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喜欢听故事
昨天去北大燕南园地下咖啡厅参加了一场交流活动,活动是一位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朋友组织的,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有退休多年的长者,也有仍在校园求学的学生,有刚刚步入职场的青年,也有工作多年的前辈。行业范围很广,年龄跨度很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也都在经营着各自的生活,看看大家最近都在关注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困惑,这是交流会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对于图书馆管理员,向来不敢轻视,老子、太祖、莫言都曾做过图书管理员,少林寺藏经阁的图书管理员也轻松秒杀萧远山和慕容博两大绝世高手,这让我对活动的组织者和这次活动都有了更多的期待。不过话说回来,我主要是想去听故事。无论这些故事是否生动有趣,抑或是平淡乏味,我都想去听一听。
现场大概来了三十几个人,在咖啡厅内围了很大一个圈。坐定之后,大家开始轮番做自我介绍。这是我比较喜欢的环节,不是因为自己有什么高明的自我介绍方式,也没有什么特别光鲜的东西迫切地要跟别人分享,而是想看看别人怎么样当着众人的面去呈现自己。这样的自我介绍,其实是建立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的,把自己的性格经历通过简短的几句话概括出来,以此来换得别人的第一印象。毫无疑问,每个人做自我介绍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人直接,有的人含蓄,有的人谦虚,有的人高调。如果听者足够细心,也能够多少捕捉到发言者的性格和思维方式的蛛丝马迹。其实,这个过程就已经足够精彩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介绍着自己,一个个二维的、三维的形象呈现在你面前,也或清晰、或朦胧地浮现在脑海里。我细心地听着,耐心地记着,同时用他们的形象和经历比照自身,思考着该怎样开始自己的自我介绍。
在诸多的自我介绍里,总有那么几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网名叫做“风筝”的网友,说自己“喜欢听故事”,各种各样的故事,喜欢旅游,喜欢去各种地方看不同的风景。这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不单是因为他先于我说出了这句话,而是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至少是一个很有心的人。再结合他的网名,我决定待会一定要和这位“风筝”好好聊聊,看看这个“风筝”达到过的高度和远方。还有两位位退休多年的阿姨,根据一向脸盲的判断力,两位老太太应该都不到七十。当晚参加活动的有两位阿姨,俩人年龄差不多,私下里是玩得很好的姐妹。从我刚走进咖啡厅,看到这两位阿姨时,心里就很是惊讶,对她们的身份也做了初步的假设:两位大概是退休的老教师。年龄稍大的阿姨自我介绍时,开口便说自己“是一个惰性很强的人”,“今晚没陪老板散步,也没有照看小孙子,跟好姐妹一起来参加今晚的活动”。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一看就是内心和豁达的人。这位阿姨甚至有些可爱,语气里幽默但又透着一股认真劲。另外一个阿姨则在自我介绍中说“我是来跟你们年轻人学习的,看看你们都在想什么,做什么,我们也不能太落后于这个时代了”。一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两位老太太的真正来意。后来从跟她们的交谈中了解到,两位老人今晚参加活动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因为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这让她们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朝气;二是,她们很关心我们国家的未来走向,所以想知道这些年轻人是怎么想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国家最终还会交到这代年轻人手里,由他们来建设。姑且不说两位阿姨心忧天下的迫切心态,但是两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不辞奔波来参加活动这点,就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感佩。分组交流的时候,我和她们两位座位邻近,我也格外留意她们的言谈,她们毕竟有比我厚得多的阅历。满头的银发,不只是岁月和时光的漂白,也有故事和阅历的沉淀。
我在自我介绍时说,“人大校徽上有三个'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天参加活动的已经远远多于三个人了,我很开心能有这么多的老师,希望能多向各位学习。”其实,我这么说,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要学的未必只是知识,也可以是想法、情怀,甚至智慧。就像有位书友说的:“我学会了聪明地生活,我正学着去高明地生活”。
还有一位书友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身体的不那么健全,丝毫掩饰不住她内心灵魂的高大。这位书友来自河南的农村,由于先天原因,说话不是那么利索。她读完硕士后,在清华大学某个实验室做助理,计划要在清华读博士。她分享了自己的体会,说自己老家的教育资源很稀缺,农村孩子接受到的资源很有限。当她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县城读书的时候,她哭了。不是羡慕城里孩子吃的食物有多美味,穿的衣服有多光鲜,而是他们有那么多的书可以读,那么多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可以去。这些都是很多农村孩子,没有见过,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她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像她这样农村来的孩子能够有更多的书读。也许是她说到此处情绪过于激动了,还是她说得久了嘴累了,我分不清,但我感觉得到她说这段话时的哽咽。作为一个同样是农村来的孩子,我跟她有太多的同感。只是,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童年里并没有缺少书的陪伴。但话说回来,这种城乡资源的差距,有岂止是有机会读到的书的多少,它的藤蔓延伸到更多的方面。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地来,改变要一点一点地发生,但必须有人还在想着这些事,有人还在坚持做这些事。
还有一位今年四十一岁的大哥,声称自己还在做着成为一名探险家的梦想。他说自己前年(或者去年),骑自行车从河北,经河南、陕西、山西,又回到了河北,行程两千多公里。这次骑行的冲动,源自自己偶然读到自己少年时写的一篇日记,日记里成为探险家的梦想再次在他心里点燃。不惑之年,重新邂逅少年时的梦想,他的内心突然沸腾了,就像是枯萎了很久的老树,突然间发了芽。他辞掉了自己的工作,推起自行车,驶向了自己的追梦之旅。这一走,跨越了几十年。也许旅途中的大哥,还是当年那个种下梦想种子的少年,尽管岁月已经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我问他:“这次骑行,给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他说:“他还相信,这个梦想能够实现的!”另外一名书友插话:“如果你在野外露营,遇到狼怎么办?”他显得有些局促,“扎营时,我会避开危险的地段”,话语中似乎少了些底气。另外一名书友告诉他这些都是可能遇到的情况,既然是去探险,就一定要把各类可能出现的险情考虑在内,并准备好多种备选的解决方案。我明白,这位书友是想告诉他,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说实话,我起初也觉得这位大哥的梦想不切实际,想给他一些忠告,但我脑海里突然浮现起堂.吉诃德的形象。这个时代已经很现实了,难道已经把理想主义的空间挤占的一点不剩了吗?我们眼中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急于要否定,并迫不及待地要给出忠告的行为,未尝不是再破坏别人的幸福,或者是在打碎他们用心营造的幸福感。毕竟,我们子非鱼。
后来,那位“风筝”先生在我们的一再邀请下,加入了我们的小组,因为我告诉他我网名叫“一勺风”,风筝是离不开风的。我也跟他开玩笑,说他大概是一支“没有线的风筝”,到处飞,到处漂泊。我也试图从他那里套出更多的故事,一个声称自己喜欢听故事的“风筝”,不可能没有故事。我也从其他人身上听来了各种故事,有的完整,有的只是零散的片段,因为故事背后有太多的来龙去脉,也有太多的欲说还休。但这已经足以令我非常开心,放佛自己就是他们生活的见证者,甚至跟他们一起经历了这些故事。
我们有时候都是生活的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着别人的感动,流着自己的眼泪。其实,能感动就是一种奢侈,能流泪也是一种幸福。我喜欢听故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