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雨丝】| 马枚素:正在消失的乡恋
马枚素作品
正在消失的乡村记忆
进入到城市生活的农村人,在旁人谈起农村时,总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情不自禁地加入讨论,情绪也随着讨论而变得激昂起来,并且会表现出难以掩饰的对农村的骄傲之情。也许你是感慨儿时的有趣、生活的困窘,又或者是邻里的和睦、乡亲的质朴,一件记忆中的琐事,也会让你露出会心的微笑。记忆中夏日的蝉鸣、挥汗的农者、远处的吆喝、嬉戏的孩童……无不让你留恋。农村,是不是真的会消失呢?但是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造成的,我们印象中小溪、河流、稻田好会回来吗?
然而,时至今日,农村正在逐渐消失。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平均每天都会消失一个村落。在农村的许多地方,无数的房屋空置、成片的土地荒芜、农村人口大量流失,整个村子只剩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农村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地方,大部分和平人都是根在农村,那里承载着我们儿时的回忆,那里有我们年迈的父母。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中华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与农耕文化和生活形态密不可分,然而.在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村和农耕文化正在消失。
对于故乡的逃离与眷恋,对复杂人情的无奈与感伤;也是对一代人生活方式的热闹呈现与安静的告别。作者用简洁拙朴又极富质感的题目,如《偷情》《骂街》《分家》《超生》《讨债》《打老婆》《揍孩子》《串门子》《走亲戚》等,剖析着父辈一代人的生活,一代人的童年悲欢与内心伤痕,及对自己“零零后”子女童年的思考。所以故乡不只是故乡,它承载了影响我们一生情感走向的童年生活,并折射出我们在城市酸甜苦辣的成人之旅。作者所有的立足点,皆在“人”与“情”上。而用孩子纯真的、幽默的视角进行描摹,不过是将人情冷暖,凸显地愈发地让人感伤与深刻。
就是现在农村已经变得陌生了,再也不是年少时的模样。小时候的农村,泥泞的小路,随意乱长的小草,还有一片片的稻田,到了晚上还有袅袅的炊烟,还有邻里间的谈笑,这样的农村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甚至有人说农村正在渐渐消失。我是在北京这个大城市里长大的,对此深有体会。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日子是在乡村度过的。我的祖母、母亲都住在安徽阜阳的一个村子里,现在我们那一代好些村子已经不存在了,那是我真正的故乡,有农舍、田野、小河,哥哥经常带我去那里玩。我的感觉是,在乡村,孩子是和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一起成长的,他是属于这个生命共同体的,故乡有很多伙伴,包括植物、庄稼、牲畜、昆虫等等。所以我说,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因此也是没有故乡的。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珍藏着童年记忆的地方,而在城里长大的孩子,城里孩子的童年记忆是很贫乏的,没有农村孩子对故乡的寄托。那些在农村或者小镇长大的作家,比如鲁迅、沈从文,他们写的童年回忆特别能打动人,在城里长大的作家就写不出来。
小时候,村里会写春联的人不多,准确地说是写得漂亮的人不多,每到临近春节,左邻右舍都会端着墨水,拿着红纸到会写毛笔字的人家里求字。到了除夕,万事俱已齐备,洒扫庭院、悬挂灯笼、张贴春联,正式开始过年。过年,除了团聚就是拜年。几乎年年如此,晚辈们先是给自家的老人、长辈磕头拜年,然后就约上弟兄或相熟的邻居一起,走街串巷地去邻里家挨个跪拜,互相提醒着,唯恐落下了一个长辈。长辈们看到小辈们前来拜年,也都很高兴,嘴上说:孩子们别磕了,来了就好。院子里却早已铺好了油布、尼龙袋子等,为我们双膝跪地做好了准备,看到我们跪了一大片,老人们心中早已乐开了花,给我们抓些花生黑枣。如今回家,这一习俗仍在保留,老人们说,孩子们年头节尾也就在过年这几天能见上几面,大家串串门、嘘寒问暖、交流交流感情,挺好。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城市化进程的负面作用,乡村正在消失。随着乡村消失,乡愁也就无所依托,故乡正在成为一种人们很陌生的东西。你去问现在的孩子和青年,什么叫乡愁?他根本就没有概念,他知道抖音,知道网红,不知道乡愁。农村,一个让中国十四亿人魂牵梦绕、割舍不断的地方。几千年来,农村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根。我希望,不要再拆迁了,要保护中国原生古村落,保证农村文化的传承不断,也给我们这些游子保留一份浓浓的乡恋。
作者简介:马枚素,原名马兰,笔名:素素、小马扎。1995年4月出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退役后,在国外某航空公司工作。热爱写作,阅读,舞蹈。在本平台开辟了【枚素传真】栏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