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大写意绘画及其影响

文 ˉ 陈传席

2021 年 5 月 19 日上午,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绍兴暨徐渭诞辰50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全国各地的丹青圣手齐聚古城绍兴,共赏青藤雅韵,共享美术盛宴,缅怀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徐渭。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宣布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开幕。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陈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致辞。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主持开幕式。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绍兴市领导谭志桂、魏伟、丁如兴、陆维、顾涛出席开幕式。

徐渭和陈洪绶、赵之谦、任伯年被称为“越中四家”。我在《越中四家》的前言中说:“'越中四家’不仅是越中的四大画家,更是中国的四大画家,也是世界级的四大画家。”中国历代都有很多画家,但能独创一格,承前启后,改变画史走向的大画家并不多。我为“伟大的画家”和“大师”下的定义是:作品包前孕后,树立一代楷模,开启一代新风。徐渭就算是这样伟大的画家,是真正的绘画界大宗师。徐渭开创了大写意画风,后世凡画大写意者,鲜有人不受其影响。这样的大家,在画史上真是凤毛麟角。

三友图轴 ˉ 纸本 ˉ 142.4cm×79.4cm ˉ 南京博物院藏

【款识】罗浮仙子喷香风,万壑惊涛舞玉龙。君子同心坚岁晚,不随桃李逐春融。青藤道人。
【钤印】“漱仙”白文印,“徐渭印”白文印,“天池山人”白文印,“青藤道士”白文印。
【鉴藏印】“叶桐君玩赏书画章”朱文印。

徐渭少时一心想通过举子业进入仕途,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业。所以,他的主要精力用于四书五经的学习,本来无心于画。他自撰的年谱——《畸谱》中,谈到自己学文学诗,甚至学琴,都有记录,唯学书画,一句未提。说明那个时候,人们对书画都不重视。徐沁的《明画录》卷六中记:“徐渭字文长……中岁始学画花卉,初不经意,涉笔潇洒,天趣灿发,于二法中皆可称散僧入圣。”[1]徐渭(1521—1593)活了 73 岁,中年是多少岁呢?有人见徐渭画上题诗“四十九年贫贱身,何尝妄忆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以为徐渭 49 岁作画已经很传神了,说明他在 49 岁前已学画。其实,传世徐渭画,除少数精品者外,大多不可靠。这是因为徐渭生前地位不高。同郡陶望龄《徐文长传》说他生前“名不出于乡党”。公安派首领袁宏道在《徐文长传》中说他生前“其名不出于越”。所以,他的作品不会得到一般人的重视,也就少有人珍藏。徐渭卒后五六年,经袁宏道鼓吹宣扬,称其为“有明一人”,于是徐渭名声大振。这时他的画作留存于世的已经很少。由于其名气大,到处有人收集他的作品,于是赝品便大量出现。我们看署名“徐渭”的很多作品,既无才气,又无功力,皆是赝品。凡是徐渭的作品,必能见出其旷世的才气,这一条是很重要的。《徐渭集》中《徐文长三集》卷十一有《牡丹》诗:“五十八年贫贱身……”[2]只有“五十八年”这一诗是可信的。因为《徐文长三集》是徐渭生前所定,死后即由他的门人合编而成,明万历二十八年首次刊印。其他的画上写“四十八年贫贱身”“四十九年贫贱身”“五十九年贫贱身”都不大可信。徐渭是大才人,不会在很多画上反复题这同一首诗。

梅花蕉叶图轴 ˉ 纸本 ˉ 133.7cm×34cm ˉ 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维画。天池。

【钤印】“黑三昧”白文印。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乾隆鉴赏”白文印,“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印,“宜子孙”白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石渠定鉴”朱文印,“宝笈重编”白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

但徐渭多次说过“予不能画”。徐渭诗《书刘子梅谱二首》[3]下有小注:“此予未习画之作。”然后是序,其中有云:“刘典宝一日持己所谱《梅花》凡二十有二以过余请评,予不能画,而画之意则稍解。至于诗,则不特稍解,且稍能矣。”他说他能诗而不能画,是可信的,但对于画则“稍解”。这是他早年的事。

徐渭开始大量作画,应该是在胡宗宪被捕后,他的远大理想已基本破灭,那一年他 42 岁。但次年,他又经人介绍去北京做礼部尚书李春芳的幕僚。44 岁时,因与李春芳不和又离开。又次年,他的狂病发作,自杀数次未遂。47岁因杀妻而入狱。虽然他在《奉答冯宗师书》中说:“桎拲之所,涉笔为难,遽不尽展。”[4]“桎拲之所”指的是他所处的牢狱,并不是真的每天都戴着脚镣、手铐。他坐牢时,因有人为其周旋,因此他在牢中还是很自由的。据《绍兴府志》载,他在狱中大量作画,“既在缧绁,盖以此遣日”。53 岁出狱后,为了生计,他大量作画、卖画,直到去世。
花卉图轴 ˉ 纸本 ˉ 129.5cm×32.2cm ˉ 广东省博物馆藏

