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家族:解读六味地黄丸配伍奥妙,杞菊与明目两兄弟专攻眼疾
今天我们统一来聊一聊地黄丸家族,这个家族除了咱们前面说的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还有其他6兄弟呢。
如果有个群聊的话,应该叫做相亲相爱地黄家。
群聊里分别是: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归芍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排名不分先后)
咋一看名字,是不是挺乱的,傻傻分不清楚呢。
其实后面6位都是在老大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而成的。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知道加味的药物。
这句广告词洗脑了好多人,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是不够严谨的。因为肾虚也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如果不加以辨证区分,就随意用药,不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严重的话,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今天我们就好好了解下,每个地黄丸的成分、功效和适应症。
六味地黄丸
首先说下老大——六味地黄丸。
这个名气很大,但是大家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创的方子吧。
这是北宋儿科名字钱乙的方子,这个方子还有一个故事,钱乙是个儿科医生,曾入职北宋太医院,有一天,钱乙和弟子阎孝忠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
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按前贤张仲景《金匾要略》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遗忘了吧?”
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您以为如何?”
这位大夫听了,恍然大悟,连声道:“原来如此!钱太医用药灵活,酌情变通,令人佩服!”
阎孝忠赶紧把老师的话记载下来,后来又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地黄丸”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仍广泛运用于临床,成为众所皆知的著名中成药。
那关于六味地黄丸的开方思路,罗大伦老师解读得很精彩!
古人开方的思路是非常清楚的,讲究的是君臣佐使,就是像治理一个国家一样,政府部门要有个合理的结构,同时也像打仗一样,要把各位将帅安排得当,兵力的部署也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打胜仗,而六味地黄丸恰恰是这方面的典范。
六味地黄丸方子里面的每味药的分量分配是相当讲究的,它们分别是:熟地八钱,山萸肉四钱,山药四钱,茯苓四钱,丹皮三钱,泽泻三钱(此比例通常不轻易改变)。
这么一看,这个战阵的队列排布就清楚了!
首先,站在中军位置的是大将:熟地,它长得黑黑的,大块头。
它领的兵那是最多的,有八钱之多,也就是说,这里部署的兵力最多,那么这个熟地是干嘛使的呢?
我们的大将军熟地是入肾经的,它对肾经的地理位置最熟悉,可以直接进入。它滋阴补血,益肾填精,这对肾经的正常运转是十分重要的。
大将熟地带着兵进入肾经后,可以对肾进行营养补充,也就是说,它及时地把粮草饮水等战略补给提供给了肾,这就是它滋补肾阴的作用,在中医里,阴属物质,阳属功能。
由于我们熟地提供的粮草补给,使得肾能够正常地运转了,为身体的正常运行提供原动力。
我们再来看看谁带的兵第二多,原来是山萸肉和山药,分别是四钱,这说明它们带兵的数量是主将的一半,算是副将了。
先来看看山萸肉吧,这位副将长得红红的,咬上去酸酸的,现在我们把地图铺好,来仔细看看这位副将要占领哪里?原来是肝经,中医的肝并不只是西医讲的肝脏,中医的肝是一个系统,还负责管理包括情志等方面事务。
中医说:酸味入肝,山萸肉领兵四钱,直入肝经,同时还兼入心经、肾经,这样副将山萸肉带领着队伍进入肝经后,就及时地把粮草送入了这个领地,这样肝经的运行就正常了,同时心经也得到了补给。
另一个副将是山药,它带的兵也是四钱,他长得白白的,胖胖的,味道是甘甜的。
中医说:甘味入脾,所以这次我们不用翻开地图也知道了,它一定是带着它的士兵进入了脾经的区域,对那里进行了及时的补给。
同时,副将山药还兼入肺经,所以肺经这个区域也得到了一些战略物资。
好的,现在几位将军都出发了,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战略地图吧,肝、脾、肾三个战区,已经插满了红旗,心、肺战区也得到了补养,所有的位置都投放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得到了充分的恢复。
那么问题出现了,前方战报回来了,三个主要战区都发现了问题,肝经战区的回报是说那里尚有部分敌人没有清除,影响了物资的投放,这部分敌人是什么呢?
原来是肝火,有肝火在,那么投入大量的物资是危险的。
怎么办?让我们来看看现在我们司令部还剩下哪些战将了吧,对了,就是你了,丹皮,你带兵去吧。
丹皮,又叫牡丹皮,它可以带兵直入肝经血分,清除肝火,它历来以手段猛,行动快著称,但是由于这次去执行的是补给任务,丹皮只是对山萸肉进行掩护,所以不用带那么多的兵,三钱就够了,我们管它叫特种部队吧,好的,丹皮,你现在出发!
