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探析:如何理解“善泳者忘水,忘水者神全”

王芗斋宗师曾经说过:研习大成拳要“善泳者忘水,忘水者神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学习游泳,最后要学会“忘”,忘记要领,忘记身处水中,只有人与水忘我的融合。

站桩也如此,这么站那么站,终究是要忘掉的,让形体形成自主的肌肉、筋腱记忆。

什么撑三抱七、头直目正、身庄气静、胸空腹实、含胸拔背、松腰坐胯、两腿微曲意直、手心脚心涵空等等,一概让它形成身体自主的静态桩形,我们的意念要放出去。

意念放出去,是与眼前三尺以外、七尺以内的假想敌目标有真实的力量关系,不是在脑子里形成一系列画面。

人、力、目标,三位一体,高度融合、如此谓之“神全”,站桩之“善泳者忘水,忘水者神全”的神全。

桩,一定要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很具体很近,就在一米,但又很远,你的意、力能透过它放的很远,因此而气势宏大。

你的手腕的牵拉、身体任何一处的松紧,无不与之产生深刻、具体的力量联系。

只要你不想让自己身上的力憋在体内,只要你不想让自己大脑充斥胡思乱想,只要你有一点探讨武术的欲望;你的桩必须要有一个目标,给自己的形、意、力综合找一个释放出口。

很多没练过的人怀疑这种练法,他们不相信通过假想能与外界产生真实的力,一辈子求取自身,于撑筋拔骨训练的本身中寻找捷径。

撑筋拔骨,是站桩锻炼的结果,是假想与外界产生力的附加品。

忽视外敌,站桩只重本身,便是舍本求末。

刚练站桩,人与眼前肯定没有力的关系,很虚,即使强加所谓牵动前方目标,也不过是大脑画面的成分居多。

但练久了,就不是脑子里画面了,“假想中求实际”,就出来功效了。

最终形、力会代替意发挥作用,一拉一推,练习者的肌肉松紧很真实,任何细微之松、紧,无不跟眼前一米左右不存在的目标产生力的关系。

很多年前,春晚哑剧“吃鸡”的小品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为什么传统拳打不过搏击,就是因为人家单练有拳靶、沙袋,对练有陪练,重视实战,始终有力量释放点,劲儿不憋在自己身上。

其实搏击选手也有假想训练,是不是借鉴于传统就不知道了。

在大成拳,技击和养生是一回事。

意想拉动远方树梢的矛盾桩,古称“老牛筋”训练,其实开始是意想,后来就不是了,变成形、力一起参与进来了。

这种练法属于敌不动我动,站桩还有我不动敌动,如鸟难飞桩、降龙、伏虎桩之类。

随便摆个桩式,还可以练敌动、我也动的假想训练。

具体练法是自己桩为静态,但意是动的;如敌进我退,敌进我横步,敌推我追等等,静态形体跟着意中之敌产生对应松紧调整,不产生动作,不单靠脑子里想,最好是下意识动作反应,这些都是桩法静态,外表看不出来。

这样讲就深了,还是回归桩法之浅显。

如果是室内练功,你可以目视一、两米远的具体物,门、柜、窗均可,把它作为你站桩的对应目标,一拉一推与它产生力的关系,记住外物不动你动,虽然你是静的,但外物的不动“拉之不动,推之不移”,迫使你自己体内有静态松紧之动。

如果是室外站桩,目标可设的远一点,练法一样。

室内练具体,屋外长气势。

自身与身外有力量关系,浑身气血就活了,桩的劲儿就有具体释放点了。

“劲营自体内,力奋形骸外”,与同好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