【款识】一缕轻烟洒墨香,竹下花枝艳洛阳。共指萧娘骑凤去,翠裙拖处尾偏长。天池。

【钤印】“公孙大娘”白文印,“天池山人”白文印,“青藤道士”白文印。

【鉴藏印】“乐寿涵初”朱文印,“古鉴斋”朱文印,“雨帆藏书画印”白文印,“篱豆山房”朱文印。

徐渭家中还藏有名画,其《画易粟不得》诗云:“吾家两名画,宝玩长相随。一朝苦无食,持以酬糠秕。名笔匪不珍,苦饥亦难支……展画向素壁,玩之以忘饥。”每天欣赏名画,以致忘掉饥饿。他的鉴赏力很强,《书倪元镇画》一诗中说:“一幅淡烟光,云林笔有霜……虽赝须金换,如真胜壁藏……”[5]署名倪云林的画,虽然画得好,但他看出是“赝品”。在《鹧鸪天·蒋三松风雨归渔图》中说:“市客误猜陈万里,惟予认得蒋三松。”[6]一般人认为是陈万里画的,唯有徐渭鉴定为蒋嵩(字三松)的画。这说明他的鉴赏力很强。

徐渭年少时即和画家交朋友,在《陈山人墓表》一文中说:“……又以余与柳君先后得友山人,雅相抱笔伸纸以朝夕,庶几称知己于山人也。”[7]陈山人,名鹤,是当时颇有名望的画家,徐渭少时曾看他作画,帮他拿笔理纸。有人说陈鹤是徐渭启蒙老师,也未尝不可。

徐渭的画从记载上看,倒也和现在所能见到的徐渭作品相符。

首先,他少时看过陈鹤作画。陈鹤的《牡丹竹石图》现存浙江省博物馆,画中下部一枝牡丹,上部石、竹,用线刚劲挺拔。上海博物馆藏有他的《宛溪钓隐图》,安徽省博物馆藏有他的《钱塘图》,都是用线刚挺突出,苔点浓重醒目。这和当时盛行的“吴派”绘画线条柔润、笔墨清淡大不相同。

其次,《徐渭集》中很多诗常提到的是夏圭、蒋三松,以及吴伟、谢时臣等。在《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诗中记:“吴中画多惜墨,谢老用墨颇侈,其乡讶之……谢老尝至越,最后至杭,遗予素可四五,并爽甚。”[8]吴地画家的画,用墨淡而轻。谢时臣的画浓墨硬线,他们认为太粗鄙。夏圭、吴伟、蒋三松的画更是后来“南北宗论”中攻击的“北宗”山水,属于不可学之列。因为“北宗”用笔刚硬,用墨浓重,缺少文雅气。但徐渭却特别欣赏。他的画就不可能和“吴中”画那样,淡淡的,柔柔的。比徐渭年轻 34 岁的董其昌,更把这种柔软淡润的画风定为“正宗”,而徐渭的画,他未论述。徐渭的画有“北宗”的成分,但又不是“北宗”。所以,我说徐渭的画是“法外立法”。

画如其人。徐渭有一方印章,文曰“袖里青蛇”,这是一柄宝剑的名字。《韵府群玉》释:“袖里青蛇……吕祖诗,亦剑也。”《全唐诗》卷八百五十八《吕岩》有吕岩(字洞宾)诗:“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9]《诗话总龟》卷四十六也引用了这一首诗,[10]是说他有一柄宝剑,胆就更大了。后来各种小说演义中说吕洞宾袖里这柄宝剑(“袖里青蛇”)需要时甩出去,可以化作青龙,腾入云中,飞下取恶人首级。徐渭生于辛巳年,属蛇。他还有另一方印“金垒山人”,有时款识最后也题“金垒”或“金垒山人”。“金垒”是上虞市西南二里的一座山名,但五行学家认为辛属金,垒即巳蛇,徐渭的“金垒山人”印的“垒”字,就刻成“蛇”纹,蛇即闪电。同是绍兴人的鲁迅也是辛巳年生,他的笔名也叫“金垒生”。徐渭的号“青藤”“天池”“公孙大娘”也都和“青蛇”有一定关系。蛇又称小龙,青蛇即青龙。

