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医案二则辨析

编辑整理  邢思明

民国时期医案二则辨析

  导读:发热在临床上很常见,但要细辨证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同样是寒热往来,也不尽是小柴胡汤证,以下两则医案,值得玩味。

案例一:

  一男29岁,每日下午5时发热,不恶寒,至夜1点热自退,伴全身疼痛,恶心欲吐,舌苔薄白,脉平不弦。

  有人说是风湿,方用麻杏苡甘汤,根据是《金匮要略.痉湿暍》第21条“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名为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看来大家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但这个病不是风湿,我们要注意这几个关键词:不恶寒,只发热,身疼,脉平。麻杏苡甘汤可能伴有恶寒,而此患者只发热,不恶寒,明显是热象嘛。这是民国时老中医的案,那时还没温度计。起码老中医不具备体温计的。还有,风湿的疼可能为酸痛,身疲乏严重,突出了一个湿字。

  这位老中医的确功底深厚,让我们很为难。不过还好,群友天涯云水也功夫了得,经仔细分析,说对了此案的病机,《金匮要略.疟病》第4条“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痛,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看来要学好伤寒,对条文不能烂透于心,熟之又熟是不行的!此案正是白虎加桂枝汤证,照方服之,一剂知,三剂愈。

  临床上风湿与温疟是有很大区别的,当从条文的深处加以区别,于无字处见功夫。

案例二:

  章姓妇,发热,恶寒交替出现,或有时混杂出现,总之是热多、寒少。前医与小柴胡不应,又与补中益气之剂,更著烦躁不宁,不再有良策。邀老中医到诊,见舌苔黑而少液,口干,但欲漱水,脉不弦而沉数。

  由于中医理论众多,门派纷杂,各派有各派的优越性,这位老中医道出了自家的一派言论:肾阴虚而挟相火也。于是便处方: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还果真就二剂而愈。

  病人恶寒发热,一则,发汗退烧,本身就伤津液;后来又用了小柴胡、补中益气汤,也都是祛脾湿的药比较多,总的来说伤阴是很自然的。再结合舌苔脉象,舌苔黑而少液,口干,但欲漱水,脉不弦而沉数,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的药,的确很有道理。

  我猜老中医的本意就是让我们与小柴胡证加以区别的,这也算是小柴胡的类似证吧。老中医在字里行间,还不就是嘲笑那些读死书、不去左右仔细观察病情,一见寒热,不加思索就是柴胡剂,虽看了以后让人感觉特不舒服,但也分明是在提示我们既要有整体观念,又要有具体辨证论治。总之,发热恶寒交替出现,热多,也就是相当于潮热盗汗。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用知柏地黄丸正对证。这种烘热汗出而后冷,更多是更年期的妇女就是这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