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汤治疗18例风湿病经验介绍
临床資料分析
两年来,杨福岳等应用甘草附子湯治疗活动性风湿病18例。
1. 性別及年龄: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16 岁,最大者63岁。
2. 病程:最短者5日,最长者9年,其中1年以內的4例,2-3年7例,4-5年4例,6-7年2例,9年1例。
3. 症状及体征:关节痛均呈游走性,有环状紅斑的4例,皮下結节的1例。体溫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9.2度1例,余在37.5-38度之間。心脏受累者5例,心尖区均可听到明显的收缩期与舒张期杂音,1例幷有慢性腎炎。
4. 脉象:細数者10例,浮虛而涩者5例,浮数者3例。在起初外感风寒湿淫的症状,如:头痛、骨烧、汗出、恶寒、或汗出不多,胸膈痞悶,两肋胀,手足关节肿痛的急性期,脉象多为浮虛而涩,或浮数;在脸色蒼白,两頰戴阳,畏寒,多汗,心悸,怔忡,气短甚至全身浮肿的慢性期,脉象多为細数,或脉虛而涩。
5.舌苔:薄白苔者11例,白膩者3例,白滑者3例,无苦而舌質絳者1例。可以从舌苔之变化,做为診断病邪久暫深浅之依据。
6. 血象:白血球計数增加在10000-12000/立方毫米之間者11例,12500-14000/立方毫米者3例,其余正常;血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速,其中1例85毫米/小时,5例50-70毫米/小时,8例30-40毫米/小时,4例25-30毫米/小时,以30-40毫米/小时者占的比数較多。
7. 症状消退日期:关节肿痛消失,7天者1例, 10-20天9例,20-30天5例,关节肿痛滅輕,自动停止治疗者2例,1例治疗17日,因关节肿痛未滅,改用他方治疗;有环状红斑的4例,均在5-15日內消失,有皮下結节的1例,經治疗25天未見減輕,按甘草附子湯去甘草,加海藻四錢又治2日,突然消退;心脏体征,除1例无效,自动停止治疗外,其余4例,3例恢复正常,1例減輕;血沉及白血球計数,有8例恢复正常,10例未做最后复査。随訪时間病程9年的1例,曾随訪19个月,除阴雨及重体力劳动后,有关节痠胀輕度心慌外,关节肿痛及皮下結节未再出現,其余坚持用本方治疗的14例,均随訪3月至—年半之間,未見病情加重。
治疗方法
1. 方葯組成:
按伤寒論甘草附子湯原方:甘草(炙),附子 (炮、去皮、破),白朮、桂枝,四味葯組成。
2. 葯物的辨証用量:
治疗剂量应根据病情,个別葯物酌情增減。如急性期,重用桂枝,一般成人可用桂枝四錢,熟附子二錢,白朮三錢,甘草三錢;对慢性期患者,重用熟附子治之,一般成人用熟附子四錢,桂枝二錢,白朮三銭,甘草三錢;幷全身浮肿者,甘草減至一錢,而白朮增加至四錢或五錢,熟附子仍用四钱;对幷有慢性腎炎的1例,甘草也減至一錢;对皮下结节的1例,因良久不見消退,去甘草加海藻四錢,于2日后,結节竟然消失。
3. 服法:
一般沿用煎剂,每日1剂煎服。因本方药少,可根据季节(如秋后气候涼爽时)做成糖浆,按量分服,每日3次。这样減少了分煎的麻煩,服用方便,幷有矫味作用,患者乐于服用。也可做成酊剂、浸膏、片剂或丸剂,密閉保存,据含量用之。
初步体会
按祖国医学的認識,甘草:补脾胃不足,生肌止痛,因脾主四肢,甘能緩痛之故;附子:大燥回阳,补命門火,遂风寒湿,拘掣风痹,开关門,消肿滿;白朮:补气生血,健脾燥湿,理心下急滿,利腰臍血結,去周身湿痹。按脾恶湿,脾胃不健,难于轉輸之故,能造成“滿”、“結”、“痹”。可以通过健脾去湿以致于康复;桂枝解肌,調营卫,溫經通脉,使邪从汗出,而汗自止。桂枝能治手足痛风,肋风,是因肋风属肝,桂枝能平肝之故。由上述葯物組成的效能来看,主治在“湿”,如:甘草补脾胃不足;附子大燥回阳;白朮健脾燥湿,用桂枝調和营卫,溫經通脉之外,它也有一种“燥”的作用。当然从方义上来講,对脉象細数的久病,虛病,寒病較为适宜。但我們根据“体虛邪实,邪趁虛入”的原理,用于急性症,特別用于关节炎发作的早期,尤以渗出性炎症剧痛者,或有急性心肌損害者,見效更速,这点是値得 进一步探討的。
按中医学的观点,認为风湿病大部分是由于风湿所引起的,故其治疗皆以《金匱》所說的“湿”为基础。风生热而湿为水。从部位上講,三种病的症状皆現于表。因此对于表热者,多用配有桂枝的处方,以調和营卫,所以《伤寒論》“桂枝附子湯”主証,因为风与湿相結聚,身体疼痛而煩热,把桂枝提在前面,可見本病在急性期是需要重用桂枝的。对于虛証,可重用桂枝,于实証有时可少用桂枝,当然不能生搬硬套,不顧实际。至于进入慢性期,情况又有不同,首先慢性期无热、或热輕,因而不能認为是直接由于风的作用,而是更加其他因素者居多。慢性者也有虛实之別或有时兼寒兼血証者亦不少。但慢性时,卽或是实証,桂枝很少使用重量。对于虛証,則以使用附子为最多。对于血証之实証中医常用桃仁,虛証常用当归,必要时須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杨福岳.甘草附子汤治疗18例风湿病的经验介绍.山东医刊,1965,(11):32.
注:中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