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E这座堡垒,我是这样攻下的!(含详细知识点总结)

进入思博

我是在去年一月份进入思博这个大家庭,当时报的HCNA+HCNP的班级,还记得开班的时候妍姐让我们说出自己的目标,我的目标是在17年底考下HCIE的认证(当时也就这么一说而已,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计划~~)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在4月22日报考了NP的认证,考试以前确实有些紧张,因为题库也只看了一周,而且三门是同时考的,感觉时间不够用。当真正上机考试时,发现真的很简单,三门40分钟不到就考完了(930/930/900),考完以后感觉并没有什么喜悦感,反而有些失落,感觉拿NP证太简单没什么含金量。经过几天的思考决定趁热打铁直接进攻HCIE,然后联系了妍姐报名了思博的HCIE培训。

进攻HCIE

一、学习

在6月份正式开班,刚开始学习时发现真的很难,因为在学习NA和NP的时候好多笔记都是纸质的,在学习IE时笔记没有办法拓展,而且经过三个月后发现原来的知识被遗忘了很多。我的老师建议我重新整理笔记,随后我花费了一周把所有的纸质笔记都搬到了onenote上,同时对原来的知识重新巩固了一遍,经过这次对笔记的整理发现在后续的课程学习时轻松了一些,原来在NP学习时好多疑问也得到了解答。NP的学习就好像是IE的一个目录一样,基本都覆盖到了,但深度远远不够的,由于当时NP学的还不错,所以后续的IE课程也并没有感到很吃力,再加上勤做笔记,对后来的面试复习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实验

在NP时做的实验的目的都是为了做通,根本没有考虑中间是怎么实现的,报文怎么交互的。抓包?no,我在NP时的实验从没抓过包(抓了也不一定能看懂)。

到了IE阶段实验,思博老师让我把重点大多放在feature上,还会特意搞出环路来(三层的环路),而且会分析为什么会产生环路,抓包分析报文交互。

后来想想,感觉自己在学习NP阶段的实验是不带脑子做的,成就感来自于敲键盘的速度,并没有思考太多。到了IE阶段敲实验的速度慢了许多,每当敲一个命令都会提前去抓包,查看报文的结构及交互,会去认真思考。就比如OSPF在MA网络中在loading阶段,最开始的响应对方LSR发送的LSU报文中,1类LSA中的transit网络是以stub类型发送给对方的,这个问题就困扰了我好久,经过后续对OSPF的加深理解,反复实验观察最后才搞明白。

三、考试

HCIE考试分为笔试、LAB、综合面试

笔试

笔试的话,按照老师的安排,我是在上完IE的理论课程才去看的题库,把基础知识学完后再看题库发现很好记忆,开始也就是大概浏览了一遍,在考试的前三天才认真看了几遍,考试的时候还出现了个小插曲,我报名的考试时间是10:00,当我9:30去了考点发现考点关门,打电话欠费,当时真是吓坏了,以为那个公司跑路了,直到9:55时考点给我来了电话说他们搬家了,WTF!打飞的过去10点10分,10分钟就出来了,980分pass。

LAB

笔试是在7月22日考完,中间由于太忙,在8月16日才约的LAB,9月6日北京。花费了一周的时间把T1跟T2敲会(达到只看题目不看解题步骤敲出来),用了一周搞TS,然后最后几天主攻TAC,同时每天一遍T1和T2一遍TS,就这么到了9月6日。

9月6日上午8点就到了北京上地的华为大厦,由于过于紧张前一晚基本没怎么睡觉,脑袋昏昏沉沉的。8点50进入了考场,考官宣布完考场规则和考场须知后9点钟正式开始考试。TS的错点远远少于培训时的题库,半个小时不到就排完了,然后就是TAC,TAC我抽到的是诊断5,敲完后检查了好几遍然后交卷,11点30开始吃午饭。中午12点20开始考LAB,我抽到的是T2的MPLS,差不多1点半敲完,检查了好两遍喝了两杯水这时头疼的快炸了,于是2点10分交卷,考试完毕。因为发挥的不好纠结了一周,成绩在5个工作日后才出来,成功pass(LAB搞了个A ,TS和TAC搞了个B,好险)。