徐渭自号“袖里青蛇”,可见他胸中有一股不平之气,对待恶人,他希望“袖里青蛇”能化作一条青龙,斩杀恶人之首,除暴安良。徐渭 37 岁至 42 岁在抗倭总督胡宗宪的幕府中,他身处其地,设奇计,抗倭灭寇,也是为了除暴安良。胡宗宪被逮,死于狱中,徐渭受到牵连和打击,但他身为布衣,仍有除暴安良的意愿。他的一股怒气在其书画中皆有反映。

徐渭所处的时代正是吴门派、松江派绘画盛行的时代。徐渭没有学这二派,盖因性格不合故也。但陈淳(字道复,号白阳)的画对他影响很大。陈道复虽然是文徵明的学生,但文徵明却说:“吾于道复仅举业师耳,其书画自有门径。”陈道复的大写意花卉别具一格,笔迹放纵,淋漓疏爽。徐渭《跋陈白阳卷》云:“陈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11]可见他对陈道复的推崇和欣赏。徐渭在陈道复大写意基础上,更进一步,用笔更加放纵,更加豪放,也更加成熟。吴门派、松江派的画,总是缓缓地画,轻轻地画,而徐渭是“涂”“抹”“扫”。其《题画竹后》云:“余初学墨竹,苦于无纸。雨中筼筜,辄取而扫此。”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杂花卷》是徐渭的真迹,末题“天池山人徐渭戏抹”,画的是菊、梧桐、芭蕉、荷叶、石榴、牡丹、梅花、葡萄、红蓼、水草等,他放笔直闯横扫,视一切旧法为赘疣,皆直抒胸臆。那笔墨之雄强、猛烈,不可一世之伟大气概,如闪电,如雷鸣,如巨浪腾空,如排山倒海,如万马奔腾,古所未有,后亦鲜见。而激烈的笔墨中,又蕴含着无穷的内涵和文化品质,更是他人所不可及的。大写意绘画到了徐渭手中,已发展到极致。

从徐渭的绘画理论中,也可想见他的画是什么风格。

徐渭论画,主张“舍形而悦影”,他在《书夏圭山水卷》中说:

观夏圭此画,苍洁旷迥,令人舍形而悦影![12]

徐渭观画喜“舍形而悦影”,他作画也“贵取影”。其《画竹》诗云:

万物贵取影,写竹更宜然。
秾阴不通鸟,碧浪自翻天。
戛戛俱鸣石,迷迷别有烟。
直需文与可,把笔取神传。[13]

题《牡丹画》:

牡丹开欲歇,燕子在高楼。
墨作花王影,胭脂付莫愁。[14]

题《浸水梅花》:

梅花浸水处,无影但涵痕。
虽能避雪偃,恐未免鱼吞。[15] 

题《瀛洲图》:

画史一人阎立本,笔底不讹笑与哂。
窄袖长袍十八人,面面相看灯捉影。[16]

《书八渊明卷后》:

览渊明貌,不能灼知其为谁,然灼知其为妙品也……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又一变也。卷中貌凡八人,而八犹一,如取诸影。[17]

《写竹赠李长公歌》:

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
譬如影里看丛梢,那得分明成个字。[18]

《山水》:

十里江皋木叶疏,冻云漠漠影模糊。[19]

和“影”有关的诗也很多:

最是秋深此时节,西施照影立娉婷。[20]

杂笔和烟润,茨亭照影深。[21]

傅时看觉游,复处影方空。[22]

懒从九畹看兰花,只取隃麋弄影斜。[23]

徐渭(青藤道人)和陈道复(白阳山人),人称“白阳青藤”。实则徐渭受白阳影响至大,白阳有开启之功,徐渭有振起之力。徐渭曾写文盛赞白阳。陈淳题《墨花图册》有云:“以形索影,以影索形,模糊到底耳。”[24]白阳的形影论对徐渭有一定的影响。

白阳、青藤都强调影,“以形索影”,都是大写意的画家,都是水墨淋漓,放笔横扫的,但徐渭的成就更高。

徐渭本无心做画家,他于创作戏曲、诗文之余,将一腔热血和不可一世之气概泄于画。他用大笔挥洒,纵横涂抹,将其胸中一段不可磨灭之气、托足无门之悲尽蕴于笔墨之中。其画本无成法,更无蹊辙可求,只有磅礴之气可见。真是“无古无今”,推倒一世,开拓万古,从此形成“青藤画派”。

徐渭绘画的成功,主要在于他本人的气质和诗文基础,这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他的书法基础也很重要。袁宏道说:“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徵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 , 旁溢为花草竹石 , 皆超逸有致。”[25]这个评论绝非过誉。袁宏道看到的徐渭书画,应该是真迹。因为当时还没有人伪造这位坐了七年大牢的布衣的书画。

草书诗轴 ˉ 纸本 ˉ 209.2cm×64.6cm ˉ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春园细雨暮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

