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患“上位”成正主?看一看扶余人对朝鲜历史的影响——朝鲜简史
咱们此前花了三期的篇幅简单介绍了古代朝鲜历史发展脉络:从朝鲜神话传说的檀君朝鲜,到殷商遗民建立的箕子朝鲜和秦末流民建立的卫满朝鲜,最后到汉武帝一扫朝鲜设立“汉四郡”。

古代朝鲜政权变化
期间还穿插了朝鲜半岛的古辰国与三韩的发展脉络。总之朝鲜半岛在魏晋之前的历史已经梳理完了,本期咱们一起来着眼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鲜历史。
上文书咱们讲到了朝鲜的三韩,三韩虽然只是部落联盟阶段,但是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文明,但是到了公元四世纪左右三韩却一个接一个的相继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就是历史书上鼎鼎大名的扶余人

部落联盟
咱们上期讲三韩之一的马韩后期被扶余人搞得焦头烂额最后国势日衰扑街了;而三韩剩下的辰韩和弁韩则为了自保和周边崛起的强国抗争不得不合并为了新罗。至此三韩完全消失,但是三韩之地这个概念到了后世还有使用的

三韩
那么说这个扶余人是何方圣神?竟能产生这么大能量?通过或直接或间的方式一下子干掉了三个韩?那可是三个啊,不是一个也不是两个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所以要梳理接下来的朝鲜半岛历史,咱们就不得不先在本期简单了解一下扶余人。
扶余人
扶余人是中国历史从汉朝到唐朝之间广大历史时期内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民族,与当时的秽貊人和沃沮人用同一语系。 当然咱们今天说扶余语系是一种假定存在的古代语系,约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后5世纪,主要分布地在今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南部

扶余人
而扶余人跟当时东北方那一票像什么秽貊人、沃沮人等,统统被归为咱们古代认知中的“狄”。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原人把四方人都看做蛮夷嘛: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了:“那就是说扶余人是汉唐时期的中国边患喽?咋没听说过呢?”
欸!扶余人从笼统来看还真算得上是“边患”,只不过这个“边患”一点也不“患”。想想看咱们汉朝也好还是唐朝也罢,哪个时期是好惹的?也就汉朝的匈奴、唐朝的突厥、吐谷浑、高句丽算得上对手,那剩下的不是番邦小国就是得万国来朝

汉朝时的扶余
即使像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么混乱,顶多也就是五胡乱华(以匈奴、鲜卑、羯、氐、羌为首的外族),所以扶余人虽然也在咱们边上,也算得上是隐患,但是威胁有限,所以中原王朝政权对它的介绍不多,大家也就不太熟悉
但是对于朝鲜半岛历史来说扶余人那可就是最终大BOSS级别的超级老王,甚至一度由“边患上位成正主”,统治朝鲜很长时期,当然就算是扶余人最强大的时候,跟中原王朝也是交往甚密的

汉朝时期东北地区局势
那么咱们要了解扶余人,得先从它的起源讲起
濊貊
根据今天的研究观点,扶余人大概是濊貊[huì mò]的支系族群,也就是最早从濊貊那里分离出来的,然后逐步发展形成的扶余人

而濊貊则是中国东北南部地区和汉四郡故地的古老的地区性部族,也被称为貉、貉貊、秽貉或藏貊。在古代文献中也被称之为“亳人”或“发人”。

当然最早的濊貊也不是统一的,分成濊和貊两个部落,东边是濊,西边是貊。后来貊部落合并了濊部落,最终形成濊貊。所以濊貊是由濊人和貊人汇合而成的

濊貊部落以农业城栅为其特点,虽然也吸收了一部分游牧民族,但主体仍然不是游牧民族而是这种农业的定居。
早在西周时期濊貊就已经出现,当时还属于臣服于周朝的各个“小国之一”(跟箕子朝鲜差不多),等到大概汉朝时期濊貊就已经建国了,也就是逐步脱离了原始部落

箕子朝鲜与濊貊
当然在濊貊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一部分就逐步跟东北地区广大的原住居民进行融合,不仅是血脉,还有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最终形成了咱们本期的主角——扶余人
发展轨迹
扶余人最开始还是叫濊貊,后来濊貊人的北支成为了索离族,等索离族人东明称王后,就不用濊族和索离的族名,而采用凫臾族名。当时中原汉族王朝将其翻译成“夫余”,后来又改为扶余。
而夫余建国后就成为了汉朝在东北地区的地方性政权,在汉朝强盛时受玄菟郡(汉四郡之一)管辖;等到汉末三国时期就改属辽东公孙氏;到了晋朝又设东夷校尉进行管理。

汉四郡
所以扶余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是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顶多算得上是手脚末肢之疾。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夫余族经过几次变迁后,大部分同东胡、肃慎的后裔以及獩貊人和三韩人后裔融合了。

公元前后的朝鲜半岛形式
当然扶余人在西汉时期就建立了扶余国,这是历史上东北腹地第一个建立政权的古代民族。因此濊貊还曾隶属过扶余。咱们也就可以简单把扶余看成是濊貊的分支
扶余国(BC2世纪-AD494)
此前咱们说了,可以把扶余看成是濊貊的分支,所以当时东北腹地的沃沮、东濊都算得上是扶余人的兄弟民族,这些个民族一同构成了朝鲜半岛北方最大的“边患”

