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黎晓 | 麦茬地里撵溜虫儿

麦茬地里撵溜虫儿

文|左黎晓

老娘带外甥儿,麦茬地里撵溜虫儿(溜虫儿,方言,这里指还不会飞的小野鸡)。

说这话的时候,奶奶正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晒太阳。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初秋,暖阳洒满了小院,照在房顶瓦片的凹面上,照在桐树稀稀拉拉的枝叶间。那时大娘(大伯的妻子)正在和她的外孙女逗乐,奶孙俩儿嘻嘻哈哈笑个没完。奶奶眯着眼,嘴角漾出慈祥的笑,说出了这句话。

奶奶是见惯了世间事,才说出这话的。这话承载着老百姓对于分离的无奈,同时也显出面对分别的坦荡和豁达。这坦荡豁达如南阳盆地一望无际的原野,充满着泥土气息和生命活力。

长辈照顾晚辈,从来都是出于动物本性。不知道其他动物有没有,在我们人类这里,还有天伦之乐的成分在里面。但晚辈总会长大,像那麦子收割后在麦茬地里跑来跑去的小鸡,再怎么追也是追不上的。其实,长辈们也知道不必去追,孩子有双手双脚,长大了,就让他自由飞翔吧。于是,“老娘带外甥儿,麦茬地里撵溜虫儿”便能自如地脱口而出,带着一些无奈和感伤,同时也带着些敞亮。

麦收的季节,是十分热闹的。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旧时还带上磨利的亮铮铮的镰刀,后来有了大型收割机,镰刀也就都收起来了。当大人们带着收割机师傅指认麦田、忙活收割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便偷偷跑到河沟里、树林间耍闹,不愿意跑动的孩子就直接躺在装麦子的麻袋上或是已经灌装好的麦子上晒太阳。

收割机发动了,吞吐出滚滚黑烟,朝着金黄的麦田开进,不一会,一块块整齐的麦茬地便裸露出来,在麦茬地里,你能看到仓皇逃窜的蚂蚱、刺猬,甚至一两个成熟的甜瓜,那是不知何时洒落的甜瓜种结出的果实。偶尔,在不远处会有一只黑影飞起来,准确来说是跳起来,它愤怒这吵嚷的收割机和人类,惊扰它的生活。

这是野鸡。

野鸡的羽毛是黑褐色的,飞和跑都极为麻利。它的孩子们自然也继承了它的基因,特别是有着小小的身形加持,奔跑起来更为灵敏,且羽毛颜色与裸露的大地一样成浅褐色,很难被人发觉。但我们还是一拥而上地去追赶小野鸡,“哈哈哈,母野鸡被吓跑了,看你们这些小野鸡往哪跑!”我们边喊边跑,试图在声势上震慑小野鸡。

可是小野鸡哪有那么容易被抓到!我们追啊跑啊,从这家的麦田跑到那家的麦田,越过水沟又爬上坡地,鞋子掉了也忘了捡,水壶丢到一旁也不去管。而且这小野鸡好像打的是分散对敌战术,它们四散逃开,把我们一支儿童军冲散,再利用自身优势躲到找不到的小角落,害我们面对着麦田、草丛、水塘喘着粗气直瞪眼。

我们一个个回到原点的时候,便都成了败兵。他的鞋子少了一只,那个的水壶不知道丢到了哪里,一个个出了一身臭汗,嘴里骂着小野鸡发誓再也不追了,但到来年秋收看到蹦跳的活物,还是兴奋地吆五喝六去追赶……

当我回到自家麦田的时候,奶奶正在田地中央给一袋袋麦子扎口,听我讲完我的败军经历后,奶奶侧过脸朝我微笑:“老娘带外甥儿,麦茬地里撵溜虫儿。看你娃子往后还去不去逮野鸡。”