【款识】醉守经海棠树下,时夜禁欲尽。天池山人渭。

【钤印】“公孙大娘”白文印,“天池山人”白文印,“青藤道人”白文印。

【鉴藏印】“梦禅”朱文印,“澍”白文印,“□□审定”白文印,“虞山张蓉镜鉴藏”朱文印,“神鬼守之皆敬服”白文印。
行书白燕诗轴 ˉ 纸本 ˉ 264.1cm×73.5cm ˉ 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藏

【释文】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已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

【款识】白燕三,大环。

【钤印】“天池山人”白文印,“青藤道士”白文印。
行书丽人诗轴 ˉ 纸本 ˉ 125.5cm×35.6cm ˉ 绍兴博物馆藏

【释文】何处行云去,遥遥入洞房。月里傥并色,镜中无此妆。所思望不见,缟帐日边扬。

【款识】徐渭。

【钤印】“徐渭之印”白文印,“青藤道士”白文印。
行书七言诗卷 ˉ 纸本 ˉ 31cm×123.8cm ˉ 湖南省博物馆藏

【卷首题字】徐青藤行书卷。幕阜山人题。

【钤印】“曹瑛”白文印。

【释文】东邻西舍丽难俦,新屋栖花迎莫愁。蝴蝶故应憎粉伴,牡丹亦自起红楼。牡丹管领春秾发,一株百蒂无休歇。管中选取八双人,纸上娇开十二月。谁向关西不道妍,谁数关头见小怜。侬为顷刻殷七七,我亦逡巡酒里天。昭阳燕子年年度,谁能镜里无相妒。镜中颜色不长新,画底胭脂艳能故。花姨舞歇石家香,依旧还归帽砑光。莫为弓腰歌一曲,双双来近昼眠床。款识青藤道人渭。

【钤印】“青藤道士”白文印,“湘管斋”朱文印。

【鉴藏印】“曹瑛珍藏”朱文印,“文殊珍藏”朱文印,“白燕梨花斋主人之章”朱文印。
草书李白诗轴 ˉ 纸本 ˉ 120.3cm×60.5cm ˉ 沈阳故宫博物馆藏

【释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款识】天池。

【钤印】“文长”朱文印,“天池山人”白文印,“青藤道士”白文印。
草书横江词轴 ˉ 纸本 ˉ 144cm×63cm ˉ 无锡博物院藏

【释文】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款识】天池。

【钤印】“天池山人”白文印,“青藤道士”白文印。
行书自作为阳和兄廷捷作诗 ˉ 扇面 ˉ 金笺 ˉ 22.5cm×50cm ˉ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曲江能得几高枝,得意新郎又会稽。三骏连年空冀北,只蹄冲晓破江西。浅沙鳞介呼悬水,大壑风雷吼瑞泥。何处弹冠应有客,心知不为附云霓。

【款识】右小诗为阳和兄廷捷作。书呈一笑,人言此科状元数始敌江西。又贵垄山,鸣长老以为瑞征,故有“只蹄”“大壑”句。天池山人渭。

【钤印】“徐渭”白文印
初进白鹿表(局部) ˉ 清嘉庆三年(1798)刻 ˉ 拓本 ˉ 29cm×42cm ˉ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释文】臣谨按图牒,再纪道诠,乃知麋鹿之群,别有神仙之品,历一千岁始化而苍,又五百年乃更为白,自兹以往,其寿无疆。至于链神伏气之征,应德协期之兆,莫能殚述,诚亦希逢。必有圣明之君,躬修玄默之道,保和性命,契合始初,然后斯祥可得而致。恭惟皇上,凝神沕穆,抱性清真,不言而时以行,无为而民自化,德迈羲皇之上,龄齐天地之长。乃致仙麋,遥呈海峤,奇毛洒雪,岛中银浪增辉,妙体搏冰,天上瑶星映瑞,是盖神灵之所召,夫岂虞罗之可羁。且地当宁波定海之间,况时值阳长阴消之候,允著宴清之效,兼昭晋盛之占。顾臣叨握兵符,式遵成算,蠢兹夷狄,尚尔跳梁,日与褊裨,相为掎角。偶幸捷音之会,嗣登和气之祥。为宜付之史官,以光简册,内诸文囿,俾乐沼台。觅草通灵,益感百神之集,衔芝候辇,长迎万岁之游。
草书千字文卷(局部) ˉ 纸本 ˉ 28.7cm×336cm ˉ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 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洁,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款识】徐渭书。

【钤印】“文长”朱文印,“金垒山人”白文印,“公孙大娘”白文印。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印,“御书房鉴藏宝”朱文印,“石渠宝笈”朱文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印,“张氏登楼珍藏”白文印。

