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期间的小国消亡史(上):卫懿公因鹤亡国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有七雄,上一篇文章讲到还有个号称“第八雄”的中山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国家,比如鲁国、卫国、郑国、宋国、薛国、滕国、邾国(邹国)、越国、巴国、蜀国等等。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六国被秦国所灭,那么,这些小国家都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了呢?
周公画像
鲁国:姬姓,侯爵
《史记》说:“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是周公旦,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武王伐纣三年后驾崩,周公辅佐成王继位。周公有了封国,本来应该就封,但因为成王年幼,周公需要留在镐京辅政,于是派遣自己的长子伯禽就封,是为鲁国第一任国君。
伯禽是个很有作为的诸侯,他在位期间,平定了因王叔管、蔡的叛乱而引发的淮夷、徐戎叛乱,拱卫了王室。伯禽坚持使用周礼治国,又加上成王因感念周公而赋予了鲁国“郊祭文王”、“奏天子礼乐”的资格,鲁国因此在立国之初就奠定了丰厚的周文化基础。在后来“礼崩乐坏”的时代,鲁国成为了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伯禽画像
但是,鲁国兴也周礼,败也周礼。伯禽就封三年后回京向周公述职,周公问:“怎么来这么迟?”伯禽答:“要移风易俗,规定孝子为其父服丧三年才能脱下丧服,所以来迟了。”而这之前,姜太公也已就封齐国,只用了五个月就回来向周公述职,周公问:“怎么来这么快?”姜太公答:“我简化君臣之礼,入乡随俗。”两下一比较,周公长叹一声:“齐国政治清简,风俗平易,百姓必然亲附,鲁国以后要臣事齐国了!”
伯禽之后传八世至鲁武公。有一年,武公带着长子括与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宣王非常喜欢少子戏,想立他为鲁国太子。大臣樊仲山父劝谏宣王说:“废长立少,不合顺序,也不合礼制,天子硬这么来,岂不是教天下人都做悖逆之事吗?”但是宣王不听,还是立了少子戏。
武公死后,戏继位,为懿公。懿公的君位只做了九年,就被大哥括的儿子伯御给杀了,伯御自立为君。周宣王大怒之下率兵讨伐,杀了伯御,改立懿公的弟弟。虽然平息了鲁国的内乱,但内乱的根苗却是周宣王种下的,从此以后,诸侯就不怎么听从王命了。
之后的鲁国国君,就一代不如一代了,越来越骄奢淫逸,有娶儿媳妇的,有夫人私通兄长的,有大臣杀君的,也有君杀大臣的。
到了宣公继位,三桓专政,公室日衰。
到了悼公时,“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君臣之位几乎颠倒。也就是在悼公时,赵魏韩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到来。
从悼公到顷公,君位传了九世,鲁国的国祚也就到头了。公元前255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而在之前一年,周王室已被秦国灭亡。
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位君主,历时795年。
卫国:姬姓,侯爵
卫康叔画像
卫国的初代国君卫康叔名叫姬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灭纣后,曾给纣王儿子武庚禄父以诸侯的待遇,同时,为了防止武庚作乱,派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为武庚的傅相,起到监视作用。谁知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想要篡位,居然勾结武庚作乱。周公兴师讨伐,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同时,把部分殷商之民、殷商故地(大致为今河南北部)封给了姬封,是为卫国。卫康叔遵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的政治来贯彻周人的法度,治理得很成功,卫国成为蕃屏周朝的重要支柱。
宣公时,娶儿媳的丑剧再度上演。宣公不但夺了太子未过门的妻子,立为夫人生下两个儿子寿与朔后更是想废掉太子。于是宣公派遣太子出使齐国,并授予太子白旄的仪仗,但却暗中安排杀手等候在齐卫边界,杀掉持白旄者。寿知道了父亲的阴谋,阻拦太子出使,但太子说:“为了活命违背父命,这不可以。”寿情急之下偷了白旄抢先来到边境,果然被杀。太子从后赶到,对杀手说:“我才是你们要杀的人。”杀手也不客气,一并杀了太子,成全了他们的手足之情。
卫懿公因鹤亡国
卫懿公时,喜欢养鹤,并且骄奢淫逸。有一年翟国攻打卫国,懿公发兵抗击,结果士兵们根本不听招呼。大臣们说:“君主您不是喜欢鹤吗,让鹤去打仗吧!”于是懿公兵败被杀,卫国一度亡国。
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兼并,成为魏国附庸。
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将把他移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又成了秦的附庸。
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灭亡。
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关于卫国的爵位问题,史学界有争议,按照《史记》的记载,卫康叔的儿子被称作康伯,似乎爵位是伯爵,传到第八世君主顷侯时,因为贿赂周夷王而升为侯爵,春秋初期平王东迁,卫武公又因为护送平王有功,被加封为公爵。战国后期,秦国及三晋崛起,卫国长期处于挨打的局面,因此国君自贬为侯爵。到了最后,连侯爵都不敢自居了,自称为“君”。
其变化是:伯→侯→公→侯→君
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在许多其他史料(比如《左传》)里,一开始就是以“卫侯”来称呼卫国国君。康伯的“伯”并非指爵位,而是“方伯”,“诸侯之长”的意思。顷侯贿赂周王,据清华简的解释,也不是为了升爵,而是改国号,把之前用初代国君的名字“康”代称的国号改为新都的“卫”。到了卫武公的时候,所有的国君都已经称“公”,所以卫武公护驾有功的酬劳并不是升爵,而是成为周王室的卿士。至于后期的自贬爵位,更是从法理上讲不通,因为爵位的升降,名义上只能由天子决定,所谓的自贬,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自称上的变化,向强国表示谦抑,以免“挨雷”。
滕国薛国位置图
滕国:姬姓,侯爵
滕国位于今天山东枣庄境内,包括滕州的一部分。滕国的初代国君叫错叔绣,是周文王的第十四子。周公东征以后,被封在滕地。滕国与鲁国关系密切,并依附于宋国、晋国,公元前415年为越国所灭,不久复国。战国初期,滕国被宋康王所灭。共传23世。滕国灭亡后,其贵族后裔四散逃亡,为了永怀故土,以国为姓,改为滕氏。
薛国:前期是任姓,后期是妫姓,侯爵
薛国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度,横跨夏商周三个朝代,传说是炎帝后裔。从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任姓后裔畛,复于薛国,至周显王46年为齐国所灭,任姓薛国传31世。之后,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妫姓田氏继承了薛地封邑。薛国灭亡后,从薛国逃亡的公子登在楚国做官,楚怀王以沛地赐公子登为食邑,公子登遂率族人迁居于沛,以祖先原封地命姓,成为薛姓(来源之一)。
薛国在今天滕州市官桥镇和张汪镇之间。薛国与滕国都是小国,又紧紧相邻。公元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国国君,争行礼的先后位置,最后滕侯因为是周王同姓得以为先。
限于篇幅,战国时期的小国消亡史先讲到这里,其余的下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