人类细胞s217和染色质IP中广泛转录,然后测序(ChIP-seq)数据表明,在比较的细胞系中,该增强子中存在类似水平的Pol II (GSE83777和ref.218)。LCL,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lncRNA,长链非编码RNA;小鼠胚胎干细胞;国家结核控制规划,5′核苷三磷酸。

图3 | 新生RNA的成像。在固定细胞中,荧光原位杂交可以检测到新生的| rna。染料标记的DNA探针,是互补RNA杂交到转录的内含子序列,并允许检测内源性新生转录本。DNA - rna杂化比DNA - DNA杂化更稳定,因此这些实验是在DNA探针和互补DNA序列发生变性相互作用的条件下进行的。结合gfp标记蛋白MS2的b |发夹形成序列被设计成内含子,可以在体内成像。MS2特异性地与结构RNA结合,而不是DNA,为新生转录提供特异性。DSIF 5 6-dichloro-1-β-D-ribofuranosylbenzimidazole sensitivity-inducing因素;NELF,负伸长因子;Pol II, RNA聚合酶II;TSS,转录起始位点。

图4 |启动子近端停顿干扰转录起始。转录起始位点(TSS)下游暂停RNA聚合酶II (Pol II)(灰色)50个核苷酸(nt)的|结构模型。启动前复合物(PIC)(包含Pol II、中介物和一般转录因子的模型结构)可以与TSS结合,但如果暂停的Pol II更接近TSS,空间位阻将阻止PIC的结合。b |全基因组协同精密运行和测序(CoPRO)数据分析表明,启动子近端暂停发生在TSS的60个nt内。暂停主要发生在一个富气相色谱区的胞嘧啶上游的一个碱基。c |更新的转录周期模型显示,暂停的Pol II阻断PIC的形成。DSIF 5 6-dichloro-1-β-D-ribofuranosylbenzimidazole sensitivity-inducing因素;GTF,一般转录因子;NELF,负伸长因子

图5 | 观察新生RNA数据集的裂解和聚腺苷酸化。基因的3 '端由位于裂解和聚腺苷酸化位点(CPS)上游的聚腺苷酸化信号(PAS)来划分。在典型细胞中,RNA聚合酶II (Pol II)在CPS处积累,这表明延伸率降低。解理后,Pol II继续转录,但当终止发生在终止窗口时,其水平下降。当裂解因子被敲除时,与对照细胞相比,在PAS处积聚的Pol II要少得多,转录终止的时间也较晚。当使用degron系统快速降解5 ' -3 ' exoribonucuclease 2 (XRN2)时,与对照细胞s168相比,CPS处积聚的Pol II略少,终止时间也大大延迟。综上所述,这些结果支持转录终止的鱼雷模型,即XRN2在裂解后向下追逐未屏蔽的新生RNA,从而破坏Pol II的稳定性。DSIF 5 6-dichloro-1-β-D-ribofuranosylbenzimidazole sensitivity-inducing因素。

表1 | 新生RNA方法的优缺点

表2 | 不同转录步骤的方法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