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桂林之行(13)----古东瀑布

  

  5月11日,星期三。

  古东瀑布公园在阳朔到桂林的路上,大吁镇附近。到古东瀑布公园附近已经快12点了,决定在一个村子的农家乐先吃点东西。

  第一家进去还没一会儿,龙哥就气呼呼地出来了:不吃了不吃了,有钱还找不到吃的地方吗。问他为什么,他说刚坐下,服务员就说这里已经被旅游团队包下了,要我们换一张桌子,而且态度很差。

  于是又找了一家。在找地方方便的时候,几个人意外地发现后面种的是枇杷树,黄灿灿的枇杷已经开始成熟,这下来了兴趣,在枇杷树下造型,采摘枇杷,忙得是不亦乐乎。


枇杷树近在咫尺,那是一定要摘几个的


别盲目采摘,一定要挑熟透的


够不着,就跳起来

  中午点的仍然有鱼,有河虾。鱼是淡水鱼,清蒸的,说不上好坏。对这种小小的河虾,我是历来不吃的,嫌麻烦,但我仍奉行着不点菜、不评价的原则,点什么,吃什么。

  结账,好家伙,345元。这是我们在这几天中吃的最贵的一餐,而且没几个菜。看来是被宰了。好在不是董师傅带我们进去的第一家农家乐,这个地方是我们自选的,否则肯定会有人说董师傅拿回扣了。

  古东瀑布的门面并不起眼。如果没有门口挂着的一些牌子,还以为这是一个市民公园呢。


我在古东瀑布公园门口留影

  从门口进去,里面的一些商铺倒也古色古香,就好像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茶楼酒肆,也是挺吸引人的。


从门口进去,里面的一些商铺就像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茶楼酒肆

  进到里面,公园提供了竹筏作为交通工具。沿着石阶而上,上面的一个长长的亭廊就是码头,码头下面是一道泄洪坝,利用水差的高度形成了一道小小的瀑布。


上面的一个长长的亭廊就是码头,码头下面是一道泄洪坝


沿石阶而上就是码头,我在石阶前等着同伴们


这就是码头上等候游客的竹筏,每筏可坐16人。这张照片是回来的路上拍的

  竹筏刚刚撑出没有多少路,就有两个船娘划着小竹筏来到了我们的竹筏旁,邀请游客上他们的竹筏玩,而我们竹筏上的导游也一个劲地劝我们上到那边去玩一下。这个地方没有免费的玩吧。一筏游客没有答理,船娘才怏怏地划着竹筏走开了。


两个船娘划着小竹筏来到了我们的竹筏旁,邀请游客上他们的竹筏玩

  前方湖边搭建着一个小阁楼,蹲着两个人。一个拿着个照相机对过往的竹筏猛拍,另一个则拿着小本本在手上记着什么。一看就明白是干什么的了。但导游还是介绍,这两个人是为过往的游客拍照的,大家游览结束后,在出口处可以查看自己的照片,有喜欢的可以打印出来。

  喜欢的,那就出去的时候掏钱吧。


前方蹲着的人拿着相机对过往的竹筏猛拍,还是利用各种途经来赚钱的

  这里的山体有些特别,像薄薄的石板垒成的,有些像石拱桥一样高高的拱起,有些则层层斜铺在山体上。我经常在晚上的7:10观看中央十套的地理中国,介绍各种山体或地势的起因,但没有看到这种形状的。也许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组对这么小的山没有兴趣,也许是我漏看了。


这里的山体有些特别,像薄薄的石板垒成的,像石拱桥一样高高的拱起


这里的山体有些特别,像薄薄的石板垒成的,层层斜铺在山体上

  对岸的阿妹唱着歌,手里甩动着一个红红的小球。导游在旁边告诉我们,对面的阿妹要抛绣球了。果然,阿妹唱好歌后,就将手中的绣球甩了过来,被阿根眼急手快地拿到了。瞧他那个高兴劲,仿佛可以做上门女婿似的。