综合面试

压轴戏来了,面试是在9月14日约的,11月8日上午11点-12点,然后开始准备面试。

因为有一个半月的时间,面试老师建议我先把NA到IE所有理论课程看了一遍,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我结合Hedex上的文档,把笔记又重新整理完善了一次,这次课程回顾大概花费了15天左右;然后开始看老师讲解的题库视频,并且再次完善笔记,反复看了几次把一些细节都整理到了笔记中,用了大概5天左右;最后的日子就是自己练习讲解题库中的问题,我把知识点分为以下几类:

基础知识点

Mac地址构成、IP地址分类构成、报文格式(包括帧格式、IPv4和IPv6报文格式、TCP/UDP报文格式等)、DCHP、FTP、PPP、FR、ARP、QINQ、NAT等协议的作用、报文及工作方式等

针对基础知识点把相关所有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对照笔记开始自己讲解,花费了大概三天的时间。

单播路由技术知识点

RIP/RIPng、OSPF/OSPFv3、ISIS、BGP/MP-BGP的作用、应用场景、报文及邻居状态机、Feature等

针对单播路由技术知识点首先把精力放到了OSPF、ISIS、BGP上,(RIP的话由于考试不是重点所以放最后再看)首先是状态机,每个阶段做什么收发什么报文及报文的格式,由于我总是记不全影响建立邻居的因素,那么我就熟记报文格式,通关过hello/open报文的格式理解记忆影响邻居建立的因素;其次是路由的交互和泛洪机制,针对OSPF/ISIS的话还有两者的区别等;BGP的话要熟记选路原则,并且条原则对应的场景是什么,怎么影响等;最后是各协议的feature等,抓住细节部分,BGP重点放在RR上。到自己可以板书讲解出来大概花费了一周。

组播技术知识点

包括PIM、IGMP协议的作用、应用场景、报文及工作过程

针对组播技术的话就两个部分PIM和IGMP。PIM的的作用及两种模式的使用场景、DM的工作机制、SM的工作机制,PIM SSM mapping的作用,可以板书讲解出来;RPF的作用及使用场景;SM中的Anycast RP及assert的场景。IGMP的话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IGMP snooping和proxy实现方式。花费大概两天。

二层技术知识点

VLAN、STP/RSTP的作用、应用场景、报文及工作过程、区别,MST的作用和应用场景及相应名称;MPLS和LDP协议的作用、应用场景、LDP的邻居建立过程,标签交互和分发过程及方式等);MPLS VPN中的RD RT作用、实现方式等

二层技术知识点STP部分重点在STP/RSTP的区别,端口角色、端口状态选举及转换过程等;MPLS重点放在了MPLS的实现方式,包括相应的控制层面的表象,数据从面的表项,MPLS的报文封装位置和格式(其中Label范围、EXP位和S位的作用、TTL的方式),MPLS 中设备的角色及工作方式;LDP的重点在标签发布方式、控制方式、保存方式的种类及对应的场景说明,LDP邻居建立的过程;MPLS VPN中RD、RT作用及构成,双标签的工作方式,隧道迭代的实现等。

QOS

包括分类打标、流量管理、拥塞管理的作用、实现方式和使用场景等

QOS的话首先从分类打标开始,二层和三层怎么实现的;流量管理就是限速、监管、整形,分别怎么实现的,用到了令牌桶的哪种模型,区别是什么;拥塞管理重点在队列技术,每种队列的名称是什么、怎么实现的,还有拥塞避免能的作用和使用场景。

其他知识点

SNMP、NTP、NetStream、VRRP、BFD、NQA、URPF的作用、应用场景、工作机制等

Feature的话我是在离考试前一周才开始看的,因为记忆的东西比较多,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死记硬背了。

在练习板书讲解的过程中开始是针对单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讲解熟练后就开始串讲,通过一个知识点引出其他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再引出新的知识点,把N多知识点串在一起将其实很爽的,当讲解完看着自己的画图板上密密麻麻画了一大堆时顿时感觉对面试有了信心。

