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捐官
历朝历代卖官鬻爵并不罕见,但到了清代,这种现象逐步形成一种制度,即捐纳制。顺治时期,为了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比如赈灾、河工、战争等方面的需要,实施捐纳筹措还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尔后的康熙、雍正时期,又逐步有了虚衔功名和实官的例行捐纳,而到了乾隆年间,常例捐纳也见惯不怪了。常例捐纳,说白了就是常年性的卖官鬻爵,捐纳得来的钱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了朝廷的固定收入。
清代逐渐走上台面的捐官制度必然导致大量官员的涌现,而官缺却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候补官。“所谓候补官,意指虽有做官资格而必须等候补缺……(清代)候补官虽然尚未补缺得官,却一样具备官员的身份与资格,京里有候补郎中、候补主事,各省有候补道、候补知府、候补知县,以至最低级的候补县丞、候补典史、候补巡检,从最高品秩的四品道台至不入流的仓大使,河泊所官,等等,一应俱全。”(苏同炳:《外野史亭杂记》)
捐官虽然只能捐到正四品的道台,可四品以上的虚衔也还可以往上捐。清末的道台最高品可以捐到二品,当然你得额外再加钱。乾隆39年(1774年),当时捐个道员需要花费白银16400两,捐个知府也要白银13200两,可到了清代后期,捐官的行情也逐渐下跌,光绪年间只需白银2000两就可捐个二品道台了。
“捐纳制”的兴起,必然导致清代官僚机构臃肿,人员恶性膨胀。例如宣统末年,江宁一地的候补道员有300余人,候补府、直隶州有300余人,候补州、县近1500人,候补其他杂职约2000人。而当时江宁的官缺,合道、府、厅、州、县计之,才不满50缺。候补与实际所需二者的比例竟达到了八十比一。难怪当时江南有俗语说:“婊子多,驴子多,候补道多。”
实缺少,候补多,仕途拥挤,自然补缺的机会很少,等个十几、二十几年的不在少数。清末名士李慈铭(曾捐过户部郎中)在北京保安寺街居住时曾写过这样一幅对联,咏叹补缺之难:“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户部员外,补阙一千年。”无独有偶,据说有个捐佐贰杂职的候补官,候了十七年也没补上缺,每日在街巷中散步自遣,一次在某小巷中结识了一位寡妇,后来二人喜结连理,这位候补官自嘲说:“我总算补上缺了(意思是寡妇缺丈夫之缺)。”
“捐纳制”的兴起,虽然在财政上往往能解清廷一时燃眉之急,但终不是长久之计,饮鸩止渴必定后患无穷。它不仅使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的上升通道受到严重阻塞,还使得一些目不识丁者也可通过这一合法途径进入仕途。于是乎有钱人家的子弟很多从小就不思进取,不在做学问上下功夫,而是积资捐职,以为将来生计,美其名曰“讨饭碗”。这样就产生了大量昏聩腐败的官吏,为此阎崇年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清末民风之变源于吏治之患,吏治之患源于捐纳之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