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腹练法
脐中太阳,放射金光;手抱火球,轻轻旋转,实感形成,送入脐内。
双掌重叠,左下右上,劳宫对脐,手粘肚皮,以肩带动,顺时揉转,慢匀和緩,半时八百,
神随手转,不即不离,意注腹中,气柱环转,手下光气,火球滚动,腹内如火,凝成热团。
神光下照,腹腔空空,浓浓元气,恍惚渺茫,
中气鼓胀,充斥四肢。吸气提肛,会阴引气,命门丹田,呼气回阴。
叠掌鱼际,颈侧斜捋, 雙手相疊,带脉横推,轻推到膀。平躺闭目,腿脚延伸。
玄门周天功
两脚肩宽,掌心贴床,垂帘塞兑,呼吸绵绵,静卧放松,物我两忘。
手心擦热,凝视鼻准,一手兜丸,另掌覆脐,绕脐按摩,顺逆各36,意注丹田,神随手行。
一手兜丸,另掌推摩,脐阴任脉,左右肋侧,阴乳乳阴,腹部横摩,换手换向,各做36。
回复静卧,呼气意念,热降丹田,吸随自然。
补漏壮元功
仰卧膝屈,闭目凝神,左手捂囊,右指点穴,气海、关元、中极各108圈,意念在穴,气随手转。
丹田发热,阴茎勃起,吸气从睾,收回丹田,呼贯龟头,108次。
叠掌小腹,引气归,静养十分钟。搓掌热敷,腰热透肾。
双手按压脐上转,开启能量源。
黄庭里面日中天,任督通泥丸。
一团火球暖丹田,腹内雷鸣闪。
釜底加薪后转前,运转小周天。
添油续命合阴阳,五蕴清理完。
生热只要靠意念和呼吸,意念比呼吸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调节热度主要靠意念。生热最简单的方法是自己先观看各类焰火燃烧时的情景,把它铭记在心,闭上双眼能够想出来,然后把它观想于下丹田处,观想它在下丹田燃烧。然后配合呼吸,呼气的时候想着是在向火焰吹气,使火焰燃烧起来。这样就很快出现下丹田火炽的感觉。
转圈法
手抱火球,轻轻旋转,实感形成,送入脐内。
放松入静后,两手在腹前意想抱着一个红色的火球向左右、上下轻轻旋转,意想火球在两手的带动下转动,待两掌之间的气球实感形成之后,再用意念将火球送入脐内,两掌配合动作,然后两手轻贴于脐部。稍停再作丹田内
气的转圈运动。
添火功
全身放松,呼吸柔和自然,口眼微闭,舌舐上腭。叠掌覆脐,意守神阙,1,3分钟,顺时针揉摩,左下呼气,右上吸气。30,60分钟。脐周逐渐膨起,腹部充分膨起,小腹热团,如火球滚动。丹田浩然之气可聚可运,内外如
添火功
练功时取站、坐、卧三种姿势均可。全身放松,呼吸柔和自然,口眼微闭,舌舐上腭。以左手掌心紧贴在神阙穴上,右手掌搭在左手掌上,掌心均朝向肚脐。意念集中在左手掌心下的神阙穴上,意守1,3分钟后,双手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从内向外,由轻至重,速度均匀地揉摩腹部,手法匀轻勿重,勿疾亦勿徐,以手掌与腹部皮肤既不相对摩擦,又不要因为手掌按压过重而感到腹部疼痛为宜。按揉时,呼吸和意念应与手掌的揉动密切配合。手向左、向下揉动时呼气,向右、向上揉动时吸气。揉按的范围以上不超过左、右两侧的肋弓缘,下不逾越耻骨和左、右髂骨的髂前上脊为度。揉按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只能稍快,不可太快)的原则来进行。每天练习二次,每次练习30,60分钟。
按上法揉摩一段时间后,脐周部会逐渐膨起,随着揉摩时间的增加和手法的加重,臌膨的范围日渐扩大、膨起,待至整个腹部充分膨起之后,小腹内的热团更甚,有如火球在腹中滚动一般,但又不似烈火那般燥热滚熨。至此,丹田浩然之气可聚可运,内外如一,凝成一团,精神饱满,巍然如山。
正常效应:丹田更为充实,腹部饱满。在练功当中,往往有阳物勃举,似将走泄之现象。如遇阳旺欲泄,应闭目内
视尾闾并以意将精气上行至泥丸穴,意守泥丸穴片刻,则阳精即不会外泄,且有胜肾补脑之特效,脑力者仿之大益。
补漏壮元功
仰卧,膝屈90度,左手捂阴囊,右中指点穴(气海、关元、中极)顺时针旋转各108圈,意念气在穴中旋转,感气在穴中随手动转圈。
丹田发热,阴茎勃起,闭目凝神、思寂照,吸气收腹,以意将气从茎睾收回丹田。呼气气贯龟头。36至108次。 叠掌小腹,引气归丹田,静养十分钟。搓掌热,敷双腰热透内肾。
