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的名字

满人旧俗是“称名不举姓”,从我们熟知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直到小皇帝溥仪,这些都是历代清帝的名字(姓是爱新觉罗)。

在早期游牧生活中,满族人的取名方式较为简单,或依子女在家庭中的次序,或依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之物,或依其相貌,或依出生时家中尊长的年龄等等,不一而足。例如,某人出生时,他的祖父、祖母等尊长恰好七十岁了。他可能就会被取“那丹珠”(满语,七十之意)这样一个名字。又如费扬古(意为“幼子”)、舒克萨哈(意为“大腿”)、鄂勒和达(意为“人参”)、阿彦托克托(意为“灯笼”)等名字也很直观和随意。清朝入关后,到康熙前期,皇室乃至满族人取名,多着眼于孩子吉祥平安,因而取名多有表达平安、稳定的寓意,如勒贺、诺亲等。

清朝入关后,由于受汉族姓名文化,特别是汉族帝王世系的影响,康熙朝时,皇室取名方式较之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繁琐的命名制度。

受汉族人取名礼俗的影响,康熙帝在给子孙命名时,首先采用了汉族传承已久的以某字来统一某一辈份的礼俗,并规定以两字为名字。像儿子辈,第一字均为“允”,第二字均以“礻”为偏房,如他的儿子们允礽、允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允禩、允祥、允禵等;孙子辈,第一字均为“弘”,第二字均以“日”为偏旁,如弘晖、弘昼、弘历(繁体字为“曆”,后来的乾隆皇帝)等;而曾孙辈,第一字均为“永”,第二字均以“玉”为偏旁,如永琏、永琮、永琰(后来的嘉庆皇帝,改名“颙琰”)等。这一命名礼制,被后来各帝遵循,逐渐成为定制。

值得一提的是,乾隆朝时,皇六子永瑢精心绘制“岁朝图”,呈献给皇祖母(乾隆的生母孝圣太后),乾隆临时起意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其中,“永绵奕载奉慈图”这一句颇令太后大悦。乾隆帝见太后特别喜欢这句诗,又发现“永”字正好是本朝皇子的辈号,于是就定下“永、绵、奕、载”四字,作为皇室后代的辈分字。这之后,道光帝则定下“溥、毓、恒、启”四个辈分字,咸丰帝又定“焘、闓、增、祺”四字,及其后一字的偏旁,以供后代子孙命名之用。为我们所熟知的恭亲王奕䜣、光绪皇帝载湉、末代皇帝溥仪等,都是遵循这一命名制度所取的名字。

定字的同时,康熙帝还仿汉族传统礼仪,实行“避讳”制度。前述钦定命名用字及第二字偏旁,非皇家子孙,不得使用。近支宗室,即皇帝之侄、侄孙等命名,第一字须与皇帝嫡系子孙相同;第二字的偏旁,除皇帝钦赐外,必须回避,不得随意使用。嘉庆帝于嘉庆六年(1801)更是下发谕旨,强调皇帝亲兄弟的子孙,全部由皇帝钦定赐名,进一步强化了康熙时制定的皇族命名制度。

当然,这样的规矩随着满清政权推出历史舞台而逐渐消亡。清末民初,虽然一部分清宗室,尤其是皇族近宗,依然遵循皇室的规定来命名,但越来越多的满族人纷纷改用汉族姓名,康熙帝亲手制定的皇室子孙命名制度终于寿终正寝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