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 |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林散之(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林散之草书极讲究用墨干、湿、浓、淡的变化,精彩处不让古人。林散之谈用墨讲究辩证关系,如力求从枯笔中写出润来,黑大方圆者谓之枯等。看似矛盾的墨色关系,其实蕴含着精神气韵上的内在联系,卫夫人《笔阵图》:“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即是讲浓墨肥笔写出的字绵软缺乏神气。下面请看林散之谈书法如何用墨:
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浓墨少的问题。
墨有焦墨、浓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妙乎一心。”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林散之作品
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丝,枯笔感到润。墨深了,反而枯。枯不是墨浓墨淡。
怀素能于无墨中求笔,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筋骨血肉就在其中了。
怀素《自叙帖》
王铎用干笔蘸重墨写,一笔写是一个字,别人这样就没有办法写了,所谓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
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写之则活。”熟,就是磨得很浓,然后蘸水写,就活了。光用浓墨,把笔裹住了,甩不开。
——选自《林散之比谈书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