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无为”到底是怎么能“无不为”呢?

老子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人们都知道老子倡导“无为”,为此很多人诟病老子的主张是在反对人们奋斗,认为这种思想太过于消极。

老子这里也算自己在为自己平反,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可不是什么都不管不顾,反而是“无不为”,什么都做,什么都管。

只不过做法有所不同,不能一味盲目去做,而是应当顺应“道”的趋势去做,如此事情水到渠成,看起来便如同什么都没做一样,自然而然便成了。

这就是老子智慧伟大的地方。

老子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当权的人如果能够依照“道”的趋势去做事,那么根本用不着费力气去管理,天下自然归于稳定了。

比如汉宣帝时期有一个人叫龚遂,他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名气,但他确实一个运用老子思想治理地方事务的典范。

汉宣帝继位之初,渤海郡地区年年闹灾荒,盗贼四起。

当地的官员想尽办法也无法将盗贼全部捉拿镇压,所以汉宣帝便想要选拔一个有能力的人去治理渤海郡,于是丞相和御史便举荐龚遂。

当时龚遂已经七十高龄,身材矮小,汉宣帝见到他之后有些质疑他能否胜任便问他:“何以治盗贼?”你打算怎么治理盗贼之患?

龚遂回答:“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他告诉汉宣帝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受到圣上教化。且那里的百姓困于饥寒交迫之中,当地的官吏也完全不体恤他们。

所以他们起兵当盗贼实在是迫于生存被逼无奈,就如同小孩子偷了兵器在池畔边玩耍一样,不是有意作乱。

这种情况下您想让我用武力强行制服他们,还是想让我用德化安抚来稳定当地呢?

汉宣帝回答:“选用贤良,故欲安之也。”我选拔贤良之臣自然是要让那里安定下来。

龚遂一听,便知道自己这趟差事基本是没问题了,于是他找皇帝提了个条件,他说:“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龚遂的智慧在这里就开始展现出来了,朝廷委派紧急重任,自然急着看成效。

但龚遂先给皇帝打了个预防针,告诉皇帝这些乱民都是被饥寒和当地官吏逼的,所以想要安抚这些人得慢慢来。

言下之意皇帝你别催我,否则这事干不成。

第二既然丞相和御史你们举荐了我,让我去处理偏远地区的乱民,那么你们就得放权给我,不要用文法条规来限制我,让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因为自古太多地方官员受到朝廷权力的限制,例如唐代之后盛行起来的监军太监。

官员如果在地方处处被束缚手脚,那么就算本事再大也难以作为。

这些问题,龚遂上任前全都提前考虑到,并当着皇帝的面说清楚了,这是为他上任后的工作清除了障碍。

皇帝听后全部答应,还赠给了他黄金。

之后他便启程赴任渤海郡太守,在他临到渤海郡地界,还没有到郡府,他便开始了行动。

首先,他打发走了所有护送和迎接新太守的官兵,独自一人前往郡府。

其目的就是让百姓们知道新太守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官老爷”,给百姓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二,发送公文废除各县追捕盗贼的官吏,并放话说手拿农具的人都是善良、无辜的百姓,他们的事不允许任何官吏再过问,只有手拿刀、弩的人才是真正的盗贼。

百姓一听,当即扔掉了手中的武器,重新拿起农具回归了田园。

第三,他知道渤海郡地区“齐俗奢侈,好末枝,不田作”,自古沿海地区多崇尚商业,人们不愿意种地。

但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农业时代,种地的人不足势必会带来灾荒和饥饿。

于是他“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以一郡太守之贵下地耕种,亲自给百姓们讲授农业的重要性,劝说百姓好好发展农桑。

而且还开放官仓放粮,救济贫民,重新选拔贤能的官员实施管理。结果很快,人们纷纷卖掉了自己的武器,买来耕牛开始种田。

不久,当地社会恢复了稳定,甚至没有了讼狱之事。

龚遂这一场安定渤海郡的作为,运用的就是典型的道家智慧。

对朝廷,他防患于未然,把话说在前头,避免皇帝的误会,也扫平了自己实施权力的障碍。

对地方,明知当地盗贼猖獗,不仅不发兵治理,反而解散官兵,开仓放粮。

如此一针见血打到了百姓心坎里,不费一兵一卒便让盗贼纷纷自行解散,回归农田。

为什么会有如此效果?

因为龚遂明白民以食为天,百姓若不是饥寒交迫到生存不下去,没有人会愿意铤而走险。

衣食就是百姓的“道”,只要还“道”于百姓,那么“万物自将化”,一切自然而然也就回归平常了。

这就是“道”的智慧,这对于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启发,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