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最新要求的海南自贸港响应

日前,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简称《工作要点》),明确要求“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

近日,一向具有新闻敏锐触角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节目《今日新闻汇》推出特别策划今年海南“两会盘点”,本人应邀以特约评论员的身份作海南两会精神解读。

因此,在准备节目的过程中,认真学习研读了省委书记沈晓明和省长冯飞的相关讲话、《2021年海南政府工作报告》、《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海南十四五规划》)等事关海南自贸港发展的重要文件(简称“自贸港重要文件”)。
因此特意将上述“自贸港重要文件”与《工作要点》关联比照,于是发现,国家“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最新要求的海南自贸港响应,便呼之欲出了。
《工作要点》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乡村产业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因而对2021年“乡村休闲旅游业”下达了明确任务: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发掘农业“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创教育、安排就业”等多种功能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价值,强化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业态和产品,促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
关联比照“自贸港重要文件”和《工作要点》精神,海南自贸港“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轨迹,貌似应当考虑以下四大要点:
一、围绕自贸港非常之时背景作战略思考。
沈晓明书记在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特意强调了海南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
海南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是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调理肌体”转向“强身健体”的五年,是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基础、谋长远、栽“桃树”的五年。
开局关乎结局,起势影响成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必须要有关键作为,非常之时必须要有非常之举。
依据《海南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的“关键”就在于“自由贸易港阶段性重点任务形成早期收获”。
因此,自贸港版的“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必须遵循“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主动分享“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红利,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连接和交汇点”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基本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要求等基本原则。
二、围绕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制定目标任务
依据《工作要点》与《海南十四五规划》精神,自贸港版的“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目标任务的制定应当从构建自贸港乡村产业体系的三大维度展开:
其一,空间布局
引导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围绕《海南十四五规划》部署的“2+4+N”建设格局,打造极核引领的点轴网络梯度延伸模式,构建市县、镇(乡)、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格局,培育自贸港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知名特色品牌,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区域增长极和产业高地。
“2+4+N”建设格局的“2”,为“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大三亚”旅游经济圈,“4”为海口、三亚、儋州、琼海四个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N”为县域、城镇等。
其二,产业结构
围绕十四五“基本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目标要求,以打造千亿级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追求,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强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农文旅教”全方位融通,突出产业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主导产业突出、规模效益显著、产业链条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其三,产业链供应链
以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主线,培育一批前延后伸、横向配套、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全产业链,力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全产业链创新“链队”更加有力,全产业链“链主”企业不断涌现,全产业链“链农”参建动力明显增强,将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培育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从而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作出贡献,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三、围绕打造精品工程创新发展业态
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打造精品工程为主线,以提升服务水平为倒逼,以创新发展业态诉求,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推介一批区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厚重、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遴选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自贸港美丽休闲乡村,建设若干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示范作用突出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围绕《海南十四五规划》部署的“深度实施海洋强省战略”,促使热带休闲渔业与海洋休闲旅游强强联手,探索“休闲渔业+海洋旅游”新模式——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的“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以“五个一”休闲渔业重点工程为突破,将全国独一无二的优质热带海洋生态要素转化为特色独具的自贸港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金山银山,这种别具一格的“长板”效应,才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无法拒绝的巨大产业比较优势与效益诱惑。
四、围绕“在海南能赚到钱”来落实保障措施。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近日播出对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的专访。沈书记面对央视镜头语出惊人地宣称:“海南营商环境建设的目标很简单,希望每一个企业在海南都能够有生意做,都能够赚到钱。”沈书记还掷地有声地补充说:“如果说我们海南今天的发展靠政策环境、靠生态环境,我更希望今后我们的发展能够靠营商环境”。
央视《新闻联播》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全国人民都知道海南自贸港营商环境的建设目标就是“每一个企业在海南都能够有生意做,都能够赚到钱”!
无独有偶,冯飞省长在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当选省长后的讲话指出:“要优化营商环境,让广大市场主体在海南能赚到钱、成就一番事业”。此言一出,不少媒体以《冯飞:让广大市场主体在海南能赚到钱》为题,纷纷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依据媒体报道,近年来海南休闲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形势喜人,成果丰硕。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业内人大都清楚,海南休闲农业和乡村休闲从业者“能够赚到钱”的屈指可数。大范围“拆大棚”冲击波之后,局面更为困窘与尴尬。
现在,海南省委书记和省长都不约而同地公开宣称希望“每一个企业在海南都能够有生意做,都能够赚到钱”,并以此作为海南营商环境建设的目标,这确实让企业家们感觉很是暖心。
沈晓明书记前不久发布了“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12字”动员令,引爆舆论,好评如潮;一时间,“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成为海南自贸港流行语。
在此背景下,我们弱弱地问一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愿不愿、敢不敢将省委书记和省长提出的从业者“在海南能赚到钱”,作为检验海南自贸港“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最重要的刚性指标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