扶余国早在西汉就已建立,在最强盛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满族先祖)、西接鲜卑,方圆约两千多里(大概今天900公里左右的范围)
当然扶余国最终还是被高句丽灭国了,讽刺的是高句丽这个国家主体就是由扶余人和汉人组成,可以说扶余人既建立了扶余国也建立了高句丽,然后高句丽灭了扶余国

南北朝时期的扶余与高句丽
当然扶余国灭国不止一次,此前在西晋时期扶余国就灭国过一次:公元285年鲜卑族入侵扶余国,扶余王自杀,这才是扶余国第一次灭国(连灭国都灭好几次也是够悲催的)次年西晋开国之君晋武帝派兵帮助扶余国复国
470年南部高句丽族也入侵扶余国,连破54座城池(咋跟乐毅似的?);493年北部勿吉族(满族先民的一支)入侵,扶余王逃到高句丽,扶余国再次灭亡(欸我为啥要说个“再”呢?)

高句丽与扶余
从此扶余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扶余人也极大的融入其他民族,比如高句丽。当然高句丽后来也就逐渐发展成了一个单独的民族,这就是后话了
北扶余(BC239-BC58)
北扶余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国家,创建时间甚至比扶余国还早,在公元前239年由解慕漱所创建。这块地区也就是日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繁衍生息之地

三国时期的扶余
北扶余其实就跟咱们今天讲的扶余国或者朝鲜历史关系比较复杂,但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这里提炼归纳了一下,删去一些要素简单给大家提一下,大家有个概念就好
解慕漱建立北扶余国后传位给他的儿子慕漱离(第二任君主);慕漱离去世后传位其子高奚斯(第三任君主);高奚斯去世后其长子高于娄继位
公元前86年解夫娄(解慕漱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也是高于娄的兄弟)继承了北扶余王位。但高豆莫与解夫娄争权。最终解夫娄败给高豆莫

朱蒙
失败后的解夫娄逃到迦叶原,建立了东扶余。而高豆莫成为了北扶余的第五代君主,即位后改名北扶余为卒本扶余。高豆莫死后高无胥继位。接着是朱蒙(老皇帝女婿)继位,随后就将卒本扶余改名为高句丽!
东扶余(BC86-AD22/410)
东扶余是北扶余的一个延续国,前文刚刚说过是原来是夺权斗争失败后的解夫娄逃到迦叶原才建立的东扶余。也算是中国东北政权扶余国的势力范围部份。
势力主要位于扶余的东部的图们江流域。当然解夫娄与高豆莫之间的王位争斗的故事主要根据小说《桓檀古记》记载。真正细致的历史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事实上咱们把《桓檀古记》里面记载的朝鲜历史当做神话看就好,包括前面讲的北扶余的故事也是

在北扶余易主后改名为卒本扶余,到了朱蒙之后,又从卒本扶余改名成为了高句丽。后来这个北扶余的延伸-东扶余就是被高句丽所吞并。

一块被吞并的还有之前咱们讲的扶余国,至此相信大家对于扶余国、北扶余、东扶余和高句丽之间的关系都清楚了
高句丽(BC37-AD668)
在扶余人经历了扶余国、北扶余国、东扶余国和卒本扶余一大圈后,最终由扶余人建立的高句丽统一所有,成为了当时横跨北部朝鲜连带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大强国,开始了高句丽的时代

高句丽
高句丽想必大家就熟悉了,无论是朝鲜历史还是中国历史上这个政权都相当强悍,在国势强盛时疆域: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而高句丽的强大甚至间接拖垮了隋朝,在隋炀帝时期曾多次派大军征讨高句丽,当然结果的高句丽多次大破隋朝大军,取得隋军携带的巨额物资。而隋军则是动辄数百万的伤亡,一下子打光了隋朝的老底和民心

隋朝征高句丽
到了唐朝后更是屡次对高句丽开战,我们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曾亲征高句丽,唐太宗时期三征高句丽,这个时期像李勣、苏定方、薛万彻都是代表;唐高宗时期也曾征讨过,民间演义里的薛仁贵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

唐朝征高句丽
总之一句话,强盛时期的高句丽足以成为当时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所以从隋到唐那么多贤臣名将和雄才大略的君主才会不遗余力接力棒式的征讨它。这足以说明当时高句丽的强大

朝鲜三国时代
而在高句丽被唐军所灭之前,在朝鲜半岛还另有两大强国:新罗和百济。这三国在朝鲜半岛也曾短暂的上演了一场朝鲜三国时代的大戏
小结
从扶余国、北扶余、东扶余,再到高句丽,整个朝鲜半岛北方政权的发展脉络咱们大致理清了,而扶余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从一个“边患”(扶余国)成功上位为“正主”(高句丽)。并一直影响朝鲜半岛历史走向数百年

朝鲜三国时代
在高句丽、新罗与百济之间,一同构成了朝鲜的三国时代,并对日后朝鲜的历史、文化、思想方方面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那么朝鲜三国时代是怎样的?为何称其为“三国时代”?这段时期的朝鲜社会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