草书白燕诗卷(局部) ˉ 纸本 ˉ 29.6cm×421cm ˉ 绍兴博物馆藏

【释文】西飞岁岁候青阳,花发名园何处藏。天子郊禖呈瑞色,主人台榭有辉光。轻翰攘雨绡初剪,小尾流风练愈长。万里东归看易没,海天元是白云乡。一时伴侣自应非,海路空长遇亦稀。汉将玉门投老入,赵妃雪夜待人归。孤回夏日摇寒色,渐下秋空见羽衣。已识朱门无可托,玉楼天上任高飞。素壁红芳照苑墙,冲花泛羽唼群芳。霜迷万瓦单栖渺,草绿千堤片影凉。云母屏深低缟袖,水晶帘动拂流黄。西园蝴蝶浑无赖,暗粉飘尘上海棠。

【款识】白燕四首,书似镇南朱内史一笑。天池徐渭。

【钤印】“徐渭印”白文印。

徐渭的艺术,出于古,而离于古;师于法,又破于法。他于法外立法,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青藤”画法,世称“白阳青藤”。[26]当然,白阳(陈道复)开创之功不可没,而青藤更成熟、更完善、更典型,故后人言“青藤”者更多。

行书自书诗卷(局部) ˉ 约明万历三年(1575) ˉ 纸本25.7cm×113.2cm ˉ 南京市博物馆藏

【卷首题字】青藤墨妙。癸酉莫春都俞书端。

【钤印】“南濠家世”白文印,“都氏小藩”白文印。

【释文】恭谒孝陵一首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疲骑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亭长一杯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当时事业难身遇,冯仗中官说与听。天坛张公当时骑白雀,下与高皇共斟酌。一从九鼎向幽燕,碧坛空锁琉璃斫。古松旧柏黑成迷,绿瓦从中一雉飞。扬雄不得陪郊祀,空忆当年执戟时。龙驹远自施罗来,开平已死无人骑。却付羽林谁健儿,压沙五石缓其蹄。真人雄心老更雄,月中自控赴斋宫。四十八卫万马中,一尘不动五里风。黄柏太苦蔗太甘,盛时文字忌新尖。当时作颂卑枚马,付与金华宋景濂。

【钤印】“徐渭之印”朱文印,“闻池山人”白文印。

【鉴藏印】“天泉阁”朱文印,“闻泉鉴藏”白文印,“金梤暂藏”白文印,“江巅”朱文印,“赢青”白文印,“吴云平斋过眼金石文字书画印”白文印。

题跋一

孝陵在江宁府城东朝阳门外二里许,相传为梁时宝志公塔院。太祖移建于陵谷寺,而大其规制,遂自营吉地于此,皆故老传闻也。咸丰三年癸丑,余奉命赞襄军务。仲春,抵金陵。维时寺已灰烬,孝陵松柏犹弥望郁葱。未逾月,而陵前享殿亦毁。又数月,而林木无一存者,可慨也。丙辰,余再参戎幄,复至金陵,而宝城颓垣已通,樵径珠邱之巅亦筑炮台。余徘徊瞻拜,惄然神伤。即命工修葺,移炮台于他所。庚申以后,逆匪窜下苏杭,金陵四郊蹂躏更不可问。夫皇陵、佛寺皆不能保其长久,而文人遗墨一似有鬼物护持者,抑又何也?青藤此卷旧藏吾杭金氏刻石丛帖中,后归花村尊兄携至江北。今武林故家图籍尽付劫灰,此卷独得完善,可谓幸矣。今年春,出视征题,聊以所见附纪于后,俟后之君子考证焉。至文长辞翰之精,有识者所共知,无俟赘言也。时同治纪元,岁在壬戌九秋,钱唐许乃钊跋并书。武陵金氏清啸阁丛刻中文长诗翰即此卷也。又记。

【钤印】“高阳氏”朱文印,“海昌许闻泉审定之印”白文印,“退婴”朱文印,“信臣”朱文印,“遂庵”朱文印,“钊”朱文印。

题跋二

文长自言:“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识者许之。袁中郎评其书,谓“笔意奔放,字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在王雅宜、文徵仲之上,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此卷自书其诗,与余所藏《墨花卷》题字一同,定为真迹无疑。文长赝本满天下,真者不多得宜。洊甫尊兄珍如拱璧也。甲子初冬,顾文彬跋。

【钤印】“文彬之印”白文印,“子山”朱文印。

草书春雨帖诗卷(局部) ˉ 明隆庆元年(1567) ˉ 纸本 ˉ 28.4cm×645.5cm ˉ 上海博物馆藏

卷首题跋一

季迁研弟近于故家纸簏中购得其先德王文恪公与徐山人二人标题画像,皆康熙间人手笔,颇古雅可玩。《文恪像》季迁装之家书卷,《山人像》以贻我,乃装于此。癸酉春日吴湖帆记。

