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221期:欣赏莎士比亚戏剧的表演
实话说,专程跑到上海看戏,主要是想看正宗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戏剧表演流派很多,从斯坦尼到布莱希特,不一而足。从电影上,电视上,中国的舞台上,看过无数莎士比亚的作品,唯独没有看过唯一正统的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出。这次机会来了,近在咫尺之遥的上海,当然不能错过。
从《莎翁情史》等电影中和文学史的描写中知道,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场是圆形的,舞台三面朝向观众。那时的舞台很简陋,没有复杂的道具,全靠演员的虚拟表演展现戏剧情境。就像《亨利五世》开头时那位说书人说的:“难道说,这么一个‘斗鸡场’容得下法兰西的万里江山?还是我们这个木头的圆框子里塞得进那么多将士?让我们来激发你们庞大的想象力吧!凭着那想象力,在时间里飞跃,叫多少年代的事迹都挤塞在一个时辰里。”
在读《亨利五世》的剧本时我就在想,在舞台上演出战争场面实在是个难题。看了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演出,我明白了,就和我们中国的戏曲一样,用语言的虚拟化表演再现戏剧场景。中国戏曲中几个龙套演员拿着小旗在舞台上转几圈,就象征着千军万马。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也是这样,几个小兵冲过来冲过去,就是血流成河的阿金库尔战场。中外古今同理,舞台只有这么点大小,再现戏剧情境必须要善于使用写意手法,让想象空间弥补不足。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表演也在发展。原始的、简陋的莎士比亚表演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地延续下去。于是,我们看见,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带着几十吨的道具来华演出,舞台上逼真再现了英格兰宫廷的豪华、肃穆,声光电技术使观众仿佛亲临厮杀的战场。看完演出,我感悟到,现代戏剧表演应该虚拟和真实并举,用细节的真实和场景的虚拟感染和带动观众。一味地简单、虚拟和一味地追求真实,都是不可取的。
看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亨利五世》,最令人意外的是,演出结束后主创人员居然还和观众对话!我看戏无数,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情形。有些演出结束后确有导演或编剧对观众说些话,介绍主要演员,但是认真坐下来与观众对谈近一小时的绝无仅有。饰演亨利五世的演员阿历克斯·哈塞尔在回答观众提问时说到,要重现莎士比亚笔下几百年前的戏剧人物是困难的,需要演员调动情绪努力融入角色。有时候因为身体原因、情绪原因等,无法全身心融入角色,这是难以避免的。好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有很好的团队,大家互相鼓励、引导、启发,才能确保演出完成。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走出剧场,已是午夜,但是我意犹未尽。近年来,在大城市,戏剧市场开始好转。但是,相对电影市场的轰轰烈烈,戏剧市场依旧是一副惨淡经营的局面。原因当然有许多,其中之一就是戏剧观众的培养还很不够。据我所知,戏剧并不缺少观众,而缺少引导。那天三小时的演出结束后,居然还有将近半场的观众留下来参加演后谈,可见喜欢戏剧的大有人在。这样的演后谈不仅可以提高演出的质量,更可以拉近演员和观众的距离。戏剧不仅需要观众,而且可以造就观众,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如果每一个剧团都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那样,坚持每场演出之后和观众对话,那何愁戏剧市场不兴?何愁没有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