临近考试思博的面试老师会远程模拟面试,随机抽取题目进行板书解答,从中找出问题加以改正。开始时回答的结结巴巴的,有的点也不是不会,就是当面对别人询问时会非常的紧张,回答问题找不到重点,大脑一片空白,回答没有条理性;进过多次的模拟面试后心态变的轻松了,对于老师的问题各种应对,各种套路,各种玩笑,正着跟老师来一遍,不爽了倒着跟老师再来一遍。也就因为这样到了真正面试考试时反而一点压力都没有。

综合面试考试

到了11月8日考试的时候了,前一天睡的挺好,早上起来收拾完毕踏上了考试的旅途。上午10点到达北京上地华为大厦,经过50分钟的等待,10点50分进入了考场,等待了10分钟开始考试。

首先向面试官打了招呼并做了自我介绍,随后聊了下就职的公司及目前的岗位什么的。然后考官会让你登陆考试系统,登录后就可以看到考试题目了,我的题目具体内容记得不清楚了,考到的就是IGMP、100台组网、QOS流量整形。然后考官让思考5分钟,确定回答的顺序,我是按照题目依次回答的。

IGMP部分就像平常练习的一样,先从三个版本开始依次讲解,到了IGMPv3最后才讲出取消了Membership Report抑制,谈了下我认为的原因后引入了IGMP Snooping,开始讲解IGMP Snooping实现的原理及过程,最后到IGMP Snooping带来的问题引入到IGMP Snooping proxy,讲解完成后考官说可以了,进行下一题,期间没有追问。

100台组网分析了三种IGP协议的利弊得出结论后,考官追问“什么是扁平化网络拓扑”,跟考官提了下自己对扁平化的理解后,考官追问“运营商是怎么部署的”,回答后考官说进行下一题。

QOS的话先讲到流量进入设备后怎么打标,被考官追问打标的方式有哪些,回答后继续讲到流量整形的分类及整形的原理,引出令牌桶技术,后来引出监管,被追问监管和整形的区别是什么,回答后考官追问“数据进入设备后QOS的工作流程是什么”,听到后回答了首先是打标,然后是流量管理,最后以达到拥塞管理的目的,考官继续追问“设备是怎么知道设备有拥塞的?QOS在设备内是一直生效的吗?”,听到问题后有些无从下手,然后给考官说了下队列技术等,考官说说的有些问题,然后给我讲解了一遍流量进入设备后QOS的工作过程。这时差不多12点15了,考官对这次的面试进行了些点评,然后说面试就到这里了,跟考官客气了一阵后,面试正式结束。

考试结束后到了11月15日下午6点才收到邮件,面试pass,11月17日拿到了属于自己的HCIE 编号,到此HCIE学习考试之旅结束。

总结

HCIE数通方向所设计到的协议非常多,刚开始学习时发现无从下手,很容易被吓住,但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归类后,思路逐渐的清晰,学习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学习时认真做好属于自己的那份笔记,勤于思考,遇到问题尽量自己去找答案(能自己通过翻阅资料解答问题,说明知识点学好了,而且印象会更加深刻),如果搞不定再求助于老师;实验要与理论相结合,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在实验中解决问题,从实验中来验证理论。

至于学习时间,准备笔试和LAB时都是靠中午及晚上的时间,面试在刚开始回顾NA到IE的理论视频也是通过业余时间进行的,在临面试考试的前两周,请了两周的假(跟领导说明原因后领导也非常支持),进行突击复习。

在学习NA的阶段翻看着NP的资料,在学习NP的课程时敲着IE的LAB,从为了通而通,变成为了明白而不通(在实验拓扑中加trouble点,看交互找原因),自己从NA入门到IE就这么走过来了。现在很庆幸自己当时选择了继续学习IE,可能唯一的遗憾就是考了HCNP的证书(3000多软妹币呀!干嘛不行啊!早知道不考了啊!)

学习的过程我感觉就是“什嘛?哪儿呐?等会!”,开始遇到新的知识一脸懵逼,然后通过老师的讲解大概理解一些,后来还得经过自己反复的看上课视频查相关资料来完善笔记加深理解,最后能够自己讲解出来,这才算是把一个知识点学好了。

最后感谢思博的各位老师对我的培养,感谢班主任妍姐对我的大力帮助。

我的分享大概就这些,希望思博的伙伴们早日拿到自己的HCIE编号!

想要学习华为认证的同学请扫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