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艺术名家——顾筱易
艺术简历
顾筱易 ,男,生于1947年
现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创作基地会员;北京华夏诗书画研究院研究员。
自幼承先父白云山人和赵冷月先生指点,历经70年耕耘,擅长书法,国画和油画,功底扎实,富有特色。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参加市展览会和广告公司工作。80年代为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解放日报特约美术作者。2004年入选《中国书画家大词典》和参加上海市一系列大型书画活动。2006年,应邀“聚焦中国放眼未来”展出,本人作品以国礼赠送美国文化部长和马来西亚政府官员。2007年,我的微型小楷荣获“迎世博银发使者”奖。2010年我的国画“争奇斗姿”入选《中国书画家大典》,并荣获——盛世巨匠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赏析“德艺双馨”奖。2020年获中国文化艺术杰出贡献奖和荣誉称号。
其各类书画作品,广为国内外爱好者收藏。
国画则以水墨山水为主,水墨山水气势恢宏,云烟满纸,很好的继承传扬了远古山水艺术。
先生的画取法于传统,但又有自己的探索和创新。他非常重视磨炼自己的笔墨语言,力求达到准确表达所要表述的物体本质。同时,他很注重画面的虚实处理,尽量做到实而不闷,虚中有物,使画面实景清晰而空景呈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展示在你面前的是雄秀奇拙共冶一炉的天地。山是那样高远奇朴,水是那样秀润隽永,林木成为山之魂、水之歌、原野之精灵,一花一草都如天籁中抖动的音节,仿佛自九天洒落,点点在怀。
墨色是那样沉厚,笔触却如此轻松;画面是那样饱满,意境却如此空灵;空间是那样透彻,焦点却如此清晰;明明是长锋细笔,铸出的却如此磅礴大气,滔滔不绝。
看他的山水作品可以一下子忘却各种各样的纷扰。你只需静静地看,慢慢地想,舒舒服服地享受,便能领略山水画令人神往的精妙。
国画本身不仅带给人们身心无限的愉悦关键在于通过国画的意境感受它给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国画家要经过长时间几十年的磨练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才能把自己的心灵感悟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這就是神与物化。
先生对中国的水墨画是情有独钟的。渺渺数笔,勾勒出一个天堂般的地方,仿佛能置身其中,化作牛背上的牧童,吹响着手中的竹笛,悠长深远的声音令人魂牵梦莹。黑色的山,白色的水,黑白交织的世界,多么清晰,纯洁,简单,朴实。
观赏他的作品,会被他别具一格的画面结构、物象造型、笔墨技法所感染,他的画在自然之中透着哲理的凝重,在情理之中备感韬略的意外,且野逸之中蕴着情怀,清秀之中寓着磅礴,凸显了文化的博大精深,编织了画家的天机云锦。于是,在山的层峦叠嶂与水的大江东去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他不是一个张扬的书写者,尽管他的字里有性情的张力。他是一个取法的标拔者,创作的坚守者,生活的执行者。更多的时候,他是沉默和独守的,他的支点只和书写相关。这些与书写者相关的因素,展现在他的字里,就是朴实、沉静、宽博、高古。
他的字,点画无论如何地浑厚朴质,人一看就能断定是一个文人所作。正如书法家所评:“不仅使人看到了作品,还看到了作品背后的学识和修养。其构成了一个学人的整体形象。”其特点是沉而能畅,恣而不肆,雄强而不霸道,拙朴而不粗野,浑厚而不失细腻,豪放而不失谦谨。这是所有碑派书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这一境界的达成必须是建立在一个高度的“和”的基础上的,这个高度的“和”的对立的两个面,一是形的雄健,一为神的柔顺。此非数十年一边临石写金,一边涵泳诗文者不能为也。
躬耕在艺术的长河中,他以楷书筑基,以行草、行楷、榜书立貌,上溯魏碑与篆隶,宗法历代大师,下及文徵明、祝枝山、以及“翁、成、刘、铁”等明清巨匠,醉心古典诗词,悟辞章文采之妙,朝夕临碑摹帖,参披离点画之理,并旁参董其昌、张瑞图、王铎、傅山等人,积学厚养、广收博取。
纵观他的书法,他是一个传统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他也是一个善于捕捉新时代审美意趣的书法家,毫无疑问,他学习榜书,学习行草、行楷,他曾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
同时,他充分发挥自己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在行笔中,增加变化、丰富笔意,使字体显得飘逸而富有变化,厚重而兼具灵动。
他笔墨广泛,山水、花鸟、草虫、人物、走兽、书法皆有涉猎,如百般红紫,各有芳菲。无论是巨幅创作,还是盈尺小品,那种水痕墨气,跃然纸上,其作画神态,亦见于法度与性情之间,而落笔如云烟,胸中之郁勃,笔底造化,都在瞬息之间,如此种种,足以见得他的文化修养、精神境界与智慧灵性。
他在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中,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努力为民族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祝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民间艺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