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喀什,一定要看一下土陶传人的绝技
每到一个地方,总喜欢寻古,尤其对古建筑及手艺人有种特别的喜好。
喀什高台民居恰好涵盖了这两种特色。
在喀什短暂停留期间,一共去过两次高台民居。第一次,忐忑中险些迷路。
走过一座桥,跨过土曼河,一处很耀眼的地方,隆起一层一层的房子,层层叠叠,与河对岸现代繁华热闹的
街区有着巨大差别。
走进去,错综复杂的小巷,走得晕头转向。
第二次去,有向导,如愿找到了有着明星光环的制陶人,是至今依旧坚守的手工制作土陶的匠人。
目前,高台古民居里只剩下两家。
高台民居是建筑在崖上的土楼,世代聚居着维吾尔族人。每当家族人增多一代时,他们便在自家祖辈的房屋
上加盖一层楼,几百年时光穿梭,一代一代,形成了现在房连着房,楼连着楼的奇观。
这里曾经是千年前喀拉汗王朝的王宫旧地。历史上,高崖的北坡与南坡连为一体,后来被洪水冲断,南北分
隔。北崖即今老城喀拉汗王朝王宫所在地,南崖就是现在的高台民居。
昏暗的制陶间不大,位于制陶人家的二楼,连接二楼的梯子又陡又窄,摸黑上楼后。终于见到一束耀眼的亮
光从楼顶右上方的方形天窗照射进来,如同光明的救世祖。
制陶人名字叫吐尔逊·祖农,是第六代制陶匠人。他坐在凹进去的土坑里,凝神贯注,粗糙的双手熟练地随
着旋转飞舞的土坯变换着不同姿势。
艺术的缔造,随之升华。
阔孜其亚贝希巷,是维吾尔语,意为“高崖上的土陶”。因此地土陶作坊多,才得下这个称谓。
高台民居内有40多条小巷,其中16条是死胡同。
一楼土陶展示厅里的墙上,布满了各种土陶、奖状及家人照片,还有一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证
书,位于房屋正中。
喀什土陶历史悠久,至今仍沿袭古老原始的制作方式。
土陶涵盖了家用、农耕、宗教等日常生活用具,被称为泥巴艺术。
没用多少时间,一件精美的花瓶就展示在眼前,吐尔逊·祖农凝视的双眸,让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匠人技艺,
穿越时间长廊,依旧富有生命张力。
请支持原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