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珊:白瓷起源综合研究——公元6世纪中国北方陶瓷生产技术的转变

2020年12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长风论坛(鳌山035期)之“白瓷起源综合研究: 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陶瓷生产技术的转变”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院黄珊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王全玉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黄老师主要介绍了白瓷出现的意义、研究白瓷起源面临的问题、研究方法及成果。
第一部分,白瓷出现的意义。华北地区5世纪末到6世纪初陶瓷生产的主流是低温深色铅釉陶,但是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到6、7世纪之交,出现了质量上乘的白瓷。白瓷的创烧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转折,从此之后高温陶瓷成为中国陶瓷生产的主流,而各类彩绘瓷也在白瓷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白瓷的创烧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9世纪开始,中国北方的白瓷开始销往中东,西方世界视白瓷为奇迹,他们不了解白瓷究竟是什么材料,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直到17、8世纪,传教士在中国考察了瓷器的生产并传回制作方法,欧洲才烧制出了白瓷。所以白瓷不仅在中国北方、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很重要的人造材料。
第二部分,研究白瓷起源面临的问题。研究白瓷起源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技术品类无法区分。在白瓷诞生的一个世纪中,北方的陶瓷产品主要有铅釉陶、青瓷和白瓷三种。仅凭肉眼观察颜色和形制,常常无法正确区分这三种陶瓷器。本研究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陶瓷的釉面进行定性分析,区分出铅釉器物和钙釉器物。第二个问题是确定产地。讨论北方陶瓷技术需要追溯到操作链的生产环节,从窑址发掘出土情况开始讨论,大量墓葬和居址出土的材料体现的是陶瓷的消费与流通状况,属于操作链的末端,不同遗迹出土的材料要区别对待。本研究结合纪年墓葬出土遗物,通过实地田野调查,确定6世纪北方窑址。第三个问题是推测生产时间。自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墓志制度固定了下来。本研究对110座6世纪北方纪年墓中出土的近千件陶瓷器进行了编年研究,依次推测窑址的生产年代,进而探讨北方陶瓷生产技术的演变进程。
迄今发现的6世纪北方陶瓷生产的窑址集中分布在北方的东部,也就是华北平原。大致可以看出4个生产中心,分别是鲁西南的淄博、临沂、枣庄到苏北徐州一带,太行山东麓豫北冀南的邯郸、安阳一带,此地以北的邢台市一带和洛阳周边。基于学者们对公元6世纪的城址开展的城市考古工作,在平城、洛阳、邺城、晋阳和长安这五个都城附近的皇室陵墓及陪葬墓内出土了大量6世纪的陶瓷器,同时在山东、河北等地的家族墓地中也有许多重要发现。通过对这些纪年墓中出土的936件陶瓷器进行技术种类区分,并开展类型学和年代学的研究,将6世纪的陶瓷生产及消费状况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90s-540s)是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到北齐之前。这一时期青瓷数量较多,质量精美且与南方青瓷较为相似,铅釉陶数量较少,以深色低温釉陶为主。
第二阶段(550s-570s)主要是北齐时期,这一时期的青瓷数量减少,而铅釉陶的数量和种类剧增,出现了装饰华丽的浅色胎釉品种及多色品种。
第三阶段(580s-600s)是北朝末至隋前期。这一时期铅釉陶极少,而青瓷和新出现的白瓷一跃成为陶瓷生产的主流,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有突出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瓷出现之前,华北地区的陶瓷生产主要有两个趋势,一个是铅釉陶的革新,另一个是青瓷的发展。这两个趋势固有先后,然而也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一部分共时发展的进程。青瓷在六世纪的华北地区经历了一个从高到底再高的波动,其中的原因,本研究认为主要在于青瓷技术的北传。(可参阅The Introduction of Celadon Production in North China: 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versity of the Earliest Ware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20(114))。