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书>十三:哲学之美,追问的智慧

亲爱的小朋友:

你好呀!
妈妈一直希望你能够不给自己设置限制,也能够不被限制地自由探索这个世界的知识和智慧。但是这其实很难,尤其是现在,信息和知识如此庞杂又细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从兴趣、从职业的角度,专才可能都在中等领域更加吃香,而又有多少人能跨过中等领域的界限。但是没关系,真理和知识的每个分支都有自己智慧和美妙的一面,希望你不会错过。
一、哲学不遥远,就是己身的思考,但思考可以很遥远

今天妈妈准备向你介绍“哲学之美”,希望你不会听到这两个字,就想到保安大叔的笑话,因为“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而发笑,也不要太受到实用主义下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鄙视的影响。
哲学看起来离生活甚至是学习都太遥远,上面的笑话大概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始,怎么提问的冷场。即使从生活很难,但是哲学也可以是你长大过程中接触过的“请背诵此文”中的《论语》等中国古代哲学,可以是希腊神话和预言中的西方古代哲学、是画作雕塑中的文艺复兴思想。所以哲学一点都不遥远,即使还不能从生活中来,也会从你的阅读中来。
你可以渐渐地渗透式的从多个角度出发,从自己的阅读和阅历里逐渐追问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现很多很有趣的话题,发现人与人的不同、组合和社会的艺术、世界与自然的广阔。于是哲学又从离你很近,变的很遥远,因为此身有限,思想无疆。
有时候想一想“肉体灭失,思维是否消失”、“时间是客观的存在还是主观的感受”、“道德是否就是正义”等等好玩的话题,如果你觉得不知道如何开始,像当年刚刚开始副修哲学手足无措的妈妈,妈妈推荐你这本书《思想的探险——哲学的十三堂课》。
二、妈妈的哲学入门:在追问中与自己对话是幸福的

这是一本妈妈母校哲学院开设的一门课“哲学入门”的讲稿整理成的书,虽然对于哲学院妈妈只是曾经的一个像是寄宿生不是亲孩子,但是妈妈很喜欢那段时光也不遗憾那段辛苦甚至痛苦的努力。
说回这本书,这是西哲、中哲、伦理学、美学等等很多个细分方向从业终身的教授为大学一年级的哲学专业学生进行入门引导式讲座的课程,这种大师讲座非常适合年轻一代最开始切入一个学科的阅读,更容易激发兴趣,拥有更好的格局和框架,不会最开始就陷入细枝末节逐渐丧失兴趣。所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哲学究竟美在哪里?一学期修将近50个学分,每个月都要写四五篇论文,有一年半的时间午餐基本都是在教学楼之间转场着啃驴肉火烧和麦多馅饼,考试周动不动一天三场考试半个月没什么觉睡的妈妈曾经在无数个想放弃的时候想,我到底喜欢什么?
我喜欢听很多老师讲课,喜欢听讨论,喜欢看他们列出来的书,喜欢誊写那一段段精彩的分析,喜欢到很辛苦也甘之如饴,我在喜欢的是看哲学时候思考的感觉。
这可真是得罪人的表达,说的好像其他学科不需要思考一样,当年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思考”的也是很痛苦的啊,但是不一样,哲学更像是自我追问式的思考,即使你在看别人的观点,你也不是是非对错的接受者,更像是在与作者对话。
问题可以是自己想的,找答案的路也是自己慢慢找的,渐渐地你就建立了一个自己的思想世界,形成了自己的逻辑体系,再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你就有了自己思考的方式,可以去分析、去反省、去解决,有了自己的风格。一个问题之后再提一个,慢慢就积累出来了深入思考的方法。
三、与你分享我最喜欢的两篇文章

书中有两篇文章妈妈非常喜欢,当年遗憾没听过,感谢这本书让我又像回到了课堂,如今读着也受益匪浅。

一是思维与方法,其中关于“课堂应是什么样”、“思考大于做笔记、死读书”、“主动学习、要下苦工”、“训练文字语言能力,文要简洁有力”很多观点妈妈深度赞同,自省做的不够却已经毕了业,行文语气像是位有些严厉的教授,只是坐在书的对面让妈妈懂了一口气,不然我一定羞愧的不敢抬头。

妈妈觉得这真的是读一辈子书的人总结的深刻的经验,于你,妈妈希望你会思考多过会背书,会提问多过写答案,主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高于学习成绩和考试时间。希望有空能于你一起多读几次此文。

还有一篇是《最后的晚餐》的美学意蕴,妈妈上学时就很喜欢美学课和西方文艺史、艺术史,上课和学习是一件很幸福很享受的事情,尤其对于我这么一个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副修生,享受的更加单纯。虽然我写文不美、画画不会、甚至鉴赏都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五,但是我享受美的愉悦。

