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友随笔(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e1d44c0100pper.html

(2011-03-02 21:28:54)

经常有些朋友爱拿出心爱的CD来与所谓已过气的黑胶唱片来比较,比较出来的音色、动态、场感等。以前路过的一些发烧论坛里,多有占少数的黑胶唱片“遗老遗少”为黑胶解说,黑胶唱片是如何如何比CD的数码声出色。对于此,我觉得不需多辩白。在于我,一个手捧过了过万张黑胶唱片的商人,我也有过几千张的CD,不过自从收集黑胶开始就无暇再打理,最后被友人拿的拿,搬的搬,所剩无几,现在想来居然一点也不可惜,皆为黑胶之故。
    我的原则是,有确定要拥有的音乐,有黑胶有CD的录音,必收黑胶,CD能借到做成MP3放进电脑就可;有CD而无黑胶的,看哪里能找到MP3,如果实在找不到,才想买或者借来录的问题。CD或MP3,能听就行。
    真所谓一入胶门深似海。因为能最直接地接触到货源,听音乐的选择多了很多;为了不断收藏,又不可能无节制地投入,只好以唱片养唱片的原则,使我一步一步走向成为黑胶唱片卖家之路。
    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走一条与他人完全相反的道路,回溯着音乐的过去呢?回想开始之时,有一日,无意中经过一个黑胶唱片店,播的是张国荣先生“童年时”SALUTE专集。我自己收藏了一张这专集的CD,但一听之下,惊觉效果完全不同。这黑胶唱片的声音温软缠绵,声声切切,让人难舍难离,兼唱片包装精美,封套31厘米见方,视觉效果不同CD之小巧,内里之大本歌书,哥哥风采跃然眼前,更是让人爱不释手。当下不及细想,一下就买了下来,拿回家中摆在显眼位置,如获至宝,内心欣喜不已。
    过了一段日子,心情渐从最初的欣喜变得郁闷起来,好好的这一张唱片,光只能看,不能听,不可谓是爱乐者的一大憾事。于是,拿着这张唱片跑到那间铺子,幸得那老板乐得清闲又好客,炎炎夏日之下,两个男人摸着冰凉的啤酒杯,一张一张唱片地评头品足,如此快意,倒是我涉足音乐十多年所未经历过的淋漓体验。
    几杯下肚,我的兴趣自然从唱片转至播放这些唱片的机器——黑胶唱盘。店主介绍,黑胶唱盘以前给我们的概念只是巨贵的组合音响中的一个功能部件,但其实黑胶唱盘种类繁多,功能各有千秋,极品唱盘价值连城,光是唱头上的一根针有时也要近万大元,组合音响中的那种只不过是玩具,毫无价值可言。如果我需要入门,最好原则是最小投资获取最大的回报,从改造家里的CD音响开始。只通过购买一个最低级别的MM唱头放大器,解决现今放大器不带PHONO接口的问题。再配备一台日本产的直驱金属臂唱机,加起来投资不过千元,而获得的享受已足可与价值几千元的CD设备媲美。
    如此美事,教人如何拒绝?当下,我使出银行提款的绝技,在该老板处买下了他帮我调整好的唱机和放大器,再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邓丽君和西崎崇子的梁祝等几张心头所好,并与他相约,如不满意,就拿回来退货。
    其实如何会不满意呢?邓丽君小姐的声音在黑胶唱盘中出来的效果甜美圆润,齿声玲珑,唇如拂耳,一张唱片带出万般风情,远超吾望。梁祝小提琴,琴声凄美绕梁,绵绵汩汩,委婉不绝,流转不散,相比之下,CD中小提琴的声音竟绌劣如刀锯钢丝,是我之前所想象不到的。为什么会如此,我开始向行家打听和上网查找答案。原来,不堪之故是CD采用的是数码01长方形的渐高渐低的形式去近似记录一个音的正弦波形,所得的形状虽可在内容量增大的情况下与该正弦波可以无限接近,仍呈阶梯型,更兼如采用数码录音,声音的采样源盘内记录本已是阶梯型,则再怎么精细,也无法把录音现场环境还原得真切;而黑胶唱片多采用模拟录音形式,唱头处与黑胶摩擦产生电压的升高降低为完美正弦波,经过放大出来的这个波形也是近乎完美的正弦波形式,这是数码形式所不可能代替的最接近录音环境现场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我们熟知的CD只不过是人类快餐文化中一个唱片公司圈钱的陷阱。我们听到的声音,甚至被制作人员用混音设备调整过,去避免数码形式本质的缺陷。倒头来,我们可能听到歌手令人惊叹的声音,哪知道这个人可能5音不全,唱得乱七八糟,跑调从C到F。
    我虽不至越想越气,把所藏CD都从窗口扔下大街,但也从此开始检讨听音乐的意义所在。摆在面前的两条路,到底是为了逞随手之快,不断被无良唱片商欺骗下去;还是重新作个选择,宁愿精挑慢选,凭听觉为准,回归朴真。
    这探索之路一路走来,步履蹒跚,磕磕碰碰,不过捧黑胶的双手小心翼翼,自知世界之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如望井见天之蛙,音乐之路,寻找完美之路,终生未尽,唯盼越一山登一楼,更有青山在不远处,与黑胶相伴,永不作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