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范雨素
生活有时候比小说要精彩得多,因为小说只有一种结局,而生活却有无数种可能。倘若能把生活的细节,直白地呈现出来,就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捎带着难以逃避的磕磕绊绊,再或者夹着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心酸,也能激起读者内心的波澜。他们或是感同身受,因为彼此的生活有相似,感受能够共鸣;又或者感到惊诧,放佛另一种不同的生活在面前展开,看得心惊肉跳。
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就这样火了,同样火了的还有文章的作者范雨素。她没怎么在学校的教室里上过学,却在社会的课堂上学到了生活教给她的很多课程,从书本中汲取了很多能量。她今年44岁,初中毕业,在北京皮村做育儿嫂。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我就觉得很感动,文字虽然朴实无华,但通篇洋溢着一种生活的味道,真实得仿佛让你亲临现场,看着一件件事在你眼前发生。
她是一个好的作者,至少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她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不懂得在雕琢字词上下功夫,她着力的是怎样把情感一点点嵌在文字里,又让情感从文字里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有人说,相同经历、相同阶层的人,更容易引起彼此的共鸣,“抱团取暖”的心态一直都是社会常态。文章说出了很多来自底层民众的心声和挣扎,才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文章在公众号上发出来一天之后,阅读量就突破了十万,也有好几万的点赞量。她和她的文章一时间也成了热门讨论的话题。
文学界的“精英”对此表现出了不屑,认为范雨素的笔法拙劣,叙事不成体系,也认为她的故事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后续的活力,之所以能成为“爆款”,不过是因为刚好满足了人们想换个口味的欲望。其实,则不然。范和范文的走红,一方面是由于范雨素有故事,真实的故事近乎是对现实生活的呈现,范雨素的文章充满了情感,这种情感毫不费力地走进了读者心里;而另一方面,放大了讲,却是中国社会现状的一个必然。阶层分化,阶级对立,富人与穷人、精英与草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多和凸显。底层民众的诉求和无奈,起初一直受到压抑,但也越来越难压抑,继续寻找一个出口来释放。恰巧,范雨素的文章让这类情感有了一个附着的机会,于是大家就开始纷纷点赞、评论,转发。点赞和转发是因为激起了内心的共鸣,转发是在宣泄相似的情感,评论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所以,即使没有范雨素和《我是范雨素》的出现,人们也会找到其他的情感宣泄出口。
不过今天,范雨素的那篇文章无法在朋友圈阅读了,“因违规无法查看”。可能是因为范雨素的文章收到疯转引,让某些人眼红了,将这样一个“异类”的突然崛起视为一种威胁;也可能是文章里把底层生活呈现得太过不堪(其实她不过如实描写罢了),让很多人觉得不安,对生活的意义产生怀疑。但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那篇文章被举报了,无法阅读了。有时候,社会不允许太过真实的生活呈现两次,要么出现在现实里,要么出现在笔下,不可得兼。太激昂的,太卑劣的,太耀眼的,太黑暗的,出现得多了,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论是在现实里,还是在文字里。
但我们又怎能不给像范雨素这样的人一次机会呢?生活没有接纳她的抗争,难道文字也要否定她的故事吗?其实,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像范雨素这样的又岂止她自己。范雨素爱读书,阅读让她的笔有了活力;范雨素有生活的阅历,这些阅历也让她的文字有了活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本身就没有留给他们多少选择的余地,一旦他们认定一件事情能够为他们提供安身立命的资本,或者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心安的理由,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这种对于生活的小小的执着,跟野心无关,所求的不过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范雨素身上,有些东西就很具有代表性。比如,她对生活的抗争,那种顽强就是千千万万底层老百姓的写照;她爱看书,对知识有着一种敬畏,觉得知识能带给自己不一样的东西,尽管她也说不清具体会带来什么,大多数老百姓的想法也都是这样单纯。很多来自底层阶级人们的经历不见得不如范雨素丰富,经历的挫折、甚至苦难也不见得比范雨素少,他们的坚持和挣扎同样顽强,只是他们没有范雨素的幸运。她的幸运在于,她遇到了书,并一直把读书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书也没有抛弃她,收容了她,让她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劳碌之后,能够找到一个栖息灵魂的处所,更难得的是给了她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一支笔和这支笔留下的生活的痕迹。
社会有多少层面孔,就有多少故事,故事的主体是人,有心的人,无心的人。用心生活的人,也许未必会经历更多的故事,但一定能收获更多的感动。微信上读不了《我是范雨素》了,我们不如在生活中去寻找范雨素们。她也许是别人,也许就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