对岸的阿妹唱着歌,手里甩动着一个红红的小球


阿根抢到了绣球,瞧那个高兴劲,仿佛可以做上门女婿似的

  走上了小桥,我站住,拍了桥两边的景色,同时也拍了站在桥头的同伴们。

这是我们坐船过来的方向


这是我们要过去的方向


桥头站着的我的同伴们

  其实,在进入这里以后,我们才算真正进入了古东瀑布公园。这个公园很有特色。网上介绍的和导游介绍的,主要是古东瀑布的瀑布攀爬,游客可以花五元钱买双草鞋,然后沿着一道道瀑布往上爬。刺激是绝对刺激,但全身都会湿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肯定不会去玩了。但我认为还有个特色的是它的环保主题。


从这里进去,才算真正进入了古东瀑布公园的主题

  一路走过去,到处都是警示牌。附上一些案例给大家看一下:


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插在枯树上


“SOS:人犯错的时候,真是无可救药。不要以为肮脏破烂的白色垃圾能点缀出如花的家园。我的天,救救它们吧。”


“凶猛的野兽并不在笼子里,而在笼子外面”


“歌德:我爱森林与人类,但人们的态度会改变,只有森林永远爱我。”


“倾听:美妙的音乐来自哪里?大自然!乘着歌声的翅膀,聆听来自天籁的仙乐----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自然之声。”


“绿色呼吸:清鲜的空气是多么芳香,绿色的呼吸是我的梦想”


“自食其果:'我们把农药撒在水果上、而农药随水果进入我们的身体’,文明的附生物:激素、农药残留、重金属、防腐剂、保鲜剂……通过我们的嘴登堂入室,毒害我们的胃、毒害我们的五脏六腑直至毒害我们的骨髓……”


“我愿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里,草屋的顶上,饱受风雨的打击。只有我的爱人,是不灭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闪现”

  跨过一座略显年代的小桥,前方就五花八门了。有巨大的铜钱,有添寿桥,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堂的门。反正是给游客增加一点乐子吧。


这是一座略显年代的小桥


可别钻进钱眼里出不来啊


叫不出名堂的山门


添寿桥

  后面,远远地看到一队人马过来了,戴着自行车运动员那样的头盔,脚上是一双草鞋,有的还穿着雨披。瞧那副架势,肯定是准备进行瀑布攀爬的。


后面,远远地看到一队人马过来了,瞧那架势,肯定是准备进行瀑布攀爬的


后面,远远地看到一队人马过来了,瞧那架势,肯定是准备进行瀑布攀爬的

  前方已经看到了瀑布。但在第一道瀑布的前面,是一只更大的草鞋。我想,这只草鞋号称“天下无双”应该说可以的吧。


前方已经看到了瀑布,但在第一道瀑布的前面,是一只更大的草鞋

  在第一道瀑布前,已经有一行人在准备攀爬。看到这些,想起了曾在我们杭州当过市长的苏东坡的一首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如果没有一切负担,我想我也会去试一试的。


在第一道瀑布前,已经有一行人在准备攀爬

  我选择的是从旁边的小路沿着溪流上山的。在第一道瀑布前,同伴们停住了脚步,只有小玮兴趣盎然地准备和我一起爬山。到了一个地方不走一下太可惜了。

  第一道瀑布是不允许小孩攀爬的,说明第一道瀑布还是有点危险的。左边攀爬的路线比右边的更险峻,所以,更多的人选择的是右边的攀爬线路,当然,也不乏胆大的。你瞧,那位老兄不是上去了吗。


正在攀爬瀑布的游客

  沿着台阶往上走,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瀑布。除第一个瀑布落差较大外,其余的瀑布落差并不大,攀爬的人可以沿着清澈的溪水从这个瀑布的顶部走到另一个瀑布的脚下,而且,风景是绝对的好。