【钤印】“吴湖帆印”朱白文印。

卷首题跋二

明徐文长春雨帖真迹。

仿宋人于二王命名之意,取帖首两字为名。此卷第二字笔误,即取其误字为名,尤为切合,使千百年后易识别也。湖帆又志。

第二字当是“风”字笔误。“春风剪雨宵成雪”是也。丑簃校记。

【钤印】“吴”朱文印。

【画像鉴藏印】“吴万宝藏”朱文印,“独山莫氏铜井文房”朱文印,“莫棠所藏”朱文印。

【释文】春雨剪雨宵成雪,长堤路滑生愁绝。军中老将各传书,二十四蹄来蹴铁。要客行湖一客无,高楼立马问当垆。吴姬脸上胭脂冻,回道张筵待客酤。湖中鲤鱼长尺许,作羹送酒怜吴女。城南画角两三声,梅花吹落城南浦。城南浦,烟如缕,人归马亦还其主。明朝湖畔雪晴时,还看青山插高处。守宫夜落胭脂臂,玉阶草色蜻蜓醉。花气随风出御墙,无人知道杨妃睡。皂纱帐底绛罗委,一团红玉沉秋水。画里犹能动世人,何况当年走天子。欲呼与语不得起,走向屏西打鹦鹉。为问华清日影斜,梦里曾飞何处雨。

【款识】隆庆春之望后,时接初夏矣。莼鲈既盛,二张君扶木以归。酒馔以既倾,书此为别。天池道人渭。

【钤印】“之罘山人”白文印,“徐渭之印”白文印。

【鉴藏印】“屈氏”朱文印,“元辅”朱文印,“吴湖帆珍藏印”朱文印,“翼燕”朱文印,“绣囊清秘”朱文印,“梅景书屋”朱文印,“竹田心赏”朱文印,“吴万”朱文印,“吴万私印”白文印,“吉父”朱文印,“屈竹田鉴定”朱文印,“吴湖帆”朱白文印,“戴熙”白文印,“丑簃”白文印,“笏庵”朱文印,“梅景书屋秘笈”朱文印。

题跋一

变而不逾正,幻而不离真,法书也。丁巳闰五月偶观戏题。醇士挥汗。

【钤印】“戴熙”白文印。

题跋二

“草里惊蛇”“云间发电”二语移题天池此卷当无愧色。壬戌冬日所得。

【钤印】“吴万宝藏”朱文印。

题跋三

余得此卷,越许中臣题适六十年矣。题此补空。丑簃吴湖帆。

【钤印】“丑簃”白文印。

题跋四

青藤山人尝自评所长谓:草书出诗、古文右。今观此帧,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信为生平杰作。晨窗展玩,想见其兴酣落墨时也。道光乙酉暮春三月,钱塘后学吴清鹏观于都门以志眼福。

【钤印】“吴清鹏印”朱文印,“丁丑探花”朱文印。

题跋五

此卷为吾杭张静轩通参所藏。曩在京师借观,累月爱赏不置。今来邗上喜得重观,惜“飞”“梦”等字误付装池,为俗工重描,然天池书如长江大河浩浩而来,微损数字正不足为全幅累也。癸卯十月笏庵又识。

【钤印】“笏庵”朱文印。

题跋六

天池山人以不羁之才,擅三绝之誉。其书为画所掩,而一种横逸之气在笔墨蹊径以外,宜其与张东海、祝芝山诸公异趣而同名也。同治壬戌冬十有一月许乃跋。

【钤印】“高阳氏”朱文印,“退婴”朱文印。

题跋七

吴笏庵京兆、戴鹿床少马,一以诗名,一以画名,为吾杭二绝。吴寿逾七旬,引疾后主讲邗江,为诗坛执牛耳。戴画重艺林,主杭城协防局,庚申城陷,遂以身殉,年才六十耳。两公于钊皆文字知交,展读后跋,为之怃然。冬至后六日遂庵又识。

【钤印】“许乃钊印”朱白文印,“信臣”朱文印,“遂庵”朱文印。

题跋八

天池之书自米法上溯,几欲夺旭、素之席,所谓天马行空、不可羁勒矣。学之者往往狂诞过甚,遂入邪魔,如板桥一流。天池则任狂任放,总不脱二王藩笼,即其好处。故能横绝千古而不磨者也。此卷十年前为徐伟士姊丈所赠,前后凡七古二章。款书“隆庆春之望”,当是隆庆改元之初,可证其醉后信笔,脱纪年月日耳。戴文节、吴笏庵、许信臣三跋尤见完整,可宝。曩岁倚《贺新郎》词题之。癸酉春三月补书。醉态诗中省。想当初、信手挥毫,墨华飞凝。尽尔虺蛇惊座笔,对此也须目瞪。诧狂比“张颠”尤横。毕竟书生多胆气,仗锦心辣手豪情逞。天斗大,我光顶(青藤诗有“秃头光顶”之句)。破头血迸苔花冷。且莫问、命误文章,文章误命。才子从来多无福,枉说风流孽证。往往借美人吊影。梦里巴山听夜雨,忆马嵬痛哭华清幸。谁味得,此中境。吴湖帆珍藏并题。

