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山会馆东邻南浦大桥,西近南车站路,从龙阳路乘坐大桥六线公交车半小时就到了。
三山会馆是上海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会馆建筑。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福建旅沪水果商人集资兴建,1914年竣工。它是同业用于讨论商务和祭祀天后之所,故又名“天后宫”。“三山”是福州的别称,馆名取意于福建省会福州城中有三山:东九仙山,西闽山,北越王山。此说出于北宋文学家曾巩的文章,曾巩曾出任过福州的地方官。
三山会馆曾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工人纠察队沪南总部”,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因拓宽的中山南路和南浦大桥引桥正好通过三山会馆,故三山会馆整体建筑南移30米,1989年9月26日移建竣工,并对外免费开放。
这是上海最早的古建筑移建。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梁、柱、石础等建筑构件拆卸下来,逐一编号,到新址再按原貌重建(网络图片)。
三山会馆主体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门楼、殿庑、戏台、观楼等建筑格局完整,石刻、木雕、匾额、楹联等装饰工艺精湛,整幢建筑雕梁画栋、别致秀丽,富有浓郁的闽南建筑风格。
外墙基石上的界标。
会馆座西北朝东南,会馆大门开在东南。大门天井前的院墙外两侧开有院门。
院墙外有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领导人王若飞纪念塑像。
王若飞(1896—1946),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走进院门,就到了会馆大门前的天井。
坐北朝南巍然立起一座红砖建造的高大门楼宅第建筑。在门两边墙基上垒着大形方石,石上都有精美的浮雕,古朴清雅,极含装饰意味。
今天看来,大门两侧墙基“吉祥如意”石雕艺术群虽经百年风雨,其中的牡丹花卉和双凤和鸣依然栩栩如生。
大型砖雕门楼。
高浮雕,八仙过海砖雕。
大门前铸有《三山会馆重修记》铁塔炉。
大门框砌青石,上方嵌以横形巨石,上阴刻“三山会馆”,再上方嵌以雕花竖石,中间呈现“天后宫”3字。天后女神在福建一带民间亦称之为妈祖。今雕花已遭损毁,看不出原花纹面貌。
从老照片可看出,“天后宫”双龙戏珠(1956年历史老照片)。
进入大门,面对正殿,中间是一石板铺成的大天井,衔接门楼突出的一座建筑为戏台,即“打唱台”。两边为二层楼厢房(观楼),三面穿连。古时演戏是敬神的,看戏的人只能位于两边。古戏台建造得非常精致,戏台中央顶上有覆盂形的藻井,全木质结构,四周雕有上海老城墙城门的模型,设计科学,台上演戏时能起到扩大音响的效果。
1986年,这座古戏台采用整体吊装的方式南移30余米,最后完好无损地落在预置的4个石礅上(网络图片)。
古戏台前的两根青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副:“集古今大观时事虽异,得管弦乐趣情文相生”。字字铁划银钩。
古戏台的藻井与四周的“鱼尾龙”均为初建时贴的金,至今仍保存完好。会馆整幢建筑雕梁画栋,鎏金粉彩,极富艺术价值。
金碧辉煌的戏台藻井是古戏台最精彩之处,藻井的四周自上而下镂雕着百鸟朝阳、五福拱寿、八仙吉祥及上海城墙模型等,细细品赏,耐人寻味。
飞檐翘角、气势雄伟,具有典型的福建建筑风格。
大殿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汉白玉天后妈祖神像供奉其中。这尊汉白玉像高(连座)高2.8米,重约3.5吨,背景为祥云落地漆器屏凤。殿堂正面沿墙,原塑有湄州天后林默及其父母等家人塑像,中间设祭台。
上海开埠以后,各地商人云集上海,相继建立了数百家同乡会馆和同业公所,作为福建会馆的三山会馆便由此兴建。
民国29年前后,在会馆内创办三山中学和八闽小学,1950年中学部停办。1952年后,小学由人民政府接办,改名半淞园路第一小学,直到1979年停办。
内边角见缝插针地以绿化小品作为点缀,渲染着文化建筑浓厚的人文气息。
这里也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唯一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
1926年10月、1927年2月和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响应北伐,推翻军阀政府在上海的反动统治,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起义,由于条件不成熟和缺乏经验而失败。第三次武装起义建立了由陈独秀、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参加的中央特别委员会,作为武装起义的最高机关。1927年3月21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成立了上海特别市临时政府,谱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工运史光辉的篇章。
1927年3月23日,工人纠察队南市总部在三山会馆举行成立大会。周恩来曾来三山会馆看望起义胜利的工人同志们。上海总工会南市办事处、南市工会联合会也在三山会馆办公。从此,三山会馆成了南市工人纠察队的指挥部和南市党组织活动的场所。1927年4月12日凌晨,蒋介石发动政变,几百名纠察队员在三山会馆,依靠高大厚实的围墙,同国民政府军队进行奋战,陈廷郊、郝志华、何杰等纠察队员相继牺牲。
起义前夕,中央调派中共中央秘书长王若飞领导南市起义,周恩来赴闸北指挥战斗。
离开三山会馆,沿会馆北外墙走到在中山南路三山会馆西北角,有天厚阁,后面是上海市福建商会。
在三山会馆,了解“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历史背景,听闻“妈祖”的传奇故事。更重要的是,品味闽南古建筑的建筑特色,借用古诗句“浓妆淡抹总相宜”来形容三山会馆古建筑之美,可以说恰如其分。无论春夏秋冬,古建筑呈现出的美景千姿百态,为喧嚣的闹市中心营造一方恬淡雅静的休闲空间。
(2020年12月摄,部分采用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