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原文: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桂姜草枣黄辛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于一枚(炮)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讲解:
这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条文,上来就冠以“气分”这专用名词。以致我们有许多中医人士,不能用此方,只认同枳术汤心下硬的水饮所作。对于“气分”缺乏应有的认识,对照原文,越看越觉云里雾里,企图以我们现代中医的阳强阴虚作解释,结果是越释越糊涂。
“气分”,咱们在上一段已学过,它是营卫不利所引起的水饮病的统称。如麻黄汤是卫强营也亢,阳气重之病,无汗恶寒骨节痛,所以你看卫气过强也不行,《金匮要略》有气强则变为水之说;桂枝汤是卫强营弱,故汗出恶汗,注意这个卫气强是相对与之相应的营气来说的,实际上是卫弱营不足;麻黄附子甘草汤,与麻黄细辛甘草汤则营卫更加虚弱,已到极限,利用附子以祛寒壮阳,这个阳气也不是我们现代中医理论的阳气概念;至于厥阴篇我们许多中医探寻的阴阳胜复理论,却是自己解释给自己听的,是自欺欺人的理论;我翻遍整个《伤寒论》厥阴篇乃至少阴篇也没有什么“阳盛则热,阴盛则寒”与之相匹配的原文理论,以支持这种说法;倒是阳指三阳,阴指三阴,还解说得过去。
有上述自我沉醉解释理论打底,将来深入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就会陷入自相矛盾中。我就受此理论的束缚,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徘徊了三年到五年的时间,使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水平停滞不前。
闲话少说,咱们回到原文。既然句首冠以“气分”,那么一准就在主症心下硬满,边如旋杯基础上伴有气分营卫不利的症状,如恶寒发热、腹满肠鸣、遗尿等。这就是气分范围之内的水饮病,这种情况下的水饮病,《金匮要略》明确提出,要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附辛治疗,以示与下文,枳术汤所治的心下硬水饮的区别。
原文: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枳术汤方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讲解:
这一段的枳术汤,与上一段的原文就是少了“气分”二字的专用病理名词,那就在使用中比上条单纯多了。就一准不具备营卫不利的一切症状了。也只是具备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虽也是“水饮所作”,与上条水饮的病机,就存在很大差别了,就直接用枳术汤就好。
原文:
附方
《外台》防已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方见风湿中)。
讲解:
这个是林忆他们收录的《外台秘要》上防己黄芪汤的一段节录,作为对水饮篇的必要补充,同时也对防己黄芪汤的症候群有一个延伸补充。
参考:《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参考:《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第二》:“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文中说,“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这是毫无疑问的,”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这是有湿邪阻滞气机了,“表无他病”,言外之意是说没有发热和恶风了,“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腰以上无事,腰以下浮肿,连及阴部也肿,因肿重而“难以屈伸”,可见这个肿还是非常重的。这是一个虚肿,用防己黄芪汤。
这一段讲得很精彩!古人若不是从实践而来,也不会说得这样细致,如身临其境,似面对这样的病人般:头汗,下肢肿,连及阴部,腰以下肿,不发热恶风,身重,因严重的水肿而下肢都无法屈伸等。
对于这样严重的下肢肿及阴部的水肿,临床并不罕见,尤其这时还合并了腹水,临床中医多以利水补肾阴阳法,进行治疗,现代医学也是利尿消肿,或再高蛋白脱水法,刚开始大效,可是两三天后反弹,再利尿消肿则效微或无效。病人因整个下身肿胀反复过快,则痛苦不堪,面对如此病人,医生想尽各种办法,绞尽脑汁,往往效果还是不好,也令医生伤透脑筋,而千年的《外台秘要》载录的防己黄芪汤,却恰恰解决了令现在医生头痛的,想解决又不能解决的问题。怎能不让我们现代医生叹服呢!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目录❤
安医生讲金匮要略卷上 目录
第一讲《金匮要略》开篇的话
第二讲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得失
第三讲《金匮要略》的来历
第四讲 痉病的分类
第五讲 痉病的成因
第六讲 痉病的治疗
第七讲 小汗法治疗风湿
第八讲 小汗法方剂举例
第九讲 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
第十讲 太阳中暍
第十一讲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
第十二讲 滑石代赭汤
第十三讲 百合滑石散
第十四讲 甘草泻心汤
第十五讲 赤小豆当归散
第十六讲 阴气孤绝与阳气独发
第十七讲 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十八讲 防己地黄汤
第十九讲 桂枝芍药知母汤
第二十讲 乌头汤
第二十一讲 古今录验续命汤
第二十二讲 越婢加术汤
第二十三讲 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二十四讲 小建中汤
第二十五讲 黄芪建中汤
第二十六讲 暮蓣丸
第二十七讲 炙甘草汤
第二十八讲 甘草干姜汤
第二十九讲 射干麻黄汤
第三十讲 厚朴麻黄汤和泽漆汤
第三十一讲 麦门冬汤
第三十二讲 葶苈大枣泻肺汤
第三十三讲 桔梗汤
第三十四讲 皂荚丸
第三十五讲 生姜甘草汤
第三十六讲 奔豚汤
第三十七讲 桂枝加桂汤
第三十八讲 栝楼薤白白酒汤
第三十九讲 枳实薤白桂枝汤
第四十讲 桂枝生姜枳实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