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景泰蓝简介
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关于景泰蓝的起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比较公认的一种观点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进中国,先在云南一带流行,后得到京城人士喜爱,才传入中原。据史料记载,13世纪下半叶, 元蒙军队远征,横跨欧亚大陆入侵西亚,俘虏了大批有专 业技能的工匠作为工奴输往后方,专为蒙古贵 族生产豪华日用品。此时,阿拉伯地区流行华丽的金属胎珐琅制品。在这种情形下,烧造“大食窑器”(“大食”,是宋、元时期中国对西亚阿拉伯地区的称谓)的阿拉伯工匠带着烧造技术和主要原料来到中国。(同时,据传欧洲早期的珐琅工艺也是源自阿拉伯文明,从另一个方面也能证实此说法的可信。)珐琅自元代传入中国,先进入广州,广州人当时把珐琅也称为“佛郎”、“佛林”,后来逐渐地称为“珐琅”,古代生产景泰蓝的工厂就叫珐琅厂。珐琅也很快传到了日本,日本叫“七宝烧”
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底下全部用瓷器。可见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由于景泰蓝的历史意义及工艺,2006被国家列为第 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生于皇宫。它是皇 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宫殿的主要陈列品和市政厅的珍宝。在紫禁城金莲宝寺、故宫、颐和园、排云寺等,这些皇宫中的泰蓝景致中的宝石般的光芒总是令人敬佩的。
近些年,景泰蓝已经真正走进了市场,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艺术投资收藏珍品。景泰蓝的华贵,不是娇惯出的华贵,而是千锤百炼、浴火而得的华贵。“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正是这种种的不易与高 贵的品格,让景泰蓝艳压群芳,成为一国之象征。
明代至清早期的景泰蓝存量极其稀 少,很难在交易市场见到,且价格高昂,因而有“找不着的‘明重器’,惹不起的‘清三代’”的说法。
景泰蓝严格规定只有皇 家可以使用,只有少量景泰蓝制品用于封赏二品以上大员和对于宗教高僧及其庙宇供奉之用。这时期的景泰蓝,色泽与明代相比,追求艳丽,纹饰复杂,图案喜庆吉祥,题材丰富,广泛用于宫殿的摆放与实用器皿的制作,这时期出现了画珐琅这个品种。景泰蓝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厚重。二、鎏金色泽黄而温和,不易脱落的特点。三、纹饰虽繁杂,却无一点凌乱,掐丝工艺十分严谨,决无一丝偏差。四、砂眼数量与明代相比要少的多,砂眼中有半透明物质,而明代则就是一个眼,而无杂物。目前国内外的拍卖机构景泰蓝的价格可谓天价,而且所能征集到的精品越来越少,而精品基本上集中在清嘉庆以前的景泰蓝。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景泰蓝工艺的最辉煌时期,也是工艺完 美成熟的最 高峰,这个时期的品种繁多却流传较少,这是因为制作的成本极高,制作的数量也是极少的,所以拍卖出天价属于正常。与之相比的一些诸如瓷器的批量制作而言,景泰蓝的制作在当时的数量是相当稀 少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