仰卧膝屈,左手捂阴囊,右中指顺时针点穴,气海、关元、中极各108圈,意念气在穴中随手转。
丹田发热,阴茎勃起,闭目凝神,。吸气收腹,以意将气从茎睾收回丹田,呼气气贯龟头,36至108次。
叠掌小腹,引气归丹田,静养十分钟。搓掌热,敷双腰热透内肾。
揉腹卧功
一、姿势要求
1(仰卧,两腿平伸。
2(左手掌按于上腹正中,右手掌按于左手背。
3(两手沿顺时针方向上?左?下?右揉动。不是在皮肤上摩擦转动,而是粘着皮肤转。按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加。转速要慢而匀,手要稳而沉,范围要由小而大。(图5,18)
二、意念活动
神随手转,不即不离,意注腹中,随动环转。
南少林 丹田功 添火功
全身放松,呼吸柔和自然,口眼微闭,舌舐上腭。叠掌覆脐,意守神阙,1,3分钟,顺时针揉摩,左下呼气,右上吸气。30,60分钟。脐周逐渐膨起,腹部充分膨起,小腹热团,如火球滚动。丹田浩然之气可聚可运,内外如一,凝成一团,
练功时取站、坐、卧三种姿势均可。全身放松,呼吸柔和自然,口眼微闭,舌舐上腭。以左手掌心紧贴在神阙穴上,右手掌搭在左手掌上,掌心均朝向肚脐。意念集中在左手掌心下的神阙穴上,意守1,3分钟后,双手按顺时针方向自左至右,自上而下,从内向外,由轻至重,速度均匀地揉摩腹部,手法匀轻勿重,勿疾亦勿徐,以手掌与腹部皮肤既不相对摩擦,又不要因为手掌按压过重而感到腹部疼痛为宜。按揉时,呼吸和意念应与手掌的揉动密切配合。手向左、向下揉动时呼气,向右、向上揉动时吸气。揉按的范围以上不超过左、右两侧的肋弓缘,下不逾越耻骨和左、右髂骨的髂前上脊为度。揉按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只能稍快,不可太快)的原则来进行。每天练习二次,每次练习30,60分钟。
按上法揉摩一段时间后,脐周部会逐渐膨起,随着揉摩时间的增加和手法的加重,臌膨的范围日渐扩大、膨起,待至整个腹部充分膨起之后,小腹内的热团更甚,有如火球在腹中滚动一般,但又不似烈火那般燥热滚熨。至此,丹田浩然之气可聚可运,内外如一,凝成一团,精神饱满,巍然如山。
正常效应:丹田更为充实,腹部饱满。在练功当中,往往有阳物勃举,似将走泄之现象。如遇阳旺欲泄,应闭目内视尾闾并以意将精气上行至泥丸穴,意守泥丸穴片刻,则阳精即不会外泄,且有胜肾补脑之特效,脑力者仿之大益。
保生救命秘法:揉脐法
1.我命由我不由天,
2.精神向内顺自然,
3.揉观脐内一团火。
一、 有一人活了八千岁的老人,派天使传来一个长寿、健康、救命、减肥的方法——揉脐。
二、 大道至简,揉脐就是大道。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祖宗秘法,请传承。想活就揉,不想活就算了。
三、 揉: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心挨着肚脐,向下按着,顺时针揉;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逆时针按揉。
四、 以脐为中心,揉小腹四处的结。从轻揉到稍有力。
五、 揉时轻想脐内有一团火,精神内守。
六、 睡前、睡后空腹时或饭后2小时揉,从每次5分钟开始,渐到10分钟„„30分钟。
七、 捋:每揉3-5分钟,要捋一次。左手大鱼际从脖子右侧淋巴上向下捋,直下,过心、胃、脐,推到膀胱。捋到心窝处时,另一手置左手背上,双手相迭下推。左右侧同,各1-3次。
八、 推:双手相迭,手心向内,从体侧推到肚脐略停一下,再转向推到膀胱,左右侧同,各数次。
九、 扒:双手重叠,在一侧腹股沟扒,从腹股沟扒到脐,再从脐推到膀胱,左右侧同,各数次。
十、 坚持:勤而行之,能保健康。小孩子从5岁起天天揉,每次揉300下,约15分钟,一生不生病。胖人揉了能大减肥,病人揉了能救命治病,除净病根。
十一、 揉脐,就是要把产生疾病的供养切断,把疾病的有序化打乱,拔掉病根。万物生长靠供养,失去供养不生长。
十二、 其中玄妙,揉自得之。所在病根都在此处。我命由我不由天,把你的命交给你自己。
十三、 睡功:或躺或坐,舌顶上腭,手心向下,想脚下无限远(处),放松闭眼。时间可由5分钟慢慢延长。最后搓手搓脸。
