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6.4%,这种情况正常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来一个病例,63岁的王女士,体重超标,腹型肥胖明显,BMI指数达到32,并且患者没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偶然间发现自己的血糖高,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为6.4%,空腹血糖在6.6-7.4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 mmol/L,需要用药吗?还是只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就行。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糖化血红蛋白6.4%是正常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7.0%,空腹血糖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11.1 mmol/L。因此上述患者只要进行生活方式的管理即可。
指南中指出,不同的人群控制的目标也不同,对于病程比较短,预期寿命比较长,没有并发症,没有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更加严格的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极高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需要控制在7.5%以下;而65周岁以上,预期生存期为5-15年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值可以放宽至8.0%;对于一些恶性肿瘤的患者,预期生存期不超过5年,并且精神障碍等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值可以放宽至9.0%。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测量值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以及血糖和血红蛋白的接触时间,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等没有关系,稳定性非常的好,但是价格有些高。
糖化血红蛋白的稳定性比较高,糖尿病患者在测量指尖血糖的时候,会感觉两次测量时有一定的误差的,每次的值都不一样,这是很正常的,只要误差不是很大,就不用太过担心。但是很多患者担心测量的不准,会去医院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值与是否进餐没有关系,因此稳定性非常的好,但是测量比较麻烦,必须到医院进行。
与监测指尖血的血糖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并不是监测实时的血糖,而是监测患者过去8-12周平均的血糖水平。因此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评价血糖的总体控制,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导治疗的方案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