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从趣味型专注向责任型专注过渡
育邻梦
网友提问: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回复:孩子形成专注能力的基础: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责任感。一个人感觉自身肩负的生活责任越重大他工作的专注能力越强,成长=从趣味型专注向责任型专注过渡。
专注,指人类个体在某一时间段集中听知觉、视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执行、反馈并克服所有外界干扰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复杂活动,比如孩子全神贯注的玩某个玩具、运动员集中精力完成比赛、演职人员完全融入角色的演出等等。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从外界摄入成长自我是所有生命物质最底层的生存本能。不同自然生命群体之间又以“食与被食”为基础形成了彼此相互依存的“生态食物链”,植物从土壤中汲取水水和水溶微矿物结合光合作用制造维持生命体征的基本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居于植物或动物左右。因此,自然是复杂的,每种生命群体都有警觉时刻保全自我的天生本能。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且唯一直立胎生的高等级哺乳动物,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唯有人类进化出了抽象社会文明成果、唯有人类具备通过大规模同类分工协作改造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的本领、唯有人类通过驯化栽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给结构......自然生命体系之中人类劳动生产能力最强。然而,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的高智慧群体,人类对自然生存环境的警觉性依然很高。所以,每个人对生活环境时刻都保持高度警觉,随时准备着以逃跑或战斗的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成长=从趣味型专注向责任型专注过渡
《小猫钓鱼的故事》
有一天,天气很晴朗,小猫咪咪和妈妈一起去河边钓鱼,咪咪很高兴,他决定和妈妈比赛谁钓的鱼多。
来到小河边,看到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河里的小鱼欢快地游着,咪咪开心极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钓鱼了,等了一会儿,鱼竿还没动,咪咪有点着急了,他看看妈妈,妈妈一动不动的坐着钓鱼。这时一只蜻蜓飞过来了,在咪咪的面前飞来飞去,好像在说:“快来和我做游戏吧!”咪咪把鱼竿赶快放下,去捉蜻蜓了,蜻蜓越飞越远,咪咪捉不到蜻蜓,只好回来了。
咪咪看到妈妈已经钓了一条大鱼,但是自我连一条小鱼也没有钓到,咪咪很着急,又开始坐下钓鱼。这时一只蝴蝶飞过来了,咪咪一看,蝴蝶真漂亮,飞来飞去,咪咪就想捉蝴蝶送给妈妈,想到这儿,咪咪又去捉蝴蝶了,最后蝴蝶越飞越远,咪咪还是没有捉到,就只好回来了。
这时妈妈又钓到一条大鱼,咪咪觉得很奇怪,就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你钓了好多大鱼,我连一条小鱼也没有钓到?”妈妈笑了笑说:“咪咪,你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样会钓到鱼呢?钓鱼需要耐性,你这样钓到天黑也钓不到鱼。”咪咪听了妈妈的话,就耐心地坐下钓鱼。小猫钓鱼的故事
咪咪一向盯着鱼竿,蜻蜓和蝴蝶在他身边飞来飞去,他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一心一意的钓鱼,最后,咪咪最后钓到了一条大鱼,他高兴极了,妈妈摸着咪咪的头说:“你真棒!以后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这样你才能把事情做好。”
每个人类的孩子都如同故事中的小猫,他们与成年人相比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对生活事务敏锐的判断力、缺乏自我安全保全意识......当然,孩子最大的弱势一定非“三心二意”莫属,通常情况下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容易被打扰、容易分心。
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童年礼物、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为什么孩子需要被陪伴呢?因为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为孩子缺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更是因为需要引导孩子学会专心做事儿,比如低年级老师课堂上总要化大量时间矫正孩子们的课堂纪律、督促低年级孩子写作业也是每个家长最头痛的事情、监督低年级孩子养成某种文明礼仪行为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犯难的事情。
做任何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三心二意。孩子就如同自然世界之中的一个原点,他们原本拥有无限角度的成长可能。然而,家长和老师给予孩子的成长教陪就是要引导他们由点生成线、绘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所以,成长教陪是赋予孩子们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智慧,更是交给他们自理生活的责任,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责任感才是孩子形成专注能力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人感觉自身肩负的生活责任越重大他工作的专注能力越强,成长=从趣味型专注向责任型专注过渡。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