第二道瀑布


第二道瀑布与第三道瀑布之间的溪流


第三道瀑布


第四道瀑布


第四道瀑布上,一些爬友正在玩着水


第五道瀑布

  攀爬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我感到奇怪的是,从这里过去,我一路上再没有看到攀爬后继续爬山的人。是在我爬山的前面没有攀爬的游客,还是攀爬的游客到这里后就直接下山换衣服了?我不得而知。

  沿着潺潺流动的溪水,继续走在这山间的小路上,享受着这山间的美景,更是体会着那悠闲的心情。沿路没有看到什么游客,确实是安静。在宁静中没有那份寂寞,更多的是那份心旷神怡的感觉。


这里的瀑布,也许是不适合游客攀爬的


宁静的山间,让人心旷神怡

  前方是一座廊桥。走过这座廊桥以后,我就与溪水告别了。在这快到山顶的路上,溪流还是那么的湍急,它的源头在哪里?水源怎么会那么丰富?我没有时间去探究,也不可能去探根巡源。


走过这座廊桥以后,我就与溪水告别了

  过了廊桥以后,前方就算一段平路,也就是说,我已经爬到了踏步道的最高点。“不止是森林”,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旁边的小木牌上写着:“亲,而后能呼吸”、“止,而后能观”、“宽,而后能啸”。我没有时间能搞明白它的意思,因为山下有我的同伴在等着。


又是一个主题,可惜我没有时间搞清楚它的意思

  一座吊桥将两山连接了起来。目测吊桥的长度,约有五六十米吧。走在吊桥上,很牢固,没有晃荡的感觉。对小年轻来说,可能会缺失刺激,但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扎实,安稳。从吊桥中间往来的路上看去,植被非常的丰富,看不到来时路上的建筑物和小路。


连接两山之间的吊桥


我在吊桥上拍的山景,植被非常的丰富,看不到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

  下山的路上,是一大段的台阶,没有什么景色。开始看到台阶上刻着一些字,是解释桂北方言的,也没刻意去看,但此后每隔两三个台阶就是一些字,才引起了注意,将一些台阶上的字拍了下来。我认为这又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在将桂北的文化介绍给你的同时,也让你在下山的时候留意这些字,放慢脚步看着脚下,防止你不注意的时候踩空而摔跤。

  现将一些桂北的方言附后,也算一个插曲。

  “压马路”(逛街)

  “bo裸”(破烂不堪)

  “朗子”(怎么样)

  “灭食”(最小的)

  “咆哮”(生气)

  “点点嘎”(最小的)


  “好牛掰”(好神气)

  “小把爷”(小孩子)

  “嗦米粉”(吃米粉)

  “好lia”(身心俱疲)

  “好哈”(很傻气)

  “夜屎佬”(好管闲事)

  “嘎嘎肉”(肉尖厚实)

  “伶精”(机灵、鬼精伶)


  “杠杠楚楚”(不顺,碍手碍脚的)

  “幺一下”(想一下)

  “依幺”(时髦之意)

  “狗卵屎”(形容自以为是、了不起)


  “老狗肉”(老朋友)

  “这凯,那凯”(这里,那里)

  “嘘拐”(泡妞)

  “捞总”(总共、全部)

  “好醒的”(稀里糊涂的)

  “挨着”(糟糕)

  “木楚”(呆头呆脑的)

  “歹马老板”(吃空子)

  “克料子”(完了、死了)

  “嚼牙巴”(讲闲话)

  “雷dei”(罗嗦)

  “物树”(恶心)

  “巴麻油”(沥青;形容很缠人的那种人)

  一边走,一边拍着这些字。虽然速度很慢,但感觉走得很快。沿途,园区也搞了几个东西,但看不出有什么意思,可能是让人增加一点视觉上的感受吧。


下山途中的“福”门


下山途中的“福”门


下山途中拍的景色


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绣球,也忍不住去亲近一下

  对古东瀑布,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去看一下那里的景色,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创意,如果你感兴趣的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