? 注意事项
一、 按揉时手要紧贴脐部,(揉的过程中,穷宫穴要垂直对着肚脐揉,不是在肚皮上面转圈)不要在皮肤表面滑移,力量渗透入脐内。
二、 捋、推、扒至脐时,略停顿,再向下推。
三、 揉一会儿一定要多捋几次,否则容易头晕头胀。
四、 化疗放疗过的病人、心脑血管病人、高血压和体极弱者,开始时,一定要轻揉轻按,每次不要超过5分钟,一天不要2次,要有个平稳过渡期。这类病人若重按重揉会有生命危险。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先暂停,去请教你的医生。
五、 孕妇等请遵医嘱。
六、 操作时,松静自然,从容和缓。
七、 如有条件,最好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面授学习。
八、 清淡饮食,建议不吃猪肉、鸡肉、牛奶及含防腐剂的食品,以粗茶淡饭为主。
空五蕴
双手按压脐上转,开启能量源。
黄庭里面日中天,任督通泥丸。
一团火球暖丹田,腹内雷鸣闪。
釜底加薪后转前,运转小周天。
添油续命合阴阳,五蕴清理完。
揉脐法
(2013-02-22 22:12:37)转载?
揉脐法1,揉,
男左女右,
男左手在下,手心勞宮穴貼肚臍(神闕),右手疊上,先向自己的左方再向下,順時針轉,
女右手在下,手心勞宮穴貼肚臍(神闕),左手疊上,先向自己的右向下,逆時針轉,
以肚臍為中心揉,勞宮和神闕是一直對著的。松靜自然,從容和緩。
揉的輕點,但稍微有壓力,不可只在皮膚表面滑。空腹,至少飯後兩小時才揉。先5分鐘,慢慢加到10-30分鐘,以舒適為宜。不必太長。到發熱發汗,觀想腹中一團火,能觀想最好。不能觀想就精神內守。
7天會有小變化,21天大變化。
2,捋 叠掌鱼际,颈侧斜捋, 雙手相疊,带脉横推,轻推到膀。
叠掌鱼际,股沟扒脐,轻推到膀。
揉了一段必須捋,否則頭昏噁心。必須把揉散的廢物向下捋,大小便排出。
每揉3-5分鐘,一次左,一次右,左右各捋1-2次。
左手大魚際,捋脖子右側淋巴,右耳垂後方直下到頸窩,然後斜下走中線,走心、胃、肚臍、打拼膀胱。心要
輕點,胃部用點力,可以雙手交疊。
3, 推
雙手相疊,向身體側後方到極限(在肋下,和肚臍同高)。左手往左,右手疊上。右手往右,左手疊上。手尖向前,手跟用力,從體后推到肚臍,大約帶脈位置,停一下,再往下推到膀胱。
4,扒
雙手交疊在腹股溝,。右手壓右側腹股溝,左手交疊在上方,從一側腹股溝,斜上方向,用小魚際稍微施力,扒到臍。停一下。向下推(大魚際用力)到膀胱,推輕點。各1-2次。
睡功5分鐘:
平躺仰臥,雙臂自然在體側,手心向下。閉目,想像雙腿向腳的方向無限延伸。
叠掌鱼际,颈侧斜捋, 雙手相疊,带脉横推,轻推到膀。平躺闭目,腿脚延伸。
揉腹功
展开要求姿势要求
1 (仰卧,两腿平伸。或站立,两脚与肩同宽,自自然,然全身放松。
2 (左手掌按于上腹正中,右手掌按于左手背。
3 (男人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人右手在下,左手在上,两手沿顺时针方向上?左?下?右揉动。不是在皮肤上摩擦转动,而是粘着皮肤转。按力由轻而重,逐渐增加。转速要慢而匀,手要稳而沉,范围要由小而大。 意念活动
神随手转,不即不离,意注腹中,随动环转。
功效此法能培益中气,是少林派 ( 易筋经 ) 练气入膜之要法,是“神勇余力”十二月功法的第一步,是武功内壮法之一。少林易筋经为少林寺经典功法, 相传为达摩大师所创。所谓“易筋”, 就是改变劲力之方法。人身体的骨髓之处, 皮肉之内, 四肢百骸之中,无处没有筋的存在。没有筋就没有劲力。如果想人为地变弱为强、变柔为刚、变衰为康,就得借助于“易筋”之力。易筋经分为两种:当前社会上流传的少林易筋十二式属偏于外壮的功夫, 而摩腹功、凝神气穴等属内壮功。内壮功流传范围不广,功效却较明显。内壮功若能练成,不仅能使习者脱胎换骨,转弱为壮,而且能敛气入骨,练就金刚之躯,真可谓受益无穷。
内壮功中摩腹功为主体功法,
练一周左右可感觉腹内气随手转呈恍惚荡漾之象。练 1 , 3 个月,中气倍增,自觉气力足、有精神,说话声音洪亮 ( 有膛音 ) ,上腹部丰满,腹直肌腱划部分丰满,以及腹中线之凹消失,这是“筋膜腾起”之征验。 此法不仅适用于中气不足者及胃肠病患者锻炼,而且以前是江湖习武功内壮之秘诀。
