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山头:叨鸡 | 就读这篇

叨鸡

云在山头

叨鸡是上学时候玩的最多的游戏。简单,不需要道具。砸沙包还得有个沙包呢,玩憋死牛还得有泥蛋儿树枝儿呢,叨鸡搬起来一条腿就算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人数又可多可少,群战当然热闹,就是只有俩人也能随时战斗一场。

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转学到驻马店师范附小,到初中毕业离开附中,五六年时间一直都在这一个校园里上学。那时候课程安排的少,每天都玩的过瘾。课前玩,课间玩,放学还玩,玩耍的时间倒比上课的时间多。女生玩的最多的游戏是跳皮筋和砸沙包,男生最喜欢的就是叨鸡了。

说校园不太确切,很多年里附小都没有一个四围完整的院墙,当然也没有大门。教学楼前边是操场,操场再南边就是六里庄的庄稼地,操场和庄稼地之间只有一行小杨树隔着。学校西边是驻马店师范学校的院墙,有一个更像是洞的小门沟通两个院子。记不得是什么规律了,这个破木板钉成的小门有时候开着,有时候锁起来。开着的时候我们可以自由地跑到师范学校的院子里玩,锁起来的时候也难不住我们,只要想去,翻院墙就是了。学校北边的院墙是完整的,应该是为了抵挡冬天里寒冷的北风。东边跟北院墙连接的是长长的厕所,厕所往南没有院墙,只有一条向南直达驻泌(泌阳,驻马店地区一县名,读bi,驻马店发音bei)公路的泥巴路,路东边是一直伴随着路的大沟,沟里有水的时候很少,秋冬季节基本是干沟。除了课间十分钟在操场上三两个人的小规模战斗,这条沟就是我们中午和傍晚多人参加的叨鸡的主战场。因为战斗频繁,干沟的沟沿和沟坡被我们的鞋底子磨的明光,沟底的杨树叶子被踩的稀碎。

农村孩子没有睡午觉的习惯, 晌午饭吃过一抹嘴,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跑。这么早到校并不是为了读书学习,大家不约而同的来到这条沟里,书包一扔,开始出黑白,分成两班叨鸡。因为随机分配,出黑白这种貌似公平的分班方式很快出现弊端——两队强弱分明的时候比赛就没意思了,如同南美、欧洲的职业足球队对阵咱们国足。

分班方式的改革很快完成。六里庄的杜金山和王新忠以实力成为队长,其他不管有多少人,俩队长一替一个的挑选队员,直到挑完。杜金山我们都叫他老金,因为他年龄大,个子也最高,腿特别长,叨鸡的时候轻易就能攻击到我们的肩膀。老金脑子不灵光,学习不好,但态度认真。胡校长有一次在大会上讲话,说:“你们不能跟杜金山比,他是学不会,考多少分我都不批评他,你们是不好好学,挨打也不亏。”老金后来也叫木土金山,原因是他作业本上的名字的杜字写的很开,老师念过一次木土金山之后,这个名字就传开了。杜金山不知道留了几次级,后来就成了我的同班同学。王新忠学习也不好,属于不好好学的那一类。他个子没有杜金山高,但很壮实,攻击力强,战术灵活多样,耐力好,善于缠斗,班里只有他能跟老金对抗。队长之下,还有几员大将,都是组队时要被优先挑走的。

两队人马一队在沟东,一队在沟西,兵对兵,将对将,排列好队伍,同时搬起一只脚,发一声喊,同时冲下沟去,在沟底展开一场大混战。像我这一级的渣渣,往往一触即溃,一个回合也不要就被斗败了。沟坡很陡,一条腿蹦着冲下去需要掌握好平衡和速度,有时候我都没跟对手接触,自己就摔倒了。两腿着地叫“坏鸡”,坏了鸡就自动退出战斗,上一边观战去。时间一长,观战的越来越多,剩下不几个人了。有时候三打二,有时候二打一,最后往往是王新忠和老金的对决。

叨鸡如同斗鸡,群斗如同战争。最后决斗的俩人左手紧紧扳着右脚脖子,右手扶着右腿膝盖,左腿单腿蹦跳着,各自退后几步,再向对方猛冲,用膝盖互相攻击。老金个大腿长,攻击点高,攻击距离远,你够不着他,他能叨着你。他又“鸡头”尖锐,被他叨一下贼疼,身体瘦弱的受不了他一击。他的战法是重型坦克式,也更愿意跟对手正面硬碰。王新忠步法灵活,行动迅速,对付老金采取的是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在双方将要接触到的瞬间,王新忠一闪而开。老金扑一个空,还没转过身来,王新忠已经从侧面连连发起攻击了。有时候王新忠蹦起来用鸡猛压在老金的鸡上,老金又使劲儿想把王新忠掀翻。双方各有优势,来来往往,对决精彩不断。其他人一边围观,一边可着嗓门给自己队长加油打气。

俩人缠斗,经常很多回合都分不出胜负。一会儿从沟沿斗到沟底,一会儿又因为战术需要蹦上沟沿,有时候又围着沟边的大杨树转圈。要想取胜,除了身体条件好,还要合理运用战术战法,利用有利地形地势,瞅准最佳出击时机,有时候再打打心理战。速战速决的结果老金取胜多,拖延时间长了王新忠的胜算更大。胜的一方全队嗷嗷大叫,兴高采烈。败的一方头对头叽叽喳喳,抓紧分析总结。不管谁胜谁负,总是意犹未尽,短暂休息一下,换换边,双方人马马上又摆开阵型开始下一场战斗。叨过几场,汗如雨下。秋天是褂子,冬天是棉袄,这时都被甩到一边,有秋衣的就剩秋衣,穿单褂或者“傻袄筒子”——上身只穿棉袄,没有外罩,也没有内衣——的干脆光脊梁。

