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唐诗解读——李白之《拟古十二首》(其十)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注:
阆风岑:即阆风巅。山名,传说 中的神仙居住之所。《水经·河水注》:“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谓大帝之居”。
“海水”句:《神经传》载,仙女麻姑说曾见东海三为桑田,前到蓬莱,又见浅于往日略半,将复为陆地。
二物:指绿玉杯和紫琼琴。
倏忽:极短的时间。
素心:本心。
解读:
此诗作年不详。从诗的内容来看,应为游仙之辞。
在这首诗里,诗人用了“凤”这个意象。据好事者考证,在李白的诗歌中,“凤”的出现频率是82次,加上“鸾”出现了35次,一共是117次,仅次于“龙”出现的频率的197次。但龙的出现多为修饰词而形成新的意象,如“龙剑”“龙马”“龙沙”“龙颜”等等,足见诗人对其倾注的感情内涵并不丰富,在其作品中的地位也不显著,相反诗人对于“凤”这个意象倒是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在其作品中,大部分时间“凤”作为意象且以多种形象出现。如“孤凤”“彩凤”“苍梧凤”“鸾凤”等,这些形象被诗人赋予了深沉的寄托和感情,不仅在“凤”意象的传统意义进行创新,且诗人常以凤自比,寄托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从李白的诸多作品来看,他笔下的“凤”通常围绕这样两大主题,一是以凤凰光辉形象对照现实的黑暗,对不公平的现象进行抨击,对自己不得意的处境进行抒发。二是以凤这个意象解构神仙世界,完成自己的仙界的幻想。这两者之间通常有交集之处。
就该诗而言,我们不难发现,仙人乘骑采凤自昆仑山下来,未曾三见沧海桑田,访我于桃源隐居之所,赠我绿玉酒杯和紫玉之琴,杯可倾美酒,劝天上之月,琴可清素心,弹《风入松》之曲,这二件宝物非世间所有,其价值也非金珠可比,风和月与我长期共处,而世上之人却很快消逝。
李白一生,有才无命,报国无门,他心中的愤懑之情充斥作品,他总是以凤凰意象渲染自己悲凉凄怆的底色,映衬自己暗淡的命运。他的这种表现手法,给后世读者更多的想象与揣摩,也为后世诗人提供了诸多的借鉴手法,将更多的神话意象引放诗歌创作中来,营造蒙胧玄幻的意象,这是后话!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