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关于“根本”、“基本”的知识点有哪些?

(一)、经济生活

  1、货币从产生时起,就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5、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7、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以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8、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9、 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0、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1、计划与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1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15、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6、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宝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全面协调科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18、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19、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0、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政治生活

  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3、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相统一的体现,是你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性结合的原则。

  5、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6、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7、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加强社会建设。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8、政府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社会环境。

  9、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10、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1、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2、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1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科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5、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6、多党合作的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7、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18、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19、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20、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证,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4、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

  25、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6、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复杂多样的,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27、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28、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2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文化生活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3、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4、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主义。

  6、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7、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迸发、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四)生活与哲学

  1、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3、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

  6、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7、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8、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

  9、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10、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11、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2、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彻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15、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16、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7、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18、在我国现阶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