注意事项1,如能在三个月内禁绝房事,效果会非常明显。
2,丹田真气如下行时,会有性YU感,此时千万不要有妄想之念,否则会从前阳泄气,如出现遗精等行为,切忌。 2,有的人的身体可能会产生一些真气运转,或者冷,热,酸,麻等感觉,亦属正常,不必大惊小怪,也不用去管。 3,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健身功法而已,切忌胡思乱想,胡乱发挥,以平常心对待。,
4,随意,但是不要太快,而且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力、越来越用力,速度要越来越慢,也就是个“速度递减、用力递增”的过程。总得来说,自己觉得舒适、自然就好。多练,练多了,自己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和规律了。 5,一般揉一次是多少圈,在停一停在接着揉。
6,揉腹最好一气呵成,中间不要停歇。具体一次揉多长时间,应量力而行,随着功夫的提高,应该是一次揉的时间越来越长。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最好一次不要低于 30分钟,也就是说,少则半小时,多则可以一小时、两小时、四小时。。。一次连续揉腹的时间越长,体会就越深,收获就越大。我自己体会,练这个功法只要精神集中,认真按照“神随手动、不即不离、意注腹中、随动还转”的16字要诀来练,无论练多长时间,都不会有弊病的。 7,还有一点要注意,如果要吃饭,喝水,或上厕所,要在练完功半个小时以后进行
吸气提肛,会阴引气,命门丹田,呼气回阴。
旋转金丹法
站、坐、卧均可,余皆同上。自然呼吸。意想下丹田处又金黄色的一个鸭蛋大小的金丹。双手交叠轻放在下丹田处,然后均匀、缓慢地逆时针旋转120~360圈,然后再顺时针旋转120~360圈。每转一圈大约5秒钟,每天2~3次,大约20~40天即可感到小腹又热胀,气丹转动感。
神脐功
姿势:站、坐、仰卧均可,全身放松,自然呼吸;两手重叠捂在脐上,男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女则相反;闭目,内视肚脐,意想脐中有一个太阳,放射金光;接着反复默念:“脐中太阳,放射金光,全身照亮,血脉通畅,防病疗疾,平衡阴阳”。 约20至30分钟收功:双手对搓10余次,自然放下。
灵惟摩脐功
灵惟摩脐功:以脐为中,由小到大,正转九圈。然后,由大到小,倒转九圈至脐中心。双掌按脐,深呼吸三次。
脐门功
姿势:站,坐,卧式均可。意念:想命门(两腰子中间),一想命门,肚脐往后收缩往上提,气就上来了。就这样反复地想命门,想肚脐。想肚脐的时间要短,想命门的时间要长一些。当命门与肚脐相贴时,会阴自然有往上提之意。
定脐功
1.双手捂肚脐 一般是两手交叠,手心对肚脐。讲究男的左手在内,女的右手在内。通常是在收功时使用,同时可能还伴随旋转收气的观想。
2.前后夹腰腹。一般是前手心对肚脐,后手背对命门。 这两个方法独立使用时,通常都是伴随意守丹田。 1.采用前述两种姿势,坐、卧、立皆可。(第二种姿势建议不要躺着使用。)
2.存想贴着肚脐的那只手手心中发光,照进肚脐,照亮小腹。
3.想出光之后(能照亮内部更好),把光集中,存想一根光柱,从肚脐到后腰。
4.这根光柱,平行于地面、垂直于腰腹(站立时)。
5.这根光柱,自我审视时,应该是平直的。光柱自身没有弯曲,也不倾斜于左右上下。平直~发亮~ 6.想着这根光柱即可,不要去管精气,也不要管身体上的种种感觉,保持光柱的存在即可。
7.可以这样静修,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维持这个状态。
外形校验:
有小肚子的、或者大腹便便的人,作对这个方法后,只要光柱的意境还在,就会不自觉的收腹,而且感觉轻松,毫不勉强。凡是发现光柱位置不对,从肚脐到后腰并不平,而偏左、偏上、偏右、偏下、偏斜时,请把它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