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过去了,从北边教学楼前传来急促的预备铃声,大家一哄而散。一手提着书包,一手抓着脱在一边的褂子或是棉袄,边跑边穿。有的叨鸡时喜欢提裤腿,裤腿撕叉了,跑起来扑扑扇扇的。有的叨鸡时喜欢提鞋帮子,鞋帮子叉了,一跑一掉。跑的慢的就在后面可着喉咙大声的喊叫:“前面走,老黄狗,后面跟,八路军,中间夹个大龟孙!”

上课了,老师开始讲了,在教室座位上都坐好大一会儿了,小伙伴们的一身汗还没消完呢。

作者简介

云在山头,男,河南驻马店人,生于七十年代,业余文学爱好者。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

  • 土城镇中国女红军纪念馆1

    我们继续在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重镇--土城镇寻访,从一座较老的桥上又返回土城镇里,到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这也是"四渡赤水战役旧址--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 中 ...

  • 网友艾比路飞投稿 | 安吉梅花沟徒步

    引文 不知是雪已经忘记了江南,还是因为尚在正月,安吉已经完全没了下雪的可能.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真真是个书呆子,对自然的理解全来自古人留下的诗篇.我还以为梅只肯为雪而梳妆,还担心2月中旬去梅花沟 ...

  • 去驻马店过节啰……

    去驻马店过节啰……

  • 故乡有条前沟( 辽河)(安海)

    2020-11-28 07:19:34 辽河 2020年11期 安海 故乡有条沟,就在老村堡门前方,因此村人把它唤作前沟.老村处于丘陵地带,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站在那里,让人真切体会到"塬 ...

  • 小偷偷鸡翻院墙不慎摔死,家属要鸡主人赔偿50万,后续结果出来了

    小偷偷鸡翻院墙不慎摔死,家属要鸡主人赔偿50万,后续结果出来了

  • 云在山头:拾麦穗 | 就读这篇

    拾麦穗 云在山头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偶然看到十九世纪一个叫米勒的法国画家的油画<拾麦穗者>,画面上是几个欧洲白人大婶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麦穗.潜意识里,欧洲人都生活富足,拾麦穗这活跟她们应该 ...

  • 云在山头:鸡拔毛 | 就读这篇

    小小说 鸡拔毛 云在山头 老罗成了个"乌眼青",是小白打的. 小白是收费室的收费员,今年二十出头.小伙子初中勉强混毕业,在家没事儿干,天天瞎出溜,偷偷学吸烟喝酒.在公社食堂做饭的老 ...

  • 侯培云:软绵绵的飞 | 就读这篇

    软绵绵的飞 侯培云 看看蝴蝶的飞!你见过千遍万遍了?那为什么直到此刻,你才发现,这是一种软绵绵的飞?不像鸟的爽利,没有鹰的俊伟,这也是飞,一种软绵绵的飞!像家猫,徒具虎形缺少虎威,像家鸡,借一段矮墙飞 ...

  • 云在山头:老男人和石墩子 | 就读这篇

    老男人和石墩子 云在山头 短,短不过十月,长,长不过五月.农历五月初,晚上七点半了,天还大亮着.将近八点时候,大象,八戒,铁饼,三个人各自骑车子来到沿河公园的入口,把车子扎好,三个人进公园里散步. 公 ...

  • 云在山头:我的田园梦 | 就读这篇

    我的田园梦 云在山头 醒来,凌晨两点二十.掏劲儿想了想,哦,昨晚喝醉了,睡的早,怪不得这会儿醒,搁平时,这会儿睡的正香呢.拧开杯盖,喝口凉茶,想要接着睡,却再也睡不着. 翻看微信,朋友圈里谁发了一篇& ...

  • 云在山头:三棵杏树 | 就读这篇

    三棵杏树 云在山头 小时候,陈庄我家的老宅子上有三棵大杏(本地人杏不说"兴",说"横")树. 那时候穷,大多数家都拉不起院墙,当然也没有院门.我家也是这样,所以 ...

  • 云在山头:刘阁街的腊月集 | 就读这篇

    刘阁街的腊月集 云在山头 每当进入腊月,市区西边刘阁街上的临时集市就逐渐热闹起来了,小年到除夕之间这几天,是热闹的最高峰. 刘阁是一个行政村,在驻马店市区西边六.七公里的地方,是刘阁乡政府所在地,我们 ...

  • 云在山头:挖田鼠 | 就读这篇

    挖田鼠 云在山头 种了麦子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只有晌午的日头还有点儿热力.农村这个时候开始闲下来了,一帮子年轻人没事儿干,每天扛了铁锹去挖田鼠.我一开始是属于跟着玩的,年龄小,锹沉土硬,想挖也挖不动 ...

  • 云在山头:拾破烂 | 就读这篇

    拾破烂 云在山头 小时候曾经拾过破烂,现在想想怪心酸的,可那时候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可怜,更多的是好玩.惊喜.得意和满足.我后来问过其他同学,得知拾破烂.卖破烂是住在城市近郊的孩子的"特殊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