【钤印】“吴湖帆印”白文印,“梅景书屋”朱文印。

题跋九

余所见青藤书卷凡四,皆狂放不羁,然其他三卷咸不及此卷之风流蕴藉也,直令人有百读不厌之妙。甲戌冬至夜正月当头时。余三卷亦皆真迹且精。一藏姻家徐公肃,一藏友人冯超然,一在郡城集宝斋。尚有《拟鸢图》一卷,后有诗十余首,皆作寸楷,曾在张大千处。去冬归叶遐庵矣。均属青藤妙迹。

【钤印】“东庄居士”朱文印。
行书昼锦堂记轴 ˉ 明万历二十年(1592) ˉ 绢本 ˉ 182.5cm×48.5cm ˉ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昼锦堂记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卫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冕衮,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如何,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俭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幸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行书淮阴侯祠记(局部) ˉ 纸本 ˉ 31.5cm×662cm ˉ 广东省博物馆藏

淮阴侯祠

荒祠几树垂枯枣,黄泥落尽朱旗纛。花桐漆粉缀须眉,犹是登坛人未老。半生作计在鱼边,才得河堤老妇怜。谁知一卷长竿去,唾取真王只五年。暗中朱碧知谁是,浊水浑鱼每相似。当时密语向陈豨,更谁传向他人耳。丈夫勋业何足有,为虏为王如反手。提取山河与别人,到头一镬悲烹狗。

徐渭的画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的石涛、“扬州八怪”,清末“海派”,乃至近现代的齐白石、黄宾虹等,无不对徐渭顶礼膜拜。石涛题徐渭《四时花卉图卷》云:“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老涛不会论春冬,四时之气随余草。”[27] 他的画论也在同时期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刻印自嘲“青藤门下走狗”“青藤门下牛马走”。他的《贺新郎·徐青藤草书一卷》有句云:

只有文章书画笔,无古无今独逞。[28]

他还说:

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

文长、且园才横而气豪……[29]

吴昌硕题《葡萄图》云:

青藤画奇古放逸,不可一世似其为人。想下笔时,天地为之低昂,虬龙失其夭矫,大似张旭怀素草书得意时也。不善学之,必失寿陵故步。葡萄酿酒碧于烟,味苦如今不值钱,悟出草书藤一束,人间何处问张颠。(《缶庐诗别存》卷一《葡萄》)

齐白石诗文稿中写道:

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30]

白石七十岁题画诗又云:

青藤雪个远凡胎,
缶老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泉为走狗,
三家门下转轮来。[31]

黄宾虹则说:

青藤、白阳才不羁,
绘事兼通文与诗。
取神遗貌并千古,
五百年下私淑之。[32]

徐渭之后,画大写意绘画者,鲜有不受徐渭之影响。

写生图卷(局部) ˉ 明万历十九年 (1591) ˉ 纸本 ˉ 32.7cm×793cm ˉ 故宫博物院藏

鱼蟹图卷 ˉ 纸本 ˉ 29cm×79cm ˉ 天津博物馆藏

【款识一】钳芦何处去,输与海中神。文长。

【钤印】“天池山人”白文印。

【款识二】满纸寒吹鬣风,素鳞飞出墨池空。生憎浮世多肉眼,谁解凡妆是白龙。渭宝。

【钤印】“文长”白文印。

【鉴藏印】“茝盟审定”朱文印。

墨葡萄图轴 ˉ 纸本 ˉ 165.4cm×64.5cm ˉ 故宫博物院藏

春兴七首诗册(局部) ˉ 明万历十九年(1591) ˉ 纸本 ˉ 八开 ˉ 各 24.5cm×13.8cm ˉ 绍兴博物馆藏

【释文】春兴

好景蹉跎知几回,今春商略紫洪隈。固应带插挑深笋,兼好提尊饯落梅。双蹇百钱苦难办,片桨孤舟荡莫催。见说山家兜子软,借穿峰顶晚霞堆。
煎茶七类卷(局部) ˉ 明万历二十年(1592) ˉ 绢本 ˉ 26cm×210cm ˉ 荣宝斋藏