脾经回来的报告是说:脾经里还有部分敌人潜伏,原来是水邪,脾经是个干燥地带,如果有水邪潜伏,则投放的物资会被浸泡,变成一堆烂泥的!怎么办?需要派一位排水能手去处理这个问题,越快越好!
让我们赶快再看看剩下那些将领了?好的,茯苓,就是你了。
茯苓,味甘淡,主要对脾经地形比较熟悉,它是寄生在大松树的根须上的一种菌类,白白的,味道平淡,它可是泄水健脾的能手,现在我们命令它带兵三钱,组成一个特种部队,直入脾经,将脾经的水湿泄去,如不完成任务,提头来见!
桌子上剩下的是最重要的求救信了,这是肾经那里发来的,说是在肾经那里也有水湿,这肾本来就是管理水的,但是如果水太多了,超出了它的负荷量,则会变成严重的负担。
怎么办,我们的主要战区出现了问题,派谁去呢?这可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一定要派个能打硬仗的,好吧,就派泽泻吧,光看它的名字就错不了,泽泻,泽泻,多少水泽都会泻掉!
现在派泽泻带兵三钱,组成特种部队,直入肾经,执行泻水任务,先立下军令状,不完成泄洪任务,提头来见!
总结一下:三补三泻
- 熟地——入肾经,滋阴补血,益肾填精
- 山萸肉——滋补肝经,兼入心经,肾经
- 山药——补脾,兼入肺经
- 丹皮——清肝火
- 茯苓——去除脾经的水湿
- 泽泻——直入肾经泻水
各位这回看清楚了吧,这次战斗任务的策略设计是三补三泻,三位主将进入肝、脾、肾三经,同时派了三位助手进入这三经泻去该经的邪气,这种治疗思路是严密的,否则如果一味进补则会导致有邪气的脏器的功能异常。
有了这次战斗经历,如果以后谁再跟您说六味地黄丸只是补肾阴的,您一定要告诉他这样说是不完全的,六味地黄丸是补肝脾肾的,只是着重点在补肾而已,所以它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调理身体的方药。
下面,我们来讲讲六味地黄丸都能治疗哪些疾病。
1、口干口渴
老是觉得口中干渴,喝多少水都不管用,尤其是到了晚上,更加明显,这就是阴虚了。遇到这种情况,六味地黄丸就能治。
2、骨质疏松
现代医学所讲的骨质疏松,大多可以用六味地黄丸来调理。骨质疏松不要老想着缺不缺钙,要想到《黄帝内经》上所说的肾主骨。
肾阴亏虚,肾里面那些很宝贵很精华的东西就藏不住,导致骨骼里的骨质随之流失,骨骼密度降低,进而变得疏松。六味地黄丸可以把流失的骨质补回来。
3、小儿发育迟缓
六味地黄丸,小孩子也可以吃,因为它最初就是儿科药,换句话说,这个药,放在古代,是用来治疗儿科疾病的。
现在的一些小孩子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爱生病,隔三差五就感冒,另外,发育迟缓,吃的再好,都不见长肉,不光不长肉,也不长个儿,跟同龄的孩子一对比,能矮一个头。
过去,小孩子面黄肌瘦是因为食物匮乏,营养跟不上去,如今,营养已经不缺了,但是他耗得啊太厉害了。
比如,晚睡。有些小孩子总是跟着父母的作息习惯来,到晚上十一二点才上床睡觉,还有的玩游戏玩到很晚,那些本应该用来支撑生长发育的,让你长个子,长肌肉的气血津液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就被提前消耗掉了。
所以你到街上去转一圈,会发现视力不好的小孩子比比皆是,小小年纪,鼻梁上就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当然,也有一些小孩子属于先天不足,是胎里带来的。
甭管是先天还是后天,六味地黄丸都能补。
4、失眠
有一种失眠也是因为肾阴虚,虚久了,心火和肾水衔接不到一起,专业术语叫心肾不交,到了晚上,人就会烦躁得难以入睡。
六味地黄丸把肾水补足,让身体重新回到水火既济的状态,那丢失的睡眠很快就能找回来。
5、慢性咽炎
六味地黄丸可以调理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也是现代医学的叫法,中医叫“虚火喉痹”,注意是虚火,不是实火,这个火从哪里来的,从肾而来。
肾主水,肾阴亏虚,肾阳无以依傍,本来应该潜藏在水里,现在循经上攻到咽喉,你就会感觉喉咙那里又干又痛。
6、老年人牙痛
牙痛也要分实火和虚火。实火就是实实在在的火,是身体里真正的火热较多,老年人本就阳气不足,哪还有多余的火力?所以年老牙痛,实火的很少,绝大部分是虚火。六味地黄丸用上,把肾阴补足就好了。
7、口腔溃疡与耳聋耳鸣
同样的道理,那些反反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啊,耳聋耳鸣啊,头晕眼花啊都有可能是虚火循经上攻所致,只不过这团火攻到了不同的地方而已,无论哪一种,只要辨证属于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就能治。
8、牙龈萎缩
牙龈肉萎缩,牙齿松动,齿与齿之间的缝隙变大,用六味地黄丸加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补肾,肾有力量,牙齿才能坚固;补中益气丸补脾,脾主肌肉,脾胃好,那萎缩的牙龈肉才能重新长回来。
9、女性更年期
