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不再用文言了,那为什么学古诗多于学新诗呢?
冒昧地问您一句,您说的新诗是这种“妹妹正在床上拉屎呢”这种新诗吗?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为什么在五四运动前后(民国时期)会开始出现新诗歌的体裁?
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到了近代,古典诗歌的创作逐渐走向僵化,“滥调套语”充斥,“无病呻吟”的倾向相当普遍,古典诗歌所使用的词汇与现代口语严重脱节,它在形式上(包括章法句式、对仗用典以及平仄韵律上)的种种严格限制,对诗歌表现不断变化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造成极大的束缚。
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那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让许多认识几个汉字和洋文的有识之士憎恶一切陈旧的东西,而诗歌显然是一个最好的靶子。
如果您能够了解地更深入一点点,就会发现,早期的所谓“新诗”都是先翻译国外优秀的诗歌,然后再照着这种体裁“创作”而来。这种诗既不符合国内对“诗歌”的要求,也不符合国外原版“诗歌”的要求,因为就算是国外的“诗歌”,在他们的母语版本中也会要求有押韵,这样朗诵和吟唱起来才不会觉得拗口。
只是因为“新”,而在那个灰暗的旧社会显得如此叛逆与耀眼,并不是说它们有多好,当然优点肯定也是有的!
文言文并不等于(古)诗歌
(古)诗歌,包括诗、赋、词、曲等在中国曾取得了很高了成就,只是因为到了明清时期专制僵化,特别是到了近代,国力孱弱,在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后,让它显得如此落寞而已,但它依旧永葆生机。
不信?那么请问一下,在近代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海洋中,最恢宏大气、文坛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篇?
相信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够说出它的名字——那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是一篇不折不扣的古典诗歌(词)。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历史上许多文人名人都以沁园春填过字,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纳兰容若、郑板桥等等,但估计《沁园春·雪》之后将再无来者(《沁园春·长沙》的地位还是略低过前篇的)。
作诗难,作好诗更难,作一篇传颂千古的好诗难上加难!自然也让可能投机的所谓“新诗”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毕竟哪怕全篇都是无病呻吟,如果有那么一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话,那么它的作者也能够在文坛留名了。
现在学古诗与古代学古诗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现在学习古诗词只是为了让你了解、传承我国的优良文化,而古代人学习古诗词是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再创作。
现在我们最多只需要背诵就行,可古人们的“期末考试”可都还得写诗,写自己创作的诗!
为什么要学古诗?
为了不让文化断层
为了激发爱国、爱家、爱人、爱生活的热情
为了陶冶情操
为了不让韩国人抢走古诗词和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