我噘了噘嘴,一屁股坐在奶奶刚扎好袋子的麦子上,看向天边渐沉的夕阳。

童年一去不复返,奶奶也不复从前。她没了往日的硬朗和干脆,疾病缠身,说话也是说了上句忘下句,更别提微笑着充满深意地说出“老娘带外甥儿,麦茬地里撵溜虫儿”了。

奶奶的一生充满坎坷,幼年曾和全村人藏在高粱地里四天四夜,为了躲开高粱地外日军的搜捕。那密不透风的高粱地啊,四天四夜间被太阳晒被雨水淋,护佑着老实本分的农人,还有我的奶奶,奶奶跟我说她大气都不敢出,捂紧了嘴巴盼望着日军离开。当奶奶长成二八姑娘,洛阳一拖来村子里招人,奶奶是远近闻名的村花,学习好人也勤快,自然成为榜上第一,但迫于父母亲的反对,奶奶放弃了去洛阳的机会,从此,她便走向了婚姻的泥淖。在婆家,她遭受婆婆毒打,多少次想要远走高飞,但看着嗷嗷待哺的子女,还是留了下来。她含辛茹苦将孩子抚养长大,张罗他们出嫁娶妻,此时丈夫却撒手人寰。之后,她开始照顾这家的第三代:帮着子女照应孙辈。此外还要处理婆媳关系,其中的心酸和无助,我想只有奶奶一人可以体会。

现在,我远在他乡,很少有机会回去看奶奶。多少次在梦中,我梦到了奶奶,她黑白夹杂的齐肩短发被一枚细长的发卡收拢,身形硬朗地站在家门口的椿树下,张望着我……

近几年,奶奶有时甚至连我都记不清,而我也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似乎把奶奶也给遗忘了。这可真应了“老娘带外甥儿,麦茬地里撵溜虫儿”。我这张狂不肖的小野鸡,跑啊跑啊,奶奶是再也追不上了呵……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左黎晓 1993年生于河南唐河,河南大学毕业,有文学、美术专业背景。好文史,喜音律绘画,有乡土情怀,亦追赶时代潮流。愿以笔为伴,书情怀,感人生,传美好,走四方。

(0)

相关推荐

  • 【卧虎说】王往的《拾穗》

    作者简介 卧虎:作家.编辑.策划人.先后在县城.省城.京城等从事新闻和写作30余年.全国小小说高研班创始人和1-14届负责人,开创小小说网络教育先河,网上发表小小说教学相关文章万余篇. 卧虎推荐: 深 ...

  • 饶阳人的麦收:不用收割机,遭了雹子砸

    前几日发文,我说我的性格很有些顽固不化.    其实,这是潜藏在基因里的,爹的性格更是九头牛拉不回来的人.    我脾性倔强,但是,懂得变通,爹是一个碰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这可苦了我们兄弟姊妹几个. ...

  • 大集体时的小麦种收印象

    我们这个地方,位于丘陵岗地,四季分明,播种小麦通常都在寒露霜降的时候.提早和落后都会影响麦子的生长与产量. 生产队时,在种麦前,都要抢收抢割秋季作物,腾地种麦.收割后的黄豆秧,玉米杆,红薯,带棉桃的棉 ...

  • 郊外的家:我看到的麦收

    梁东方 早晨的路口上,面孔黝黑的庄稼人开着各自的拖拉机在等活儿.他们岁数都不是很大,毅然选择了干农活而不是外出打工,一方面是愿意付出这份辛苦,另一方面也很可能是自己的农活干得比较地道,即使再挑剔的主家 ...

  • 惨剧!河北一名3岁男童在玉米地里被卷入收割机内,当场死亡/于小燕(原创)

    几天前,河北沧州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被卷进收割机,当场身亡 据说,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玉米黄了,爷爷奶奶带孩子去收割玉米.虽然是用收割机,但玉米收割机体型庞大,地边子和拐角部分都收割不上.所以在收割机 ...