【释文】煎茶七类一、人品。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麋鹿之俦。二、品泉。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井贵汲多,又贵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贮陈,味减鲜冽。三、烹点。烹用活火,候汤眼鳞鳞起,沫渤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汤少许,候汤茗相浃却复满注。顷间,云脚渐开,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盖古茶用碾屑团饼,味则易出;今叶茶是尚,骤则味亏,过熟则味昏底滞。四、尝茶。先涤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孤清自萦,设杂以他果,香味俱夺。五、茶宜。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谭把卷。六、茶侣。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之徒,超然世味者。七、茶勋。除烦雪滞、涤醒破睡、谭渴书倦,此际策勋,不减凌烟。

【款识】是七类乃卢仝作也,中伙甚疾,余临书,稍改定之。时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书于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园。

【钤印】“公孙大娘”白文印,“天池山人”白文印,“青藤道士”白文印,“湘管斋”朱文印。
写意花卉图卷(局部) ˉ 纸本 ˉ 29cm×490cm ˉ 吉林省博物院藏

【款识一】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款识二】画也昨日题今朝,酒杯虽冷墨犹潮。湘娥总有凌波色,姊妹江东数二乔。

【鉴藏印】“屺瞻”白文印,“曾在朱屺瞻家”朱文印,“天香楼王氏家藏印”朱文印。

【款识三】若耶溪上好风光,无人折取献吴王。西施一病经三月,数问荷花几许长。

【钤印】“徐渭私印”朱文印。

【款识四】昨夜窗前风月时,数竿疏影响书帏。今朝拓向溪藤上,犹觉秋声笔底飞。

【钤印】“袖里青蛇”白文印。

【款识五】几串明珠挂水清,醉来将墨写能成。当年何用相如璧,始换西秦十五城。

【款识六】身世浑如拍海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

【款识七】百品娇容俗却春,一清可以拟丰神。银钿缟袂田家妇,绝粒休粮女道人。

【钤印】“青藤道士”白文印。

【款识八】冬烂芭蕉春一芽,隔墙似笑老梅花。世间好事难兼得,吃厌鱼儿又拣虾。

【钤印】“文长”白文印。

【鉴藏印】“何昆玉印”白文印,“何瑗玉印”白文印,“曾藏何蓬盦处”朱文印。

注释:

[1]《明画录》卷六,载于安澜《画史丛书》第三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第 82 页。

[2]徐渭:《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第 396 页。

[3]同上书,第 302 页。

[4]同上书,第 472 页。

[5]同上书,第 206 页。

[6]同上书,第 428 页。

[7]同上。

[8]同上书,第 574 页。

[9]《全唐诗》第二十四册,中华书局,1960,第 9696 页。

[10]阮阅:《诗话总龟》卷四十六《神仙门上》,第 441 页。

[11]徐渭:《徐渭集》第三册,第 977 页。

[12]同上书,第二册,第 572 页。

[13]同上书,第一册,第 201 页。

[14]同上书,第三册,第 836 页。

[15]同上书,第 837 页。

[16]同上书,第 716 页。

[17]同上书,第二册,第 573 页。

[18]同上书,第一册,第 134 页。

[19]同上书,第四册,第 1313 页。

[20]同上书,第四册,第 1206 页。

[21]同上书,第一册,第 182 页。

[22]同上书,第 183 页。

[23]同上书,第四册,第 1324 页。

[24]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卷五《白阳墨花图并题册》。

[25]见袁宏道《徐文长传》。

[26]有学者说徐渭从无“青藤”之号,“青藤”是后人强加于徐渭的。然徐渭《青藤书屋八景图》中自题:“予卜居山阴县治南观巷西里,即幼年读书处也。手植青藤一本于天池之傍,额其居曰'青藤书屋’,自号青藤道士……今作《青藤书屋八景图》……”又有《题青藤道士七十小像》等,皆可证徐渭自号青藤道士。(见徐渭:《徐渭集》卷四,中华书局,1983。)

[27]见《艺苑掇英》第三十二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8]郑板桥:《郑板桥集·词钞》,上海古籍出版社。

[29]郑板桥:《郑板桥集·题画》,上海古籍出版社。

[30]转自胡佩衡:《齐白石书法与欣赏》,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第 17 页。

[31]同上。

[32]见黄宾虹题画诗。

(陈传席,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美术大观》2021年第6期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RCCSE中国学术期刊艺术学核心期刊

《美术大观》杂志1988年创刊

辽宁美术出版社主办

主  编 ˉ 彭伟哲
编  辑 ˉ 严  赫   罗  楠   潘  阔
苏  丹   马香伊
美术编辑 ˉ 严  赫
审  读 ˉ 王  玮
校  对 ˉ 郝  刚   满  媛   叶海霜   李  昂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民族北街29号

《美术大观》编辑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