而要命的是“不懂”真的很影响享受的质量,这篇文章从技巧、时代背景、客观条件、宗教内涵、背后的社会文化、同时期对比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最后的晚餐》在技巧、艺术、思想上的绝妙,绝妙在哪里。读起来相当舒爽,不只说出了我的享受,还说出了那么多融会贯通的故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夸也要夸得具体、信服。咱们娘俩以后有机会逛博物馆之前,也得多学习、早准备不浪费,不白走一次。小不点,你啥时候能长大陪妈妈逛博物馆啊。

四、写在最后

思考是一件很享受和幸福的事。妈妈想努力的向你介绍还算熟悉的几个领域,介绍她们的美,希望你能从最初就不对她们畏难、不畏险,看到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而不是功利地看书和背书,毕业以后就不再摸书。

更希望读书真的能让你受益,你能更早、更深入、更主动地思考你的人生。人在这世界中自处,总要学会更好的生活,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拥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哲学会帮助你学会主动思考,建立自己的逻辑,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毕竟你的人生终须你自己走下去,妈妈只能陪你一段旅程,之后就是看着你一次次离家的背影。

但是切忌,读太少,想太多,只会焦虑。

更切忌,想用书中的道理,立时立刻地解决所有的问题。

如果你热爱读书与思考,即使一生终难逃孤独或是困顿,至少也可以获得自己与自己对话追问的幸福,所谓天堂,大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

希望有一日与你一壶茶一盏灯吹吹风读本书的妈妈
2020.6.22
(0)

相关推荐

  • 那些读李泽厚的日子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85后),没赶上文化热,但是文化热时期青年导师的名头还是有所耳闻的.其中最响的应该就是李泽厚先生了. 读他的书很早,动机上主要是觉得薄(<美的历程>),以为应该能读得快一 ...

  • 每日荐书20201203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接受西方美学思想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传统文学所作的评论,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具 ...

  • 强烈推荐这本书,也许能够解决你人生中大部分问题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是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 看书名,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一本鸡汤书籍,真不是,叔本华在本书中阐述了人生的本质.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本书,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叔本华. 不那么幸运的富 ...

  • 中国书法蕴含的哲学精神,“颜筋柳骨”柳体书的劲健之美

    历代对书法艺术美的论述中,屡屡提出书法具有的生命之象,宋苏轼在<论书>说: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一,不成为书也. 在书法史上,颜真卿.柳公权往往并称,"颜筋柳骨&qu ...

  • 与子<书>之五:关于美

    亲爱的张芯甜小朋友: 你好呀! 今天妈妈想从这周看的<蒋勋说唐诗>开始,与你聊一聊一个话题--美.缘起当然就是这本书.书中详述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通玄实第二》

    太极之名著于易.并出于医经及道藏.其说甚广.其用甚宏.仲尼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者.其理不出乎阴阳.其气之变化不出乎五行.此为吾国文化与哲学之胚胎.若舍阴阳五行而论太极.是为无稽之谈.不足计也.如必欲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起肺疾第十》

    余幼虚羸多病.弱冠任北京郁文艺术两大学教授.旋任上海曁南大学及美术专校教授.不十载.即患肺病.其原因为吸粉笔屑过多所致.嗣余创设中国文艺学院于上海.其粉版以毛面玻璃砖为之.衬以缘呢.以濡湿毛巾揩粉笔字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明生克第十二》

    十三式.为八门五步.即八卦五行也.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生克者.即相生相克之理.与拳之体用.互相为证也.金.在技击上指刀而言.木.为棍.水.为剑.火.为枪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劲与物理第七》

    太极拳气与劲之运用.在乎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圆而神通.靡有穷际.宇宙之间.大若行星之运转.微如雨露之降零.厥形皆圆.此自然之微象也.引而伸之.其体与用.及其内容精蕴.实与吾拳有息息想通者.今试分析其究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别程序第十一》

    厚土2021-03-13 16:28:48 太极拳运动之大纲.有三.分天地人为三阶.人阶为舒筋活血之运动.地阶为开关达节之运动.天阶为知觉作用之运动.次目有九.每阶下各系三级.一阶一级.为舒筋自肩至手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心膂并重第六》

    内经以任督同举.书亦尝以心膂并称.而尤以道家对于心膂与修养之关系言之详矣.太极拳乃内家拳也.宋末张真人三丰.综述黄老无为然后有为之说.合周易理气象之义以演成.究其要者.仍不出乎任督.任督居奇经八脉之首 ...

  • 太极理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之《变化气质第四》

    厚土2021-03-11 18:58:49 读圣贤书.而能笃行.审问.慎思.明辨.极其至者.所谓以六经作吾注脚.能使气质之变化.则余无疑矣.至于学太极拳.亦能变化气质.则未之有闻也.余习太极拳.垂三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