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焕英:京剧及其票友的“运河脉”

在京剧艺术领域里,有一种现象,很值得我们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考察研究,这就是京剧及其票友的“运河脉”,即京杭大运河流域,是京剧艺术的第二发祥地,是京剧在这里极受欢迎,群众基础极为扎实,其戏迷和票友最广、整体水平最高、历史最久的地带。

从最近举办的“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来看,也证明了这一命题。这条“脉”,北端是京津地区,连接京剧的心脏北京,南行沧州地区(河北),光点地段是德州市(山东)、郑家口(原故城县城,河北)、武城(原武城县城,山东)、临清市(山东)、临西县(河北)、馆陶县 (河北)、聊城市(山东),尾部是枣庄地区(山东)、微山湖。再往南江、浙,虽有运河流经,但已无京剧及其票友的“脉”可言 (原因后述)。以今日行政区划来看,这条“脉”在北中国,贯串京津冀鲁地带。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会出现这样一条京剧及其票友的“运河脉”呢? 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在京剧艺术的初期,中国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尚不发达甚至有空白。而京航大运河的水上通道,则成了连接京剧艺术心脏北京的大动脉。京剧艺术从大本营向外发展,自然,其首选路线,便是运河上南行。中国京剧早期的大家们,不仅在京津大城市扎根,很多人也沿运河到各城镇献艺,时称“跑码头”。这不仅是艺术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甚至是京剧从业人员生存的需要。

第二、由于第一原因,运河两岸的城镇,都成了繁荣的码头。码头,是天然的开放地点。它们对于外来的文化京剧,自然是采取一种吸纳的态度。京剧由这条“脉”供给营养,在这些码头及其辐射地扎根发芽,成长结果,戏迷、票友陆续出现。

第三、马克思主义有一则经典命题:人类首先是吃饭穿衣,然后才是政治文化活动。由于第一、第二原因,过去运河上这些码头城镇,比较来说经济发展,人们温饱程度稍高一些。因此,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较强一些。在这种氛围中,这里的人们对京剧由受纳到欣赏,由欣赏到痴迷,由痴迷到参与,自娱自乐,这便是票友的诞生。这里的票友,有些人为了“玩票”,甚至贡献出了自己丰厚的家产。

第四、京剧虽然源于湖、徽,甚至如今还留有其语言痕迹,但自徽班进京、皮黄成为京剧之后,其语言体系基本上北方化了。这就是它为什么能在中国北方普及并诱生戏迷、票友的原因,也是它的“运河脉”为什么到了微山湖便结束了的原因。在吴越软语的语境中,京剧虽然能为人欣赏甚至产生戏迷,但难以产生票友。

第五、除了第四原因即语系的原因外,码头城镇人群整体来说,文化素质较高一些。这也是京剧易于普及和产生票友的原因之一。

第六、当然,重要的原因,还是京剧自身的品格,尤其是其艺术美,吸引了受众并流传开来。

第七、京剧艺术,专业和业余即票友,在其“运河脉”里形成了一种相助相长的良性循环。由专业带出的业余,反过来对专业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位名家在临清码头上演《秦琼卖马》,忘记了搞掉手上的金戒指,戏迷票友当场就毫不客气地说:“你卖金戒指吧,别卖马了! ”这种艺术苛求,未尝不是京剧发展的动力。

在中国,有些地方戏,如四川的川剧、河南的豫剧、上海的越剧、广东的粤剧等。其地其戏的戏迷、票友群体,要大于京剧的戏迷、票友群体。而在京津冀鲁,情况则不同了。这里虽有河北梆子、评剧、山东吕剧,但它们的戏迷、票友群体,就是在当地,也远不如京剧的戏迷、票友群体壮大。解放初,在京剧艺术的“运河脉”上,几乎每个县都有专业的京剧团。这就是“运河脉”的作用结果。

京剧艺术的“运河脉”,不仅孕育出了众而优的票友,而且,“运河脉”还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专业京剧艺术人才。像当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耿其昌、李胜素、张火丁等人,便是。可惜诸多京剧史书,对这种“运河脉”现象,还是雾里看花。

需要指出的是:“运河脉”至今已是余脉了。大运河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随之而来,京剧及其票友的“运河脉”现象,也将会必然地消失,失去优势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不过,对“运河脉”的消失,人们大可不必悲观。“脉”的消失,之后必将是带的出现、片的萌芽。在“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的决赛中,新疆的一个小学校居然有两名少年票友入选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便是一个京剧戏迷、票友的强势群体冲出“运河脉”而走向全国的征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