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姓与荀姓的关系及其历史演进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十五
郇姓与荀姓的关系及其历史演进
(提纲)
北京大学 郇庆治
郇姓追根寻源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郇姓先祖受封的具体时间与地理位置。《青州郇氏祖谱》上说,我们是周文王之第十七子,受封于宗周畿内的旬邑,是为郇州伯(侯),东周后迁徙到山西的古猗氏县(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古郇国被曲沃的晋武公所灭,其后人遂以地为姓,此为郇(旬音)姓之始。利用日前游访西安之机,笔者对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一百公里左右的旬邑县做了一些实地考察,并进一步查阅了相关文献,在此愿对祖谱中的上述表述做一些补充性的订正与说明。
郇姓先祖为“文王十六昭之末”的说法,主要来自《史记》和《左传》。但是,从其他文献资料特别是《古代竹书纪年》的记载来看,文王并非只有十七子,而是总共拥有十九子——武王实际上有两个哥哥和十六个弟弟,依此而言,郇伯(侯)姬葡事实上是文王第十九子。
西周时的“旬邑”,作为宗周畿内之地,事实上应位于现在的扶凤、岐山之东北的法门寺附近,而不可能是今天的旬邑县境。这方面的最有力证据,就是西周之“荀邑”又被称为“北郑”,所以郇伯又被称为“郑伯荀叔”。而且,秦汉间的文物出土都称美阳(即西周的“荀邑”)为“荀邑”。依此而言,郇姓先祖(即文王第十九子)确实受封为九州侯(伯),但却是在今日宝鸡与咸阳之间以北的法门寺附近,而不是远在东北100公里以外的今旬邑县。需要指出的是,笔者推测,西周初的郇侯(伯)主要是在封地采邑的主人称谓意义上的,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名,所以,“荀”侯(伯)是比“荀邑”更为常用的说法。虽然“郇”字金文的出现也许要更早一些,但“旬邑”真正合成为一个“郇”字并作为地名使用,大概要在郇氏宗族东迁山西临猗以后,至少是在春秋中后期。比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富辰说:“毕、原、丰、郇,文之昭也”,同年还记载有秦国军队为了送晋文公(重耳)归晋而驻扎于“郇”城的说法,而《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则记载,“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也就是说,古郇国消亡70多年后,“郇”作为一个地名已经被公开接受(大约战国时期的《诗经曹风篇》中也明确有“四国有王,郇伯劳之”的话)。至于今日的旬邑县,它直到新中国初期仍然被称为“栒邑县”,是秦朝统一全国后重新设置郡县时所设,至少从字面意义上说,应该与当地盛产一种栒树的草木有关,也不排除秦朝借用古荀邑之名设置新县的可能,而且今旬邑县恰好处在秦朝通往北方边关的“秦直”道之侧,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笔者走访今旬邑县城时除了看到一个宋代古塔,并未发现其它的先古遗迹,而且当地民政官员也证实,旬邑县并无“荀”、“栒”、“郇”姓之人,表明“旬邑”确实与我们郇姓没有直接关联)。
大约与周平王东迁同时(因为都是由于北方的犬戎少数民族侵毁镐京),即公元前771年前后(周幽王十一年),郇侯(伯)家族避难迁徙至今山西省临猗县东北(而不是西南)方筑建“郇”城——很可能这也是“郇”(去草添邑)明确成为一个地名的开端。但不久之后,大约在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位于近临的曲沃晋武公家族势力崛起,在与其宗族兄弟争夺晋国正统的过程中顺手牵羊地灭掉了本同为姬姓的堂兄“郇”国。应该是自此之后,“郇”侯(伯)后裔不敢再言姓“姬”而自称为“郇”,遂为“郇”姓之始。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我们“郇”姓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与“荀”字通借通用的,因为“郇”侯(伯)更多被称为“荀叔”,“郇”族鬲盘也就被称为“荀”族鬲盘,“郇”城(采邑)通常被称为“荀邑”——这多少反映了周朝随着城市文明发展而以“邑”旁创造新字的普遍规律,即“荀/郇”最初更多是姬姓族系/代际之间的区分标志,但逐渐转变为地(城)之名。但是,后来逐渐成为晋国强权公卿大夫和东汉豪门之一、也是当今一大姓氏的“荀”姓(至少构成其来源之一)却与我们郇姓并不直接相干。事实是,晋武公灭“郇”之后将古郇国地盘封给了大夫原氏黯,也就是“荀息”或被称为“荀叔”(沿袭过去的封号),其子孙以此为姓(其安徽琅山支系就是将其列为荀姓始祖,只是错将他本人和子逝敖与孙林父排为第一、第十五和第十六世。但大致可以参照的是,如果他们自荀息至今的排列是正确的,那么,我们郇姓自春秋初确立至今的相传代际也应在130代左右)。
如果上述解释能够成立,我们就可以大致清楚“郇”姓(旬音)远古演进的来龙去脉了。当然,这一切都基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及其文字解读,笔者并非这方面的专家,所以特节录另一位网友在《汉唐论坛》网站上对西周之郑演变的详尽阐释。它的核心性信息是,西周郇氏封国“荀邑”的具体位置不是今日陕西省的旬邑县而是在其西边的佛都名刹法门寺附近,隶属于西周邰城北端的“北郑”。
查询历届聚会方法:
1,关注“寻荀文化”点最下方历届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