女性到了更年期以后,老是心烦易怒,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发脾气,这个时候,不妨吃点六味地黄丸。
中医常说一个人脾气不好,爱发火,是肝火旺,其实也有肾虚的成分在里面。肝是属木的,而肾属水,肝木一旦起火了,身体赶紧把肾水调过来,去灭肝火,但是你水不够,就只能任由肝火一直烧一直烧。
反过来,肾水足的人,从里到外都是很滋润的,这样的人,她才不会“起火”。更年期的女性正是因为肾水变少了,所以才会出现一系列不友好的变化。
10、糖尿病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也是有好处的。中医把糖尿病叫做消渴,你看总喝水总渴,还总尿尿,那个水啊一进到体内,还没来得及炼化成津液,就排出去了,所以糖尿病的人体内的阴液一定是有所不足的。
六味地黄丸能够滋阴,在糖尿病早期可以用来缓解口干口渴、头晕乏力的症状。
咱们再来说说比较相近的老二和老三——杞菊地黄丸和明目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
枸杞是滋阴的,枸杞的加入增强了补肝肾的力度。另外,枸杞这味药,很多人都知道,对眼睛特别好,因为擅长护眼明目,所以也叫明眼子。
菊花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能入药,因为在秋天开放,得秋风肃寒肃杀之气,所以能祛风除热。
菊花还能治疗眼部疾病,《本草纲目》里就有过记载,说“菊花治目欲脱,泪出”。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眼睛看不清东西,近视的朋友比较有体会,越是看不清,越喜欢往前凑,眼睛在整个身体的最前方,就这样死死的盯着,盯久了以后,眼泪就不由自主地往下掉,叫“目欲脱,泪出”,菊花就管用。
有了枸杞和菊花,针对性就更强了,眼睛的一些问题,可以考虑用杞菊地黄丸来解决。
1、视物模糊
肝开窍于目,现在很多人整天盯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久视伤肝,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眼睛,就会视物模糊。
2、干眼症
古人把干眼症叫什么呢?神水将枯!也就是泪液不足,眼睛会出现严重的干涩。这时候不能说只滴眼药水,治标不治本。
泪为肝之液,泪液属于肝,归肝管,要到肝肾中去补,才能补到位。杞菊地黄丸补肝肾,可以为眼睛补充水分。
3、飞蚊症
感觉眼前有黑影,像小蚊子一样飞来飞去,用手挥,挥不走,叫飞蚊症。中医也叫蝇翅黑花、眼风黑花。
也是因为肝血虚,像油灯里的油不够了,灯火飘飘忽忽往外冒黑影。再一个,中医讲,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
就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能反应到眼睛上,其中,最主要的是肾,肾精是一身元精之所在,肾色又为黑,肾精不足,就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杞菊地黄丸把肝肾补足就好了。
4、眼睛红血丝
这是因为熬夜伤肝,肝火旺盛,灼烧肾阴,杞菊地黄丸把肾阴补足,虚火就跟着往下降,眼睛里的红血丝就能一点点退掉。
5、畏光
畏光也是因为眼睛里面有热,所以怕见光。肝血虚,血虚生热,热往上走。杞菊地黄丸就管用。
6、迎风流泪
老是情不自禁地掉眼泪,严重的风一吹,泪水就跟着掉下来,是肝虚,不能把泪液固摄住,杞菊地黄丸吃了以后,可以把眼泪收住。
7、眼睛干痒
痒是有风动的表现,风在眼睛里四处游走,带给人的感觉就是痒,这个风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从肝而来,肝血不足,血虚生风。像一个地方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以后,就会刮风。这个时候,也可以考虑用杞菊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当归、白芍、蒺藜、石决明(煅)
明目地黄丸可以当作是杞菊地黄丸的升级版,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蒺藜、石决明(煅)来进一步增强明目的功效,肝中浊物垃圾,可以依靠他们来排出。
同时还加入了当归和白芍来补充肝血。在补肝阴的同时补肝血,把肝体补得更为全面。
肝开窍于目,肝血充足,营养丰富,眼睛得到滋养才能更健康,所以明目地黄丸的功效主要是三点:滋肾、养肝、明目。
明目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治疗的病症大致相同,比杞菊地黄丸更有针对性。
注意事项:肝经风热、肝胆湿热、肝火上扰以及脾胃虚弱、运化失调者慎用。用药期间不宜食油腻肥甘、辛辣炽热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