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都||小城大趣 ——追忆山阴城的三月十八庙会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洪涛山下山阴城,桑干河畔古城镇。其实,现在的古城镇就是之前的山阴城,之前的山阴城也便是现在的古城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生在山下、长在河边的我,仍习惯于称之为山阴城,觉得这样更为自然。山阴城地域不大,人口不多,但当年在十里八乡的影响不可小觑。
儿时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山阴城的农历三月十八。对一般人而言,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然而对于小城及周边的人来说,却是一种神秘的期盼,这种神秘因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各异。当年村里留着雪白山羊胡子的白治文,算得上是邻村上下识文断字的先生,说三月十八是佛祖释伽摩尼的诞辰日,不过也只有年长一些的人才虔诚地点头认可;而年轻或年幼的大多是不相信这些,只是借着三月十八的由头,进城里看红火、凑热闹、打牙祭。
事实上,三月十八仅是当地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但对于时年文化生活极度单调的农村人来说,却要比春节、元宵节看得更重一些,其场面也比春节、元宵节隆重了许多。春节是一家人的聚会,元宵节是一村人的聚会,三月十八则是方圆数十里乡邻的聚会。
老家有句俗语:不过四月八,皮袄皮裤不敢脱。遇上特色年份,三月十八就热的受不了,人们早早换掉了过冬的棉衣,就连父亲那条穿成光板的皮裤,到三月三也安然入柜了;然而,只有光棍吴大爷不管冷热,到了四月八才因时按候的把笨重僵硬、油亮油亮的老羊皮袄脱下来。为了在三月十八这天不缺位,远嫁山上的大姐或早或晚一准在三月十七赶回娘家,卸下身上十几斤重的棉袄棉裤,穿上母亲染了花色、亲手缝制的棉布单衣,在那时这也算得上“光鲜亮丽”了。
平日里习惯于赖床的我,每年三月十八这一天都起的最早,也比往常勤快了许多:穿衣、叠被、抱柴,督促母亲赶做早饭。早饭也及其简单,半锅玉米面糊糊、几块玉茭窝窝、一碗飘着几个油花儿的苦菜,足够一家人享用。说实在的,每年的这顿饭我都是吃个半饱,不是不够吃,是想着把半个肚子留给城里的小吃摊。
饭后不久,便有村里的热心人挨门逐户地吆喝着早早赶路。沿路三五个村子的人,好像约好了似的,大多是日上三竿这个点,穿着平日里舍不得穿、虽说不新但却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大人们说说笑笑、孩子们打打闹闹,陆陆续续行进在进城的乡间路上。
既然是庙会,进城的第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求神拜佛。随着母亲的动作,我们把一路的灰尘在庙门前拍打干净,双手合十,双目微闭,男左女右,悄无声息地迈入庙门,在严肃而慈祥的神像前默默的跪下,母亲焚香、烧纸、磕头之后,便在心底默默地祷告,祈求神灵庇佑全家安康、子龙女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自然对大人们求神拜佛的事不感兴趣,只等母亲拜毕起身,便拉着往外走,生怕街上的吃的卖完、红火散了。
出了庙门,就轮上我的第一件事了。母亲把攥在手里的几毛钱二次分配,五分钱一个糖三角或糖麻叶,二分钱一根儿冰棍任你选,不许二者兼得。我自然选择糖三角儿,狼吞虎咽一阵,把剩下的一口送到母亲嘴里,母亲使劲地亲我一口,激动之余把一根或红或绿或白的冰棍买给我。对于这意外的收获,我自然舍不得大口吞咽,一点一点地舔着那激牙的、用糖精做成的冰棍,仿佛把多少年的心火一点一点地溶化。
三月十八正逢农忙时节,踢鼓、秧歌、踩高桥、跑旱船等活动不会有,但安徽的猴戏、河北的杂技,还有本土的莲花落,在街头是很受欢迎的。莲花落现在来说叫曲艺,当年也仅是沿街要饭的乞丐取悦施主的活计,干这一行,安喜是当地名气最大的,竹板打的响,说词编的溜,且都是大人小孩爱听的祥言吉语,安喜无论讨要到哪一家都不会空手出来,饱腹无忧。
享用了冰棍儿之后,同行的孩子们就和各自的家长分手了。大人们去杂货店物色一些便宜的常用家什,同龄的小伙伴们便一起涌入如潮的人群中看红火。乡下人都非常朴实,从没有听说谁家的孩子弄丢走失。
中午时分,饥肠辘辘,小伙伴们每人从口袋里扣出自己平时积攒下的几分私房钱,拼凑一起,买一角一碗、几乎全是羊血土豆的羊杂割,一人一口轮着喝,享受那经年难忘的记忆。要说羊杂割,李夸子家做的最好,豆腐粉条、一毛两勺,香味儿弥散一条街;糖干炉也是最高挡的食品。然而,这两样一般人是买不起的,只能迷离双眼、鼻孔朝天,深吸几口气,让味觉系统铭刻在记忆深处、留存至今。
三月十八最精彩的,要算县剧团的演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戏是免费看,因而观众格外多、也格外拥挤。这个时候,“打场子的”分外惹眼,只见他们手里挥舞着破了沿的帽子,扯着嘶哑但却中气十足的嗓子不停地呼喊:“前边的坐下、两边的靠后”,俨然是戏台子上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黑脸包公。稍大一点儿才晓得,“打场子的”也徇私情,常常利用工作之便,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腾挪几个相对舒服的位置(最佳位置当然是留给“达官显贵”的),戏后还能蹭一两顿免费的“工作餐”。
带孩子的大人们是不看夜戏的。傍晚时分,小伙伴们在之前说好的地方与家长碰头后,顺路去理发馆花一毛钱理个青春头、花二分钱看看西洋镜,再串上几个油炸麻叶,便不无遗憾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当然,经济富足的孩子们还能买个能吹响的泥公鸡和玻璃制作的个崩,但多数和我一样,只能投去羡慕的眼光。
沧桑岁月数十载,心灵深处的山阴城这座“恢弘”的城市褪色了,三月十八这个“盛大”的庙会也去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只有在依稀斑驳的记忆中品味儿时的印迹。
童年不在,岁月如歌,故乡的山水依然,乡俗却渐行渐远。
留言之窗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优先选登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的稿件及图片,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1500字以上,引用史料必须注明出处,图片说明来源,切勿抄袭,文责自负;稿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均以附件形式发邮箱:scgsjzb@163.com。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作品,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在作品推出一月内支付。请加主编微信sczb0972,以便发放稿酬。
3、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