基于北魏纪年墓中出土青瓷的事实,一种观点是青瓷自5世纪起就在北方实现了生产。实际上自青铜时代以来,青瓷一直在北方颇有发现,而其中未必体现的是技术的传播,而更有可能是物品的交流。对于青瓷技术如何介入北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及成果。本研究对山东淄博寨里窑、河北邢台邢窑、河北临漳曹村窑、河南安阳相州窑、河南汉魏洛阳故城等5处遗址出土的137件铅釉陶瓷、青瓷和白瓷样品进行了材料学分析,通过光学显微镜、配备能谱仪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热膨胀仪等设备分析了北方6世纪陶瓷的显微结构、胎釉成分,并对配釉方法、烧成温度和呈色机制进行了讨论。
青瓷生产技术从长江中下游传入华北平原的过程中,因为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差异,胎体材料从主要含石英和绢云母的变质岩改换为含高岭较多的二次沉积粘土,在化学构成上这种改变体现为铝硅比的升高。随着胎体铝硅比的升高,南方青瓷所采用的二元配釉方式,即草木灰混合胎土不再适用。为了在可能达到的烧制温度范围内成功制作出草木灰釉,北方青瓷的釉大部分都添加了第三种高硅成分,这种成分可能是富含石英的黄土或者河沙,具体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邢窑的青瓷是个例外,它没有添加富硅成分,而是添加了一定含量的钠。由于华北内陆草木灰通常不会含有大量的钠,这有可能是学者们建议过的矿物来源诸如钠长石,也有可能是盐。在这样的努力下,北方青瓷在1100到1200摄氏度的范围内可以实现成功烧制。北方青瓷所采用的草木灰,据分析应该同属一类植物,其典型特点是含钙量高,而与南方所用的草木灰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锰的含量极低,所有的样品中都低于检测标准。此外,北方早期青瓷的胎釉中着色成分氧化铁和氧化钛都主要来自于原材料本身,没有太多人为添加着色的证据。与北方晚期的青瓷诸如钧、汝、耀州等窑系的产品相比,其胎釉中的着色成分显著偏低,这也解释了为何青瓷创烧于北方之后,白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诞生了,因为北方早期青瓷的制作技术与白瓷之间没有显著的鸿沟。
早期北方青瓷釉中助熔剂成分的共性(重整后)与典型北方植物草木灰成分之间的异同
白瓷的技术特征虽然与青瓷极为相似,例如以富含高岭的二次沉积粘土制胎、草木灰配釉,高温一次烧成,而且早期青瓷和白瓷之间的技术性差异只存在于胎釉料的精细程度和着色剂的多少,以及部分白瓷的烧成温度高于青瓷。然而白瓷的诞生不仅仅是北方青瓷的衍生,在青瓷技术传入华北之前,华北本地的铅釉陶烧造技术也经历了一场变革。以纯度较高的高岭土制作化妆土,进而制胎,从6世纪早期就已经渐次开展。以高岭土作化妆土的低温铅釉陶所施的透明釉,已经采用了氧化铅加高岭土加石英的三元配方,这种配方被高岭土胎的铅釉陶所继承,这些实践都发生在青瓷传入华北平原之前。可以说华北地区的陶工正是因为高岭土在铅釉陶上的应用,才能很快将南方的青瓷技术本地化,熟练地制作出三元配方的青瓷釉。另外,与青瓷技术所体现的均一性不同的是,早期北方白瓷的制作技术体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北方青瓷生产技术的统一性,表征的是青瓷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在华北平原的流传;而北方白瓷生产技术的多样性体现了高温灰釉陶瓷技术在北方本地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地是南方青瓷技术的北方化,而是融合了北方本地制陶传统的结果。
第四部分,讲座总结。1.公元6世纪中国北方的陶瓷生产技术从胎体材料看由易熔粘土发展为使用富含高岭土的二次沉积粘土。因着胎土材料的变化,釉的配制从助熔剂加胎土的二元配方演进为添加富硅成分或者复合助熔剂釉的三元配方,这种添加物可能包括黄土、河沙、石英矿、长石、白云石、盐等。烧制温度呈现了系统性的提高。2.陶瓷器生产的中心一直在北朝的东部地区,而消费中心体现了以都城为中心的特征,带釉陶瓷的定位可能是替代金银器和玻璃器的轻奢品。3.白瓷起源的过程体现了北朝与南朝及中西亚之间的文化互动,展现的是北朝的物质文化从十六国以后的衰落状态再次发育成型、形成新的北方文化的过程。铅釉陶被青瓷所取代,可能是基于技术缺陷;而青瓷向白瓷的发展,其直接原因虽是原材料和制作技术,但是,有意识地选择着色浅淡的高岭土并追求洁白无暇的效果,体现的是北朝的时代风尚。前人学者提出北朝陶瓷颜色浅淡、装饰华丽,部分器型体现了对萨珊金属器和玻璃器的模仿,这种意愿可以说是技术变革的驱动力之一。
讲座最后,黄老师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悉心的解答。王全玉老师对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和致谢。本次讲座采取线上形式,吸引了近270名山东大学考古文博专业师生及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的同仁参加。
撰文:刘耐东
图片:讲座PPT
编辑:逄欣、宫瑞博
(0)