  • 芒种三天见麦茬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疆域是很大的,所以有时候物候谚语并不准确,比如寒露早,白露迟,秋分的麦子正当时,现在可能是气候变暖了吧,反正种麦子都推迟了:比如芒种三天见麦茬,也不准确. 麦子呢?是由南往北熟,往往离芒种还有一 ...

  • 【灵璧禁烧】回忆起那些禁烧的日子

    回忆起那禁烧的日子 文/秋冬之韵 踏上摩托全村绕,红帽流动劝禁烧,巡逻守护麦茬地,不辱使命响号召.前两年,我被抽到乡里,由一名教师变成了一名禁烧监督员,回想起那段时光,我觉得我们是在太阳下寻找&quo ...

  • 左黎晓 | 听奶奶的话

    听奶奶的话 文|左黎晓 "娃儿,回家要听你奶奶的话,不要惹她生气." 这是我宝叔说给我听的.宝叔是谁?宝叔是我舅爷的儿子,我奶奶的娘家侄儿.宝叔是我奶奶口中的榜样,奶奶常跟我提起她 ...

  • 左黎晓 | 吃桌儿

    吃桌儿 文|左黎晓 朋友,你知道"吃桌儿"是什么吗? 在我的家乡,"吃桌儿"就是吃酒席的意思,说得文雅点儿,也叫"赴宴".每逢哪家人婚丧嫁娶 ...

  • 左黎晓 | 妈妈走了

    妈 妈 走 了 文|左黎晓 妈妈走了,这对于王小田来说真是天大的灾难. 帆姨一身碎花长裙,站在育红班(幼儿园)的大门口,向王小田报告了这一坏消息.王小田说不出的难受,帆姨也不敢再多说什么,转身走了,怕 ...

  • 汉诗选刊||胡刚毅/徐明/曾绯龙/黄晓园/五里路/苏唐果/夏斌斌/胡粤泉/罗启晁/欧阳河/张昱煜/左清/邓小川

    江西吉安诗人作品选辑 白鼬悲歌 ◎胡刚毅 夜,黑得星星打颤月亮躲匿 深山草丛间,奇特而悲惨的一幕: 一只白鼬小心翼翼警惕地蹑行 一只没有皮毛.浑身血淋漓的白鼬在蹒跚! 一只被剥了皮的呻吟不止的母白鼬在 ...

  • 【散文】晓巫/天堂里可有人来人往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谨以此文献给平凡的父亲 晓巫 壹 这个秋天,似乎来得格 ...

  • 【涉县俗语】“姥姥作务外孙子,坷垃地里撵旋风”

    坷垃地里撵旋风 --涉县俗语谈(三) "姥姥作务外孙子,坷垃地里撵旋风",过了就过了,不留一点儿念想和痕迹. 涉县一带(其实北方普遍),还有注脚:外甥(孙)狗,外甥(孙)狗,吃了响 ...

  • 【原创诗词】马晓琼 | 望里佳人望风景 亦成风景赋新词(诗词十五首)

    品 READ 读 五绝-窗梅 寒梅一簌横,夜读伴孤灯. 书里有真义,幽窗明月升. 五绝-篆刻 丘壑胸中叠,下刀如有神. 红泥印青石,穷趣乃痴人. 七绝-牛年咏春 你是春天我是诗,牛耕陇亩鸟鸣枝. 悠扬 ...

  • 墨染千秋现代文学第62期||【个人专辑】||蔡黎晓诗歌欣赏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壹丨    相逢如花 所有的相逢如花 如晨曦中的霞 微笑地开放 散着芬芳 谢谢你 在这个仲夏的早晨 我知道 有一个牵挂 开出了一朵美丽的雪莲 越过千山万水 亮了我的窗 谢 ...

  • 高晓攀电影里不说相声讲情义,《兄弟,别闹!》竟然不是无脑闹剧

    十年来华语电影涌现了不少喜剧新势力,宁浩.徐峥.大鹏等,不仅仅是一鸣惊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从<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认识高晓攀和尤宪超,就开始关注他们俩,理由很简单,他们既具备传统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