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诗3
陈振桂,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传统文化概览》《当代儿童文学》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学教材10本。
这么多人喜欢奇趣诗,爱读、爱传、爱写奇趣诗,这是由奇趣诗的特点决定的。奇趣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奇特,图文并茂。诗歌与图画有不解之缘,奇诗怪词最初有一种是简单图形诗游戏,就是把诗的文字排成你想要的图形,诗与图其实并没有内在关系,如盘中诗、葫芦图诗、酒壶诗,就是把诗歌排成一圈圈的圆形、排成葫芦形、酒壶形。在图形诗中,盘中诗开了先河,璇玑图成了高峯。有了图形,不但使得诗词图文并茂,看时赏心悦目,更可使每个字的上下左右与其他字相接,便于一字多用,使其创造出字少诗多之奇迹。这些诗创作难度大,予人享受多。可以养智、养心、养眼。例如,十字图形诗:
我
就
成
仙里一龙飞上天
毛
冲
天
这首诗的读法是:
天上飞龙一里仙,仙里一龙毛冲天。
天冲毛龙成就我,我就成龙飞上天。
诗的结构十分巧妙,位于中心的“龙”字,在每句中都处正中间。
二、表里不一,暗藏玄机。奇趣诗中,有一种叫藏头诗,它将每句诗的头一个字(或中间、或末尾的一个字)嵌入你要表达的内容中的一个字,每句中的头一个字又组成一个完整的人名、地名、企业名或一句祝福语等。诗的表面意思与作者真实意图关系不大,所藏的字连起来读,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这种诗常常都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例如《水浒传》中梁山为了拉卢俊义入伙,就用了藏头诗,生出一段“吴用智取玉麒麟”的故事:
芦花丛中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难逃可无忧。
藏头诗中,含有表面和暗藏的双重意义。吴用巧妙地把“卢俊义反”四个字暗藏于四句之首,而一心躲避“血光之灾”的卢俊义哪里有心细察这其中的隐秘呢。果然,这四句诗写出后,被官府拿到了证据,大兴问罪之师,到处捉拿卢俊义,终于把他逼上梁山。
三、思维跳跃,峰回路转。奇趣诗并不按一般思维方式写,而读诗人则是按一般思维方式读,因而造成作者和读者思维的落差。因之读者感到奇特,产生趣味。如纪晓岚为友人母亲祝寿所写旳诗,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所写。如果只读上句,则似骂人;读了下句,趣味无穷: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生个儿子去做贼,偷得蟠桃孝母亲。
四、回环往复,多种读法。一般的诗是按顺序从左往右读,但奇趣诗中的回文诗,只需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例如宋朝李禺的《两相思》。正读是夫致妻,极道思念家中妻儿之苦: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则变成妻致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诗顺读倒读,作者的身份、语气、居地等等亦随之变化,皆合乎夫妻语气,均感情含蓄蕴藉,真切深沉。读来朴实感人,亲切自然。
五、拆字为诗,极富想象。奇趣诗,有的是利用文字结构的。一种是利用文字偏旁,如每句都以同旁字排列的联边诗,几个相同部首构成一个字的合体怪字诗。一种是拆字,如离合诗、析字诗。离合诗是先分离后合并,一般是四句(或六句)离合成一字,此字在句中不露,谜味较浓;拆字诗则是一句一字或两句一字,或一字一首诗。此字句中露底,没有谜味。如果拆字不露底,则是谜语了,叫拆字诗谜。例如《妻寄夫书》,据传说,某才女的丈夫赴燕关做官,许久音信全无,思念丈夫心切,才女便给丈夫写了一封书信,这封书信只有“香飄枝結”四个字,丈夫看了书信,知道了妻子的思念之情,立即请假回家。原来妻子的四个字就是四首拆字诗,其诗的内容如下:
香:千重绿水万重山,八斗才郎赴燕关。
日落西山常垂泪,香闺懒整旧时颜。
飘:西山气爽碧莲房,示我无心懒整妆。
风雨凄凄情切切,飘然一梦到君旁。
枝:木鱼点点听鸡鸣,十夜思君九夜啼。
又见银河星一度,枝头喜鹊架桥西。
結:丝罗已许百年同,士别香闺马首东。
口信寄君君不返,结心同在梦魂中。
六、稀奇古怪,分书合读。宝塔诗,又名文字塔、诗宝塔、宝塔歌等,是因为这种诗歌的书写形式象个宝塔而得名。宝塔诗从一言起句,依次增加字数,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叠成两句为一韵。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节奏明快,有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之感。像这样字数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诗横写,外形就像古代的宝塔一样,底宽上尖,中间逐层收缩像等腰三角形。在文字游戏的艺苑中,最难读的要算宝塔诗。塔尖上的一个字往往是题目,不必放进正文读。例如宝塔诗《月》:
月
沽月上
魄兔月童朣
幽光日月忽散一
银垂已向月龙朎秋天
钓圆绽今其月漾玉球馥郁
收中镜色山胧月蒙落外云芬桂
凭栏深夜看逾良月何处笙箫作胜游
这首宝塔诗真叫人莫名其妙。正念也好,倒念也好,直也好,横也好,反正都是糊里糊涂的,怎么也念不顺。古往今来,这首诗不知难倒过多少读书人。其实,这首宝塔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塔尖上的那个“月”字是题目,中间竖行七个月为邻字偏旁。全诗押的是“十一尤”的韵,第一个韵脚断在“幽”字上,第二句断在“秋”字……。运用“分书合读”的文字学常识,将每行中间的“月”字就近拼凑到左边或右边的字上去。从第二行“湖上”开始向下左绕右旋至“游”字,读成一首七言律诗。这样,这首宝塔诗就顺顺溜溜地读出来了:
湖上朣朣兔魄幽,光明忽散一天秋;
朎胧向已垂银钓,圆绽今期漾玉球。
馥郁桂芬云外落,朦胧山色镜中收;
凭栏深夜看逾朗,何处笙箫作胜游。
七、双声迭韵,啰嗦出奇。奇趣诗中,有的常把容易读错的字放在一首诗中,特别是双声迭韵体诗甚至故意写出都是近似音的吃语诗,让人读得结结巴巴以求乐趣。还有一种叫罗嗦诗,它是有意的重复,故意堆叠同义词,造出一种颇有诗味儿的意境。因为诗中用了很多同样的概念,使每一组语词都说的是同一回事,用的是同一关系的概念,所以人们叫它啰嗦诗。诗歌要求语言凝练,但重复罗嗦以至成诗,也自有其趣。据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一书记载,北宋雍熙年间,有位自称“诗伯”的人曾写过一首题为《宿山房即事》的诗:
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
此诗乍读,文字流畅,音韵和谐,很是有几分“诗味”。可仔细一读,便发现诗中废话连篇:诗中的“一个”、“孤”、“独自”都是指一个人,“关门”、“闭户”、“掩柴扉”指同一个动作,“半夜”、“三更”、“子时”指同一个时间,“杜鹃”、“谢豹”、“子规”指同一种鸟,其俗名是布谷鸟。全诗四句二十八字所表达的意思其实仅用十二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
孤僧归,掩柴扉。
半夜时,杜鹃啼。
但这种重复,是有意为之,我们并没有理由怀疑诗的作者缺乏最起码的文字常识。这首诗给读者创造了一个颇有诗味儿的意境:夜半时分,一个和尚奔波了一天回到寺门之外,此时,寺门紧闭,家家户户也已进入梦乡;就在这寂静的深夜,传来了杜鹃的啼叫,这叫声显得是多么的凄凉。仔细琢磨琢磨,这种重复“啰嗦”有着一种绝妙的表达效果:它把这个和尚内心的孤独感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这是一首看似啰嗦,其实并非啰嗦的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