相关推荐

  • 唐三彩,举世无双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据乾县工艺美术厂原厂长张锦田介绍,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 ...

  • vol.3 秦汉时期陶瓷|视频文字稿

    秦汉时期陶瓷 公元前221年,秦击灭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国.秦朝虽然只存在了十五年,秦始皇统一了车道,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但自秦始皇开始的统一事业,却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 秦汉时 ...

  • 存世数量稀少 —— 相州窑黄绿彩罐

    □老妖 (图片由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提供) 在2008年佳士得纽约春季拍卖会上,编号0520的北齐黄绿彩罐估价9000-12000美金,以20000美元成交.此罐圆唇翻口,束颈溜肩,鼓腹渐收至平底,通 ...

  • 讲座回顾 | 黄珊:白瓷起源的综合研究——公元6世纪中国北方陶瓷生产技术的转变

    2020年12月27日下午,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长风论坛(鳌山035期)之"白瓷起源的综合研究: 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陶瓷生产技术的转变"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1)

    金束发冠.碧玉簪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冠长10.7厘米簪长10.3厘米 1979 年南京江宁殷巷沐昌祚塞出±冠金质,簪碧玉质.冠上部有六道直梁,边缘用直线作出宽边.两侧各有两孔,用于插入簪子,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2)

    蝴蝶形金饰件明(公元1368-1644 年)高5.2厘米 宽7.3厘米 1957 年南京太平门外岗子村吴忠墓出土金质.为明代贵族妇女头上的饰物.先用锤镍工艺做成蝴蝶形状,再用錾刻工艺做出媒翅上细密的纹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3)

    婴戏莲纹金饰件明·永乐五年(公元 1407 年)高2.9厘米 宽4.2厘米 1960 年南京中华门外郎家山宋晟墓出土 金质.同墓出土三件,一件残.用锤镍工艺制作如意云状,其上锤碟一孩童.孩童眉清目秀,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4)

    嵌宝石云龙纹金饰件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高4 厘米 底径4厘米 1974 年南京江宁殷巷沐叡墓出土金质.钟形,中空,顶部有方形孔并作双层宽边,在主要部位浅刻两条蟒纹.蟒四爪,作正面形象,周围作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5)

    "佛"字金簪 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 年) 长10.7厘米 簪首高3.5厘米 宽3.5厘米 1959 年南京江宁殷巷沐晟墓出土 金质.簪针呈圆锥形,簪顶用垒丝工艺做出祥云,云下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6)

    金嵌宝石雲形簪明(纪元 1368- 1644)長 16cm 簪首長5.6cm幅3.7cm 長16.2cm,簪首長5.7cm幅B.7cm 1982年南京太平門外板倉徐达家族整出 章首玻璃簪明(纪元136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7)

    葫芦形金耳环明(公元136-1644年)长6.2厘米 宽1.7厘米 1973年南京太平门外尧化门出土 金质.同出士一对,形制相同.采用锤镍工艺制成葫芦,空心,周身起棱,带上有金托,可嵌物,底部作花心状 ...

  • 金与玉:公元14-17世纪中国贵族首饰(8)

    双龙纹金镯明·天启五年(公元16825年)直径7厘米 宽0.7厘米 1979年南京江宁殷巷沐昌祚墓出土金质.同出土-对,形制相同.镯头两端作龙首纹,两两相对,镯外侧龙腈.发.髯等